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每當說起我國繪畫作品的收藏,總是少不了南張北齊這兩位近代著名畫家的比較。齊白石與張大千都是我國近代十分著名的繪畫大師,兩個人在各自的繪畫領域也都有有著極高的地位與成就,那麼如果將他們二人做比較,到底是誰更勝一籌呢?這一點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直相持不下,小編今天就站在一個客觀者的角度,來為收藏者們分析一下這兩位繪畫大師,到底是誰的藝術成就更高一籌。
首先我們先來瞭解一下齊白石先生。在我國近代的繪畫藝術中,齊白石先生可以說是一位從傳統繪畫方式,走向革新的一位大藝術家。在早期時,齊白石先生繪畫作品的風格及其不成熟,也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繪畫風格以及藝術特點,可以說齊白石先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藝術家,因此每當收藏者們談論起齊白石先生的繪畫藝術,指的就是他晚期所創作出的紅花墨葉風格,這種繪畫風格對我國此後的幾十年來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作品風格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於具有時代的氣息。
然而真正是齊白石先生聞名於天下是他在晚年時,其作品的風格。在早期時,他所創作出的只是為了滿足上層社會人員的藝需求,而極大的忽視了民間對藝術的需求,在晚年的時候,其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近最大可能的滿足了我國國民的審美需求,讓普通老百姓也成為藝術品的欣賞者,這是順應時代的變化,也是時代的需求。在這個基礎之上,齊白石先生還擴大了自身繪畫的題材,這一點也是他在藝術範圍之內最大的成就之一了。簡單的來講,只要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所司空見慣、耳熟能詳的動植物,他都可以畫上一筆,這一點是我國藝術史上史無前例的創舉,也影響的此後的繪畫作品更加具有生活氣息,更是將紅色融入到了繪畫藝術之中,讓繪畫藝術完全成為了屬於人民的藝術。
而張大千先生雖然說在我國的繪畫領域中也有著極高的造詣,但是卻在寫意花鳥領域中沒有什麼讓人值得收藏,或者是驚艷的作品,這也使得寫意的作品成為其繪畫成就中唯一的不足之處。但是令人感覺到十分巧妙的是,張大千先生的不足,剛好成為了齊白石先生最為擅長的一部分,這也讓兩人在繪畫領域中平分秋色。
因此總體來講,在寫意花鳥畫領域中,齊白石先生的成就要高於張大千先生,其作品的影響力也是遠遠的大於張大千先生。在我國的繪畫藝術成就中來看,齊白石先生的影響力要遠遠的高於張大千先生。但是從世界影響的角度來看,張大千先生的藝術成就反而是高於齊白石先生,更是有些學者將張大千稱之為東方畢加索,而且張大千先生在繪畫領域中幾乎沒有什麼知識盲區,其作品的風格也比較全面,唯一讓人所詬病的一點就是張大千先生的造假太過於無恥了。
張大千和齊白石精品作品賞析及成交價格參考:
1:張大千1969年作伊吾閭瑞雪圖鏡框,尺寸:101×196厘米,估價:HKD 50,000,000 ~ 70,000,000,成交價: HKD 162,665,000 ,成交時間: 2019-04-02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
伊吾閭瑞雪圖。己酉夏日為鵬飛吾兄、閭英夫人儷賞。爰翁八德園。
鈐印:
「張爰私印」、「大千」、「大風堂」。
2:張大千丙戌(1946年)作江堤晚景立軸,尺寸:187.5×120厘米,估價:RMB 80,000,000 ~ 120,000,000,成交價: RMB 132,250,000 ,成交時間: 2017-12-18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7秋季拍賣會。
3:張大千1946年作仿巨然晴峰圖立軸,尺寸:168.5×85厘米,估價:RMB 38,000,000 ~ 48,000,000,成交價: RMB 72,800,000 ,成交時間: 2010-06-30 ,拍賣公司:上海天衡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0年春季拍賣會。
張大千《仿巨然晴峰圖》乃1940年代中後期所作,曾見於《名家翰墨·張大千前期山水畫特集》,所畫之精絕繁複,可使巨然束手,山樵避席,堪稱1940年代張大千進入藝術成熟期後極其稀見的銘心極品。筆者當年雖僅憑印刷品遙想原作風采,卻久久不能忘懷,時時見於夢寐,而今得遇原跡,豈不令人驚喜而狂?
張大千畫神通廣大的「七十二般變化」已屢屢見諸文字,而他善借古畫章法佈局的軀殼自出機杼的「翻身作怪」,亦乃其五十歲前創作的慣例,也久矣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佳話,此皆不消筆者饒舌,這裡要說明的是,此件《仿巨然晴峰圖》,乃正是張氏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似古實新、融古開今的極具代表性的傑作。
此畫雖說仿巨然,實質卻是對一件元代佚名山水畫的「借屍還魂」。該畫大約五尺整紙,名《萬山積雪圖》,今藏無錫市博物館,明人沈石田曾有臨本。是圖畫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山重水復,萬籟俱寂,系李郭派後學所為。按黃公望《山水訣》可知,元季此派畫家甚多,足與董巨派分庭抗禮,知名者若朱澤民、唐子華、姚廷美、曹雲西,佚名者則不計其數。
4:張大千1981年作潑彩鉤金紅蓮鏡框,尺寸:68.5×135厘米,估價:HKD 6,000,000 ~ 8,000,000,成交價: HKD 56,660,000 ,成交時間: 2011-05-31 ,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題識:洛陽伽藍記載開善寺見朱荷出池,綠萍浮水。不曰紅蓮而曰朱荷者,明其珍,歎其奇也。八十三叟爰,辛酉(1981年)之冬仲,摩耶精舍作。
鈐印:張爰私印、大千、大風堂、大千豪發、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5:張大千戊子(1948)年作煙江疊嶂立軸,尺寸:129.5×67厘米,估價:RMB 28,000,000 ~ 35,000,000,成交價: RMB 52,325,000 ,成交時間: 2012-12-27 ,拍賣公司:上海朵雲軒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2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四十年代中期是張大千山水畫的一個高峰,此時的大千正值年富力強之時,加之敦煌之行的積澱和收到一批偽滿皇宮流出的宋元名跡(俗稱東北貨)的奇遇,使得張大千的心情極為舒暢。與宋元名跡的朝夕相對,使大千筆下的山川煙雲更為飄渺鮮活,多年來血戰古人的功夫達到了巔峰狀態。從抗戰勝利後到離開大陸前的數年中,張大千精品迭出,這批畫作在今天看來也無愧是張大千平生巔峰之作,後來由於眼疾問題,張大千已不能再作「三日一山、五日一水」的宋元山水,而轉向了風格更為粗獷的潑彩山水。
此畫以高遠法全景構圖經營畫面,用從山腳看山頂的角度展現崇山峻嶺的高大雄偉,場面宏大,氣派雄渾。此畫佈局雄奇中不失空靈,近水遠山層迭鋪陳,開和有序,層次井然。畫面造境優美,風水極佳,主體兩列山脈呈環抱之勢把一泓瀑布圈在其中,山腳棧道臨水而列,後又有遠山如屏,逶迤天際。中段以兩水交匯成的一灣碧波間隔開前後景,山下有板橋橫亙,平坡迤邐,屋舍樹林點綴其中,成為有山有水、可居可游的堪輿佳地。近景作平坡雜樹,一派水村風情,加上水中釣艇,這分明取自梅花道人吳鎮《漁父圖》模式,縱一舟以凌浩淼煙波,此樂何及!
6:齊白石癸酉(1933年)作蓮池書院鏡心,尺寸:65×48厘米,估價:RMB 18,000,000 ~ 28,000,000,成交價: RMB 52,900,000 ,成交時間: 2016-11-12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鈐?印 老白
題?識 蓮池書院圖。吾曾保陽之蓮花池游,觀蓮花池上有院宇,聞為摯甫老先生曾掌教,大開北方文氣之書院也。去年秋,北江先生贈吾以文,吾故畫此圖報之,以補摯甫老先生當時未有也。癸酉春二月,時居舊京。齊璜並記。
齊白石一生山水數量最少,《蓮池書院》是破例而作,自稱「別出心裁、經意之作」。前有1921年夏午詒延邀至保定過端陽節,參觀「大開北方文氣」的「蓮池書院」舊址。十餘年後的1933年,張次溪向業師吳北江請為《白石詩草》題詞。吳北江為蓮池書院前任院長吳汝綸哲嗣,曾國藩、李鴻章等歷任直隸總督與蓮池書院院長均有密切關聯。齊白石投桃報李,欣然命筆作下此幅。《蓮池書院》飽含歷史滄桑、政治風雲,又兼多位當事人之間深情厚誼,在齊白石作品中殊為罕見。啟功一番感慨後認為此畫「足稱掌故」,堪稱絕響。
7:齊白石和平延年立軸,尺寸:138×68厘米,估價:RMB 20,000,000 ~ 30,000,000,成交價: RMB 31,360,000 ,成交時間: 2010-11-22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鈐印:白石、齊璜之印、人長壽
題識:和平延年。九十三歲白石老人畫於京華。
《和平延年》這幅畫是白石老人極其獨特表達自我情懷的作品。正因為他的畫強烈地表達了生活與自然的美好,一九五三年,白石老人在他九十六歲時獲得國際和平獎,得到了世界最崇高的讚譽。此幅作品為北京工藝美衛公司舊藏,曾參加數次展覽。為了創作此幅畫作,白石老人幾次易稿,此幅作品現仍保留著白石老人用鉛筆打的草稿。絢麗的菊花、高壇的美酒、象徵和平的鴿子,在白石老人的筆下宣示出一種強烈的精神上的和諧,這種和諧也正是白石老人一生追求的人類最樸素的情感。
8:齊白石九秋圖橫披,尺寸:65.0×175.0厘米,估價:RMB 22,000,000 ~ 32,000,000,成交價: RMB 26,450,000 ,成交時間: 2019-11-18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9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題?識 九秋圖。九秋秋字古。九十三歲白石。
鈐?印 白石、悔烏堂。
陽鳥日倦、鳴蟬斂音、草木漸黃、白露朝霜。突然有一天,早起出門要加衣服,吃飯不要掛霜兒的飲料,睡覺開始關緊窗戶,那是北京的秋天來了。亂世的才子們用秋哀生不逢時,貶官的文士們用秋恨世道艱辛,家中的親人們用秋泣披甲之士。好像說起秋,總多少要帶點消極的情緒。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給秋定的調性,我不喜歡。你只看風起,不看山水明淨?你只看葉落,不看遍山佳果?你只看霜露,不看層林盡染?在我看來,北京的秋天不冷不熱,晝夜不長不短,大店小攤上各式樣兒應季的新鮮水果,街邊兒大鍋裡裹著蜜糖在砂石裡翻炒的肥大栗子,用草繩五花大綁碼的整整齊齊的鮮美肥蟹,水靈的蔥白兒拌炒著滋滋冒油的鮮嫩羊肉,這個活色生香的季節,卻單只哀來悲去,多不值!
一輩子質樸的齊白石應該也不太同意給秋天配上消極的屬性。齊白石是文人畫家,他卻不愛文人悲秋的勁兒。他說秋「山翁把筆忙何苦,爭得秋光上海棠」,他又說秋「且喜垂垂見瓜日,秋風又向小圓吹」,他再說秋「愁風哭雨香還溢,治露嚴霜色更佳」。你看,齊白石世界裡的秋總是明媚、鮮艷、濃郁的。
半輩子在湖南,半輩子在北京,齊白石想起來秋,是秋日裡的芙蓉國,是遍開湘潭的桂樹花,是星塘裡映著天光的紅蓼,是菜畦裡飛舞跳動的秋蟲,是寄萍棠下垂紅可愛的海棠,是沾著露水葉齊苞大的秋菊。雨兒胡同裡住了四十多年的白石老人,回憶起這些美好的秋天,調開顏色,鋪上紙,畫下了一張熱鬧明亮的《九秋圖》。
9:齊白石庚寅(1950年)作櫻桃鏡心,尺寸:68.3×34.6厘米,估價:RMB 2,800,000 ~ 3,800,000,成交價: RMB 24,080,000 ,成交時間: 2010-11-22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鈐印:借山翁、寄萍堂
題識:若教點上佳人口,言事言情總斷魂。張仃先生正舊句。庚寅,九十老人白石。
一碗櫻桃,滿滿地,堆不下了,有些已散落到桌上地下。紅紅的,稍有濃淡,大小、形狀相差無幾。應該很單調了,忽加上幾筆濃濃的短線,是為果實的蒂,於是滿盤、滿桌、滿幅都生動起來,有了生意,有了變化。配上灰色碗,濃黑的碗沿回紋,樸素的美,美到極點。而一切,都似在不經意間得到了妥切的安排,碗裡的空白,桌上櫻桃的呼應聚散,果柄的傾倒倚側,位置都很難移動。移動了,就沒如此美。
「若教點上佳人口,言事言情總斷魂」,是讚美櫻桃,還是讚美紅色,讚美女人?它使我想起了金冬心的小令,常有對景、對事、對女性的讚美。俏皮,雋永,充滿對人間對美好的人與事的關愛。讀之都令人「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