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共12張圖片)
  • 22年10月2日 04:4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收藏,講的是一個玩字!

為什麼是玩呢?古玩古玩,玩古董,首先就是玩。所謂玩,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你若不是真的喜歡古董瓷器,僅僅想著花幾百幾千人民幣(不是大洋),就能從地攤販子手上撿到價值幾十萬,上千萬的漏,不好意思,就只能吃藥了。這藥,還不是一般的貴。

所以我的文章,是寫給真正喜歡古玩,玩古的朋友看的。既然是玩,那就是正業之餘暇,私下之愛好。歡迎真正愛好者與我交流互動。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明代瓷器,是我國瓷器繼宋瓷之後出現的第二個高峰。無論從品種,還是工藝都可以說是我華藝術品之巔峰。

明代瓷器的情況,不是專門研究的學者,一般人知之不詳。國內最早開始研究的學者,非故宮孫瀛洲先生莫屬。當代明代瓷器的鑒定泰斗,則非耿寶昌先生莫屬。很多朋友去參加鑒寶,其實本來就是一個錯誤。那裡面的專家,基本上都是退休人員,再者,多數都不是本行。換句話說把,你讓一個工藝精湛的木匠去做衣服,就算是大師做出來的衣服能穿出去嗎?

言歸正傳。

我們說說洪武瓷器。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明代青花器是中國青花瓷器的頂峰,特別是永樂宣德青花器,向來為世所珍。明萬曆十九年(1591)《事物紺珠》「永樂宣德窯」條記載:「二窯皆內府燒造,以棕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可見在萬歷時期,宣青已是寶物了。

現在永宣青花的市場價值不低於宋代五大名窯。在永宣青花之前,還有一個元青花,目前也是炒的火熱,價格高昂,仿品不斷。唯獨在永宣和元代之間的洪武一朝,青花瓷器非常罕見,學界甚至對有無洪武官窯持不同意見。

因缺少可靠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洪武官窯的設置時間及燒造情況,歷來是陶瓷史研究者未解開的研究課題,但隨著70年代考古實物的不斷出土,洪武官窯已不再撲朔迷離,逐漸開始清晰起來。目前尚未有正式發掘洪武官窯的報告問世,我們僅能根據已發表的零散資料,對其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南京博物院在明故宮玉帶河遺址發現的一批瓷片,揭開了洪武官窯的面紗。這批瓷片雖不見年款,且數量及品種也不多,但其工藝製作精細,紋飾頗具時代特徵,非洪武官窯莫屬。

其中一件白釉紅彩雲龍紋殘片,胎質潔白細潤,釉色勻淨,畫工嫻熟精細,龍紋介於元代和永樂之間,爪為五爪,小頭、長身、細頸,頭部出現平直後掠的披髮。其總體感覺貌似元代龍紋,但剛健兇猛之風不如元代明顯,流雲的朵流雲呈「品」字形排列。另外尚有外醬釉裡霽青釉暗花凸雲龍大碗及青花雲龍紋殘片等,其龍紋特徵亦如此。其他紋飾也與元代略有差異,如蕉葉紋,元代青花其中莖滿色,洪武青花則中莖留白。再如牡丹紋,元青花葉肥大工整,洪武青花則葉瘦俏,花瓣內填色後外加單線勾邊。還有回紋,元青花均是同向回紋,洪武青花則多正反兩個組成一個單元。

1957年,江蘇省江寧縣的正統八年(1443年)宋琥夫婦合葬墓出土一件釉裡紅歲寒三友圖梅瓶。1991年,在同一墓區的正統十三年宋鉉唐氏合葬墓也出土一件釉裡紅歲寒三友圖梅瓶。兩件瓶從胎釉並釉裡紅呈色、紋飾特徵看,都屬於洪武產品。宋琥、宋鉉為父子。宋琥是明初西寧侯宋晟之子,其妻系明成祖永樂皇帝之女。這兩件梅瓶應是經賞賜而流出內宮的。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洪武官窯到底建立於什麼年代,學術界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為洪武二年,一說為洪武三十五年。清藍浦《景德鎮陶錄》記載,「洪武二年,就鎮之珠山御窯廠,設官監督,燒造解京」、而明萬曆年間萬垓續補的《江西省大志陶書》汪汲的《事物會原》卷二十八都有景德鎮御器廠於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始燒瓷器的記載。

筆者研究瓷器和古代文獻多年,可以肯定的認為,洪武御窯建立於洪武二年,而不是三十五年。理由如下。

1.南京明故宮遺址和北京四中明西十庫遺址的發掘,證明洪武一朝確實有官窯瓷器。

2.歷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於1360年前後,即控制了景德鎮地區,並由當地的地方官員主掌瓷局。

3.明史中有朱元璋多次賞賜占城,暹羅等國瓷器,數以萬計的記載。

4.永樂朝瓷器相當成熟,應當是有所繼承和發展的。

5.洪武三十五年建立御窯廠也不實際。洪武三十五年還是建文帝四年,成祖朱棣剛剛打下了南京,萬事未備,不可能立即下旨建立御窯廠。

6.傳世洪武瓷器中,釉裡紅多於青花,是因為當時青花原料為元代進口的剩餘料,至洪武時已經稀少,到後來鄭和下西洋後才慢慢恢復。窯工們只好大力發展釉裡紅瓷器。

7.元代浮梁瓷局的建立,使明朝初年御窯廠的建立有章可循。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洪武,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年號。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他生於1328年,25歲參加元末農民戰爭,於1368年取得天下,建國號為明,年號洪武。史稱明太祖,他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薨於1398年。終年71歲,執政31年。

洪武的含義是:洪大的武功。指政治軍事上偉大的功績。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開國年號都由大臣所擬,而洪武年號則是由文墨不通的朱元璋親自擬定的。

洪武皇帝,即武皇帝,歷史上開國之君稱武皇帝的最早是周武王。後來三國時期魏國曹操也被稱為武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謚號開始也是武皇帝,後來才改為清太祖。以武皇帝命名的開國皇帝一般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並以此為榮,才能稱武皇帝。朱元璋稱洪武皇帝,也是追溯古代帝王榜樣之事。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二則因為朱元璋姓朱,朱乃紅色的意思。朱元璋是通過參加元末紅巾軍起義,並加入明教(又稱拜火教)而逐步取得戰功,並最終取得政權的,所以用洪字諧音紅。武皇帝的意思可想而知,意思是朱元璋靠武力取得天下,所以年號洪武。

三是元代國俗尚白,元代統治者蒙古族屬於北方遊牧民族,長期以來信仰薩滿教。文獻記載「太宗時,諸國來朝者,多以冒禁應死。耶律文正王(楚材)進奏曰:「願無污白道子。」從之。蓋國俗尚白,以白為吉,故也。」

中國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創「五德終始」說,”五德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文選》李善注引)。又說:”代火者必將水””數備將徙於土”(《呂氏春秋·應同》)。按照古代王朝五德更替的正統說法,元為金德(金色白),明為火德(火色紅),火克金。所以朱皇帝用火德取代元帝金德,是天命所歸。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所以,洪武皇帝開國31年,大力推行釉裡紅瓷器,以紅為吉,明代有”奉天承運皇帝”一說,所謂”承運”,即繼承某一”德”運。朱元璋建國不久,就開始修《元史》,也是表示火德克金德,他取得政權是天命所歸,是奉天命而為的。政權不僅合法,而且合禮。這也是明初洪武時期,大量出現釉裡紅瓷器,青花瓷少見,一改元代尚白,以卵白釉瓷為主,以青花瓷為奇珍異寶的燒瓷習慣的原因。

洪武時期,大局初定,北方未寧。需要與民休息,恢復生產。國家內憂外患,帝王本身也不得安寧,沒有太多時間和機會享受。所以明初提倡節儉,朱元璋本人也身體力行。明初洪武二年,官窯開始在景德鎮建立,當時未命名為御窯廠。給宮廷提供瓷器的還有龍泉窯等窯口。(景德鎮為饒州府,龍泉為處州府)「行移饒處等州燒造」(《明會典 陶器》)。

由於政治上的需要,類似於我國(全國山河一片紅),再加上拍帝王馬屁,釉裡紅瓷器得到大發展。一般情況下,釉裡紅瓷器因為燒製難度大,比較罕見,各朝代存世瓷器,青花瓷至少十倍乃至百倍於釉裡紅瓷器。但洪武朝是個特例,釉裡紅瓷器相對常見,而青花瓷器則較為稀少。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從考古出土資料及傳世品情況看,洪武瓷以釉裡紅器數量較多。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清宮舊藏洪武瓷100餘件,其中80%是釉裡紅瓷器,數量遠超當時的青花瓷器。(故宮藏哥窯瓷器數量也遠大於洪武青花瓷,全國各地出土瓷器洪武瓷罕見,可見洪武青花的價值甚至高於五大名窯中的哥窯,官窯。)南京明故宮遺址、南京郊區王公貴族墓、北京四中、景德鎮明代御器廠遺址等地出土的大量洪武時期的瓷器中也以釉裡紅瓷器為大宗。可以推斷,洪武朝的官方用瓷或者說是宮廷用瓷釉裡紅品種瓷器占相當大的比例,

洪武時期,釉裡紅瓷器的製作工藝分前後兩期,從瓷器的胎釉特徵和呈色上可以明顯的區分開來。。洪武釉裡紅有兩種類型:早期胎質較為疏鬆,顏色發灰,瓷化程度較差。露胎處多氣孔和小的雜質,器物底部多不施釉,砂底多呈現火石紅。極少數施釉的,明顯看出底足內的釉和器身不同,比較稀薄,釉面常有縮釉點。色澤不穩定,暈散現象較嚴重,這類釉裡紅瓷器多是洪武早期生產的。洪武中後期因生產工藝的改進,釉裡紅髮色相對穩定,色澤也較為艷麗。胎質斷面細膩緊密,質地瑩白,釉質瑩潤,極少有縮釉點現象。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由於洪武時期屬於釉裡紅初創階段,再加上開國初期,與民休息,經濟實力不強,多數洪武釉裡紅呈色較淡或偏灰,有的甚至呈暗紅黑色,俗稱釉裡灰或者釉裡黑。髮色純正的釉裡紅器物相對較少。釉裡紅中的鮮紅色,呈色純正濃艷,但線條外緣大多有暈散,行家稱為「飛紅」。有些甚至整個釉面都呈淺紅色。還有些乾脆燒飛了。總之,洪武釉裡紅髮色以灰黑,為主,外行甚至很難把它跟紅瓷掛上鉤。髮色鮮紅的洪武釉裡紅瓷器,一般都不是本朝所制。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洪武釉裡紅呈色多樣,多數呈較淡或偏灰的色澤,有的器物有正紅現象,有的呈暗黑色。

1、鮮紅色——呈色純正濃艷,線條外緣大多有暈散,有些甚至整個釉面都呈淺紅色。呈色艷又無暈散的極少。。

2、赭紅色——色厚重,經仔細觀察,釉裡紅可能是施在底釉上,然後再罩一層透明釉。即胎上有一層白釉,其上是釉裡紅,釉裡紅上又有一層白釉。

3、灰紅色——釉裡紅彩較薄。

4、灰黑色——呈色以灰黑為主,微見紅意,稱釉裡灰或釉裡黑。有些呈色黑灰的可見明顯的鐵褐斑,這是含較多鐵質之故。

南京明故宮和鳳陽皇陵的釉裡紅建築構件有數種呈色,如赭紅色(局部有綠苔點)、醬紅色(有暈散)、赭褐色(有綠苔點和暈散)、黃褐色、黑褐色等,呈色極不穩定。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洪武朝青花瓷,存世量極少,不及永宣青花的百分之一!不及洪武釉裡紅瓷器的十分之一!可謂鳳毛麟角,極其珍貴。洪武青花,一反元青花髮色靛藍的優良傳統,變得黑灰,釉色也和元青花不一樣,霧濛濛的。學界以前認為洪武青花瓷用的不是元代使用的西亞進口的蘇麻離青料,而是國產青料。但近年通過物理科學檢測,證明洪武青花瓷和元青花瓷的青料成分是一致的。髮色暗蒙應該是瓷器燒製技術退步瓷窯氣氛不同的原因。

洪武時期,青花瓷器型少見,以超過40厘米的大盤大碗為多,還有一些30多厘米的玉壺春瓶和執壺。比較有特色的,是一種大罐子,被稱為石榴尊,為洪武時期僅見。本文以一件青花松竹梅歲寒三友紋執壺為例,對洪武青花瓷進行賞析。

瓷器鑒定真知堂-圖文詳細洪武瓷器鑒定看這篇就夠了(精)

明洪武青花松竹梅歲寒三友紋執壺

此器,高39厘米,口徑8厘米,足徑16厘米,最寬處26厘米。為洪武時期常見的器型。該器在玉壺春瓶的基礎上,增加了彎長流和把手。並加器蓋。器身紋飾和元青花瓷器一樣,分為多層。器身六層,器蓋四層,一共十層。器蓋寶珠鈕,分別繪線紋,蕉葉紋,纏枝花卉紋,回紋。器身繪蕉葉紋,回紋,纏枝花卉紋,松竹梅歲寒三友紋,蓮瓣紋,卷草紋。繪畫層次豐富,多而不亂。瓷器傳承了元青花瓷器伊斯蘭藝術喜歡繁複,不愛留白的特點,採用的松竹梅歲寒三友紋飾,卻又是中國士大夫喜歡的紋飾,反映出明初,元統治者的異域文化喜好還未消除,繼續在中國大地上有自己的市場。同時,代表士大夫喜好的紋飾開始出現,漢族傳統士大夫文化開始復興了。

執壺器型高大,和當時社會初富,餐飲文化崇尚大魚大肉大酒有關。後世國家富足,明初這種飲食文化開始消亡,吃肉飲酒變得精緻起來,到了成化時期,更是以酒杯著名。再無明初這種大壺盛酒,大盤盛肉的胡俗習慣。這種器型高大,(接近40厘米)的酒壺變得極為罕見。

執壺雖然採用蘇麻離青繪畫,鐵銹斑明顯,但是髮色暗淡,幾乎成了釉裡黑。一是因為燒製溫度過高,(青花瓷溫度高於1300度,青料髮色容易變黑)二是青料未經過精選和加工。三是當時使用的瓷釉配方的原因。洪武瓷釉,瑩潤如玉。有明一朝,瓷釉水平最高的是成化和洪武。但是這種瑩潤如玉的瓷釉,不適合蘇麻離青料髮色,所以雖然瓷釉技術水平高,但由於和青花顏料不匹配,也就造成了這種髮色暗淡,後來稱為敗色的青花了。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皇帝不重視,燒製量極少。此時青花瓷貿易也因為戰亂而絕,國外市場沒有需求,國內帝王沒有喜好,青花瓷在元末輝煌的基礎上,到明初洪武,幾十年間陷入了低谷。

也就因為如此,洪武青花瓷存世量極為稀少。和動輒幾千上萬件的永宣青花瓷比,宛如鳳毛麟角。精品更少,萬里挑一此件洪武青花松竹梅歲寒三友紋執壺,釉色瑩潤,繪畫精緻,為洪武官窯青花瓷典型器。最為難得的是,歷經600年,執壺蓋依然完好如初。斗轉星移,物華天寶,當為傳世珍品。

補充一點,洪武瓷絕無「大明洪武年制」六字款,也無「洪武年制」四字款,民窯偶見有洪武紀年款,民國時期仿古瓷多署明代罕見的款識,洪武,建文,正統,景泰,洪熙,天順,泰昌等,一般均為臆造。目前,科學考古和傳世所有洪武瓷器,均無年代款。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