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收藏的象牙雕件古董(共6張圖片)
  • 24年5月2日 07:1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象牙雕件在古代就是非常稀有的藝術品,而且在清代象牙就被禁止販賣了,所以故宮裡收藏的象牙雕件也不多,但是每個象牙雕件都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和工藝品。故宮裡珍藏的象牙雕件有筆筒、香囊、擺件等。

象牙鏤雕葫蘆式花囊,清中期,高7.5cm,口徑4.1×3.9cm。
  花囊即香囊,是皇帝、后妃們佩戴於腰間的飾物。此花囊用兩塊象牙鏤雕合成,每塊象牙用鏤雕、陰刻的技法通體刻出小葫蘆、小花、枝葉及「大」、「吉」二字。所刻枝籐前後穿插,花葉左右掩映。花葉籐枝附著的地子上鏤雙錢紋,寓意吉祥、富貴、長壽。花囊兩端及兩瓣花囊之間用黃絲線編就的紐帶穿梭相連,使香囊盒兩片緊合為一。此物的設計異常巧妙,做工精細,應是廣東牙匠的高手所為。


 象牙鏤雕多層套球雕件,高15.5cm,球徑5.2cm。
  牙球分為7層,均可轉動。每層鏤雕14個圓孔。最外一層浮雕花樹人物及亭台樓閣,內層均為星形及圓點狀鏤空裝飾。底座硬木製,造型、顏色均與牙球十分和諧。
  牙雕套球又稱「同心球」,製作相當繁複,工藝要求極高。據《格古要論》載,早在宋代就已出現3層套球,時稱「鬼工球」。廣州牙雕藝人在牙球製作上多有創獲,套球可達數十層。乾隆時套球已達十多層,玲瓏剔透,巧奪天工。此球為廣州民間作坊製品,從此球我們也可看到宮廷好尚對民間工藝的影響。

  象牙鏤雕群仙祝壽圖龍船,高58cm,長91.5cm,寬23.5cm。
  船龍舟形,昂首翹尾。舟內設3層樓閣,上層置龍鳳旗和蓋傘,中層有寬闊的平台,下層為船艙。每層均雕樑畫棟,玲瓏剔透,纖巧精麗。舟中王母、眾天女、八仙、福祿壽三星以及船夫、樂手等共42人。
  此祝壽龍舟是清宮內務府大臣在慈禧太后六旬生日時進獻的貢品,為廣州象牙作坊中的牙匠按如意館繪製的圖稿奉命雕制的。作者採用鏤刻、浮雕、圓雕、拼鑲、染色等多種技法,舟身鱗片密結,樓閣靈秀華麗,勾蓮、寶相、瓜果等花紋虯結連綿,多彩多姿。龍舟整體雍容富麗,寓祝壽之意。此類作品屬於只求效果而不惜工本的佳構,作為一件大型的陳設器,在晚清時期的牙雕工藝品中首屈一指。

象牙雕童子牧羊,清中期,高4.9cm。清代故宮收藏。
  此件象牙雕件以多塊象牙雕刻、銜接而成。在以糙地刀法皴刻的草地上,二牧童席地而坐,一吹橫笛,另一個舉臂打拍伴和,3只綿羊溫順地伏臥其旁,彷彿也在傾聽笛聲。三羊寓意「三陽開泰」,笛音表示祥和,這是清代中期器物上經常使用的吉祥紋飾題材。
  此件象牙雕塑作品是清宮造辦處的高手利用剩餘的象牙碎料製成的,設計精妙,造型玲瓏,意境典雅,人物的眼、發和綿羊的眼睛均為墨染,有點睛之妙,使作品平添了幾分神韻。此件作品刻技精湛細膩,體現出清雍正時期牙刻藝術靈透、纖細的風格,是研究清代宮廷藝術的重要作品。

象牙鏤雕雙喜字「大吉」葫蘆,清中期,通高18.8cm,口徑2.8cm。
  圓雕葫蘆式,以鏤雕及染色等技法製成。外壁滿鏤錢紋錦地,並浮雕染色纏枝瓜果、花蝶、蝙蝠紋飾。正中兩面開光,一面鏤雕楷書填金「大」、「吉」二字,一面鏤雕填紅隸書雙喜字。蓋鈕內有螺旋套口,腹內有活環長鏈一根,鏈上下與葫蘆蓋底相連。長鏈上又有三條小鏈,每條小鏈上分別帶有一隻小葫蘆,雕刻極為精細。
  此件牙雕作品是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間由清宮造辦處牙作中的高手為皇室婚禮之用而製作的,這種不通過任何拼接手段,純以鏤雕為主製作複雜的活鏈結構的工藝,是清代象牙雕刻的突出成就。根據當時各地不同的風格特徵及牙作的構成情況,這件象牙葫蘆雖然沒有留下款識,但應是出自廣東籍匠人之手。

 
牙雕獅戲金錢紋方盒,清初,高4cm,口徑6.5cm,底徑5.6cm。
  盒象牙質,扁體,方形,委角,底隨形內縮,蓋、身子母口相合。蓋面陰刻鎖子紋地,其上浮雕四出花形開光,中為獅子戲金錢紋。盒立牆相對二面分別為畫與詩,畫均為陰刻山水人物,頗為寫意。文字一面為:「水淺魚爭躍,花深鳥競鳴。玄光看欲盡,拚卻醉如泥。高駢。

 牙雕獅戲金錢紋方盒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