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明代瓷器貴比黃金,原因何在?
相比較三十年前,明代瓷器的漲幅遠遠落後清三代官窯,並且珍稀瓷器貨源太少了!
此前明代瓷器一直被市場低估,但將會是市場下一個重點。
明洪武釉裡紅纏枝牡丹紋執壺-北京故宮藏
宣德青花在我國陶瓷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它與永樂青花一樣是繼元代之後青花瓷發展的一個高峰期,
歷史上將永宣時期的青花瓷並稱為黃金時代。
明永樂青花 荔枝紋 扁壺
由於永宣青花從紋飾、造型等諸多方面存在許多相似之處,且難以區別而又有”永宣不分”的傳說,
事實上兩者之處在時代特徵上稍作細緻觀察,還是能夠分清的。
宣德青花瓷的清新雅麗、質樸率真的藝術風格,
最能體現中華民族含蓄而豪邁的民族氣質,對它冠以國瓷是當之無愧的。
明宣德黃地青花花卉盤
宣德青花瓷以其共同的個性深受保藏愛好者的喜歡,報價漲勢如火如荼,漲幅簡直難以估算。
在近幾年保藏界,宣德青花瓷獨領風騷,報價也一路走俏。
而業界不得不提的是,
2005年一件明宣德青花雲龍紋葵口洗在香港蘇富比以964萬成交;
2006年一件明宣德青花趕珠雲龍紋碗在香港蘇富比以1200萬成交;
而在2017年蘇富比春拍,一件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以估價待詢形式上拍,六千五百萬港元起拍,沒多久便突破一億港元。最終由一位電話委託買家投得,於二億零二百萬港元落槌。
可見永宣青花瓷的保藏價值之高,一向遭到買家的追捧,行情可謂一直不衰。
2013秋拍一件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碗風頭佔盡,
該拍品於10月8日香港蘇富比以六千五百萬港元起拍,開拍不久就被加到一億,
最終以1.25億港元落槌,加佣金1.41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
足足抵得上半噸黃金的價格,創下明青花歷史最高價。
這次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都主打明代瓷器,肯定會掀起一波熱潮。
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碗
繼2013年後,明成化瓷器價格再創巔峰!
拍出高價,究其原因,
明成化在我國歷史上僅存在了二十幾年,加之工藝嚴格,能夠流傳下來的更是難得的精品。
2014年在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季拍賣中,
這件繪有公雞、母雞領幼雛於花石間覓食「天倫」圖、小如掌中物的雞缸杯以總成交價2.8億港幣拍出,
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買家為上海收藏家劉益謙,此舉轟動一時。
成化皇帝朱見深,是明朝第八任皇帝,在位23年。
經過正統、景泰和天順這三朝的動亂時期(後被稱為空白期或黑暗期),差一點把朱元璋打下的江山毀掉。
不過由於名相的輔佐,加之採取了一系列治國措施,明朝逐漸恢復生機,百姓的生活也得到安定,景德鎮官窯也重新走向繁榮發展的正規之路。
所以,明朝人稱成化、弘治朝為太平盛世。
明成化青花葫蘆瓶
另外御窯景德鎮在這個時候恢復生產,
這段時間也就成為我國陶瓷燒造史上重要的歷史時期,成化的青花也就成了明代青花瓷藝術的代表。
明成化青花龍紋碗
此時的瓷器造型玲瓏秀奇,胎質細潤晶瑩,彩料精選純正,
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以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
徹底擺脫了洪武、永樂、宣德時期,沒有永樂瓷器和宣德瓷器的大氣派,
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追求賞心悅目,特別講究線條美,
使後人對成化一朝瓷器有著極高的評價。
明成化斗彩纏枝蓮紋高足杯
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說法。
從傳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見當朝的景象,這個時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觀賞瓷、把玩瓷,從藝術和審美角度上達到了歷代高峰。
斗彩瓷就創燒於這一時期,是由宣德青花五彩發展而來,
它以紋飾新穎、色彩淡雅而名重於世。
明成化斗彩花卉蟲草紋罐
斗彩是以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結合的彩瓷品種,明代文獻中稱之為「青花間裝五色」。
斗彩的製作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繪圖案的輪廓線,
罩釉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按圖案所需填繪不同的彩色,
再入窯經低溫二次燒製而成。
明成化斗彩高士圖杯
斗彩以成化朝最為著名,由於的胎質細膩純淨,釉層滋潤沉靜,釉下淡雅的青花和釉上五彩相配,形成了嬌艷絢麗的藝術特點。
著名的有雞缸杯、三秋杯、嬰戲杯、葡萄杯和花鳥杯,
還有一種在器物底部落「天」字款的蓋罐,被稱為天字罐,為成化斗彩中的極品。
明成化斗彩翼龍紋天字罐局部
傳世成化斗彩瓷器圖案繪畫簡練,內容主要是花卉、人物、瑞獸等,
是後代包括帝王在內的收藏界必追求的品種,對後世影響很深,並爭相模仿。
明成化斗彩海水異獸紋罐
成化斗彩可用「質精色良」四字概括,
它以線條流暢的造型、薄似蟬翼的胎體、潤如堆脂的質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調,在明清彩瓷中獨樹一幟。
成化斗彩中以雞缸杯名聲最大,杯身畫面繪有雄雞一隻引吭而啼,
兩隻母雞正低頭覓食,幾隻小雞在母雞身旁嬉戲玩耍,神態逼真,呼之欲出,
旁邊所襯藍色的山石、紅艷的牡丹、幽靚的蘭草,淡雅宜人,
一幅和諧寧靜的田園景色自然地呈現在人們眼前。
據記載,雞缸杯自問世以來便倍受讚賞。
清人朱琰《陶說》中評述此杯說:「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
《唐氏肆考》裡也有「神宗廟器,御前有成杯一雙,值錢十萬,明末已貴重如此」的記載。由於雞缸杯的名貴,明萬歷時率先仿燒。成化斗彩商業價值也一直極為可觀。
例如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寫到:「窯器初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盞之屬,初不過數金,頃來京師,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為吐舌不能下。」
清初朱彝尊《曝書亭集》中也記載:「萬曆器索金數兩,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雞缸非白金五鎰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
這只價格高達2.8億的雞缸杯從1949年起,共有5次轉手經歷。
1949年,香港古玩收藏家仇焱之以1000元港幣購得這只當時行家們都以為是假貨的明代成化斗彩雞缸杯;
在20世紀50年代,它成為了倫敦收藏家LeopoldDreyfus夫人的藏品;
1980年11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這隻雞缸杯拍出了528萬港元,競得者為日本著名藏家、有「小拿破侖」之稱的阪本五郎;
1999年4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這只品相完好的雞缸杯拍出了2917萬港元的天價,
成為當時中國古代瓷器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最高成交紀錄,競得者為玫茵堂主人、瑞士銀行家Zuellig兄弟。
2014年4月,仍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這隻雞缸杯第五次上拍,從1.6億港元起拍,
最後,蘇富比亞洲區總裁程壽康電話委託以2.5億港元的價格竟得,
加上佣金為2.81億港元,再次刷新了中國瓷器的全球拍賣紀錄,而競得者就是上海藏家劉益謙。
從一千元到2.8億,這65年間翻了N多倍數!
從歷年的拍賣行情來看,這只斗彩雞缸杯能夠成為明瓷榜首,也在情理之中,人們對明瓷的追捧熱度只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