牙雕流派種類
  • 21年7月24日 12:4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蘇州牙雕

蘇州牙雕,實際上並不只限於蘇州一地,而是可以涵蓋南京、揚州、嘉定等長江三角洲一帶的牙雕工藝。這裡傳統上就是商業與工藝美術行業發達的地區,牙雕深受書畫、竹雕等藝術形式的影響,文化底蘊厚重。金陵的竹刻家濮仲謙,嘉定的竹刻家施天章、封歧等,都同時從事牙雕的製作。施天章、朱栻等作為牙匠曾被召入宮廷造辦處當值,被稱為"南匠"。正因為蘇州牙雕的文化氣息,當時有諺云:"蘇州樣,廣州匠",蘇州牙雕樣式成為全國牙雕流派的範本。

蘇州牙雕的作品多為筆筒、筆架、筆掭等小件文房用具,也有碗、瓶、盒等實用或陳設器物,題材涉及人物、花鳥、山水、歷史傳說等,常以名家畫稿為粉本,追求筆墨的韻味,某些山水作品有吳門畫派之風,花鳥則宗清初畫家惲壽平,清雅脫俗。為了適應畫作的複雜筆法,蘇州牙雕長於陰刻和隱起淺浮雕,運刀簡潔,磨工甚好,注重留白,不喜染色或漂白處理,注意營造意境,有較高的審美格調。

但在乾隆時期以後,由於廣州牙雕的擠壓,蘇州牙雕逐漸衰落,清晚期分裂出上海和南京牙雕,在承繼蘇州牙雕傳統的同時,有所創新,成為新流派。

廣州牙雕

廣州牙雕富有歷史傳統,據載創始可以早至秦代,但在清康熙以前,廣州牙雕並無特別鮮明的特點,還不及蘇州牙雕的影響。不過,自從康熙實施海禁以後,廣州成為唯一的對外貿易口岸,使得該地獲得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不僅進口象牙原料充足,而且多元文化匯流,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文化特色。

由於廣州氣候潮濕,象牙不會幹裂,所以藝人可以較為自由地探索各種高難度的雕刻技巧,促成了廣州牙雕重視技藝展示的特點。最富有代表性的是多層象牙鏤雕技術,著名品種如象牙球等。嘉慶時廣州藝人翁五章在前代技藝基礎上,革新了象牙球工藝,傳至第四代翁榮標時,已能做出45層的套球,以整塊象牙鏤雕,每層厚不過2毫米,層與層間距如髮絲,但層層可動,且滿雕花紋,令人歎為觀止。1915年,廣州藝人翁昭所制26層牙球,在首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奪得金獎。還有象牙絲編織工藝,著名品種如簟席、紈扇、宮燈等,具體工藝已失傳,據載是用藥水浸泡或高溫水煮,使象牙軟化,然後劈成細薄的牙條,再進行編織。這種工藝對於原料的耗費非常驚人,雍正就曾禁止過牙席的編織生產。廣州的藝人還很注意吸收新的工藝,在作品上可以看到使用鏇床加工構件的痕跡。他們常常綜合使用各種技術,將各部分分解製作,最後拼裝成大型的畫舫、龍舟、景觀等,人物眾多,景物複雜,絕非個人可以完成,反映出廣州牙雕組織程序的嚴密。從總體上看,廣州牙雕工藝重視刀工而忽視磨工,作品顯得鋒稜畢露,對於表現象牙的細膩質感不太有利。

廣州牙雕為了保持象牙的潔白,喜用漂白技術,並在白地子上再進行染色、鑲嵌等附加手段。染色用茜草及多種礦物染料,鑲嵌則多見紫檀、玳瑁、犀角、寶石、翠鳥羽毛等,裝飾效果極強,風格濃烈熱鬧。

廣州牙雕為了迎合不同對象的需求,不僅器型多種多樣,而且紋飾題材五花八門,有傳統的神像、山水、花鳥、吉祥圖案等,還有面向西方市場或針對國內獵奇人士的天主教題材,如聖母子、牧羊人、耶穌基督以及帶有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良苕葉、西番蓮、寫實花卉等,佈局不避滿密,追求繁縟艷麗。有些西方題材處理得亦中亦西,是當時中西文化交流狀態的真實寫照,非常耐人尋味。

造辦處牙雕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都非常愛好藝術,在宮中就有專制象牙製品的作坊。宮廷雕刻藝匠工藝細膩,人物、花鳥紋飾多仿照繪畫筆意,著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逐漸形成了華麗、莊嚴、纖細、富貴、典雅的風格。造辦處是掌管清宮內掌管宮禁事務的內務府下屬,負責御用器物的製造、修理及保管,於康熙十九年(1680年)設立,牙作為其所轄作坊之一。這裡集中了各個地方的各個流派,如蘇州、廣州、北京等地卓有建樹的成名牙雕藝人,互相切磋,不斷融合,根據皇室的好尚,進行創作。因此造辦處牙雕既展現了各人的高超技藝,又不完全是個人的創作,反映的實際上是一種宮廷趣味。對於造辦處牙雕(實際上也應該包括發往蘇、杭、寧三織造的活計)的製作,乾隆皇帝就進行了大力干預。在他看來,各地的藝人作品都有"外造之氣",因此他要求作品的畫稿須經過他的審閱,有時甚至親自設計,在題材、技法、表現形式等方面都做出詳細的規定,一器之成,在原料上不惜代價,在工藝上令工匠各展所長,結合作業。所以造辦處牙雕往往極力追求繪畫、雕塑效果,體現一種文人化的審美傾向,體現這一特點的作品有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月曼清游冊》,由陳祖章、顧彭年等五位廣州、蘇州牙匠共同完成,以院體畫家陳枚的畫作為本,用象牙與寶石、金、玉等鑲嵌成十二本冊頁,表現宮廷仕女一年的不同生活情景。同時,造辦處牙雕也強調工藝的精湛,注意細節的無懈可擊,有時不計工本,甚至近乎賣弄。如牙雕葫蘆,不僅外壁雕刻細膩,而且內部鏤雕活鏈,墜以小葫蘆;李爵祿雕套盒,在幾厘米見方的空間內放入十八個小盒,所有盒體都鏤雕花紋,小盒內還有瓜果和活鏈器物,已經與微雕相似;黃振效雕牙舟,高不足2厘米,但九扇窗可靈活開閉,舵亦可以活動,十幾個人物姿態各異,簡直神乎其技。此外,造辦處牙雕還經常出現在大型的屏風等傢俱陳設上,表現宏大華麗的場面,是地方牙雕所望塵莫及的。

北京及其他流派牙雕

北京牙雕是晚清以來牙雕的重要流派,最擅長的是雕刻人物,講究利用象牙本形,設計動態,注意刻畫面部神情,比例適度,衣紋簡練挺拔,不失動感,追求逼真寫實的效果。以圓雕和浮雕為主要技術,多制仕女、羅漢、刀馬武士等。代表人物有耿潤田、楊世惠、王彬等。除人物外,北京牙雕中的花卉草蟲,如白菜蟈蟈等也很有名。其他像仿古器物製作、微雕細刻"一粒米"、象牙平刻等同樣富於特色。象牙平刻是在象牙上以刀代筆作書畫,是一種文人雕刻。微雕是在微書的基礎上,融會單刀淺刻的技法發展起來的。雕刻時以刀代筆。手技為主,目力次之,意在刀先,施意於刀,心手相應,刀運神出。微雕最適合夜深人靜時進行,稍有疏忽,或白璧見瑕,或前功盡棄,所以又被稱為"神刻意雕"。

上海開埠後,國外象牙進口漸多,福建、江蘇等地的牙雕藝人陸續來到上海,大多受雇於象牙作業主,少數開設作坊,從事象牙雕刻加工。上海的一些竹刻、石刻藝人也紛紛加盟,轉向象牙雕刻生產,使上海象牙業逐漸興盛起來。當時的象牙製品大多是高檔日用品,有牙筷、煙嘴、圖章、梳子、篦子、扇骨和扇柄等。晚清民初期間,南市城隍廟一帶象牙作坊的能工巧匠,雕刻的佛像、鳥件和獸件等象牙工藝品,為國內外古玩商、收藏家所喜愛,並逐漸成為出口工藝品的一個大類。

另外,擅制仿古題材的南京牙雕及福建、天津牙雕等,都是晚近牙雕流派中比較可觀的。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