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師伯嬃」鑄造來歷解讀(1張圖片)
  • 17年9月21日 15:2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先秦貴族社會青銅容器中,與盛肉類的鼎相配、專用於置放稷、稻、粱等飯食的器類,除了常見的簋之外,還有嬃。嬃的形狀和簋近似,都是口微合,腹略鼓,兩側有耳,下設圈足。區別在於,簋為圓體,而嬃為橢方體;早期的簋有些無蓋,而嬃則必有蓋,且蓋可以卻置使用。嬃這種器類出現在西周中期,比簋晚得多,應當說是從簋形演變來的,所以有的嬃在銘文中即自稱為簋。嬃的出現,反映了古人重食器、講究器型變異的風氣,在實用方面並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所以,嬃在春秋中期以後便消失了,流行時間較短,故留於後世的數量也遠少於簋。 
  在寧縣博物館裡收藏著一隻西周晚期的嬃(見圖),出土於甘肅省寧縣湘樂鄉謝家村,為國家一級文物。器高16厘米,連耳橫寬33.7、縱15.4厘米。圓角橢方體,深母口蓋。蓋頂正中起一圓突,四矩式蓋鈕,仰置後四矩為足成另一盛器。腹鼓而淺,雙獸首耳。圈足外侈,四側有拱形缺。蓋頂飾夔紋,以雲雷紋為底,蓋沿及口沿各飾一週日月盾紋,蓋面及腹部飾瓦稜紋。造型穩正莊重,紋飾清晰典雅,銹色勻布,保存完好。 

  此嬃備受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的銘文。腹內底二行6字銘曰:“師伯作中姞尊”。嬃銘中的“師伯”,當為西周王朝封派在某地的一位軍事首長。“中姞”即“仲姞”,貴族婦女名。商周時代姞姓是個族系繁盛、分佈較廣的古老部族,尤其在關隴地區,影響非常之大,曾與姬姓周族長期通婚。廣義的“尊”為青銅容器泛稱,許多不同類型的酒、食器都可稱之。嬃銘中的“仲姞”,很可能就是師伯的夫人。嬃銘言師伯為其夫人仲姞作器,這也是西周、春秋時期普遍使用的一種器銘格式。 

  器出隴東寧縣,該地屬古豳國領域,乃周民族曾長時期作為活動中心的歸邦故土,南與古密須國地域相接,為西周王畿在西北方向的重要門戶,防禦戎狄入侵的樞紐屏襟,戰略地位相當突出。在這一帶出土與姞姓通婚的西周軍事貴族的青銅重器,應當說是很合乎邏輯的事情。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