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上的古董可以買嗎?有真的嗎?古董台灣(共11張圖片)
  • 17年6月18日 21:4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如果有古玩愛好收藏者問我們說:「地攤上的古董可以買嗎?有真的嗎」?對於這個問題小編也就只有一個答案,地攤上的古董可以買,也是有真品的出現。但是收藏者能否買到真品就是要看個人眼力的問題。古董顧名思義就是我國古代時期為我們現代人所存留下來的東西,是有著一定的劃時代意義,所以並不是任何東西都可以稱之為古董。

為什麼說在地攤上是可以買到真品的呢?這是因為所謂的地攤當然不是路邊隨便的一個小攤,在這樣的地攤上絕大部分是買不到好東西的,但是如果收藏者去古玩市場中的地攤中,說不定還有淘到真品的可能性。玩收藏的都知道我國最大的古玩市場潘家園的起步就是靠一些地攤所起步的。所以在一些大型古玩市場中的地攤上是有可能買到真品的,但是也不要抱著必買到真品的想法,畢竟地攤上的東西是十有九假。

其次一個原因就是雖然是說有可能買到真品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是作為讓入門的收藏者來說還是不要去嘗試在地攤上買古董了。因為現在社會的網絡太過發達了,信息傳播的速度相較於以前相比也是快了幾十甚至上百倍。如果在地攤上出現了疑似古董,賣家可以用許多網絡上辨別古董的方法在看這件藏品是否真的具有其價值。如果是真的有其收藏的價值賣家也就不會放在地攤中販賣了。所以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想要在地攤中撿漏基本屬於不可能了。當然也不排除也有賣家失誤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考驗收藏者眼力勁了,一般比較適合有一定鑒別藏品能力的人,而不適合剛入門的收藏者,畢竟現在古董的作假水平也是十分高超,有時連現代科學技術都不好辨別,只能依靠一個人的經驗。

眾所周知在地攤上的古董大多數都是贗品,是攤主七拼八湊從各種渠道獲得的,十分的混雜。假貨、偽古玩在市面上比比皆是。但是這樣並不能否認在他們手中沒有好東西,什麼樣的收藏者可以在地攤中淘到好東西呢?

如果你是一個有著一定的古董鑒別水平且又懂行情的的話,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在遇到地攤的商販時,收藏者可以和商販談一談,但是在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說話的技巧,要讓商販覺得收藏者並不怎麼懂,但是有十分的想購買古董,這樣才會讓商販們放下警惕性。然後收藏者在問他是否有收到真正的好貨,拿出來看看之類的話,收藏者還要表示出是自己所喜歡的品種在價格合適的時候會購買,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商販們會將好東西拿出來看。

在地攤上是有撿漏的可能性所在,但是收藏者也不能時刻都要有在地攤上撿漏的心態。畢竟真正的好貨在現如今地攤上出現的可能性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收藏者還是選擇正規渠道比較保險。

明清銅胎掐絲琺尊精品欣賞及價格參考:

1:清雍正御制銅胎畫琺琅八稜開光蘆雁圖尊(一對),尺寸:高13.2厘米×2,估價:HKD 5,000,000 ~ 7,000,000,成交價: HKD 8,420,000 ,成交時間:2010.05.31,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0春季拍賣會。

雙方框《雍正年制》楷書款。尊呈八稜形,盤口,束頸,溜肩,隨形圈足。器內施松綠石釉,外壁通體畫琺琅。盤口壁繪回紋;每稜頸肩處及足牆繪番蓮紋;器腹八面開光,繪河塘蘆雁圖,河塘邊綠草如茵,紅花枝繁葉茂,三隻蘆雁引頸高吭,另一隻盤旋半空。底施白釉,雙方框內書「雍正年制」楷書款。頂配白玉蓋,蓋上有六孔,以便作花插使用。

此器釉色溫潤,色彩明快,通體施黃色釉為地,以西洋技法,襯以中國畫圖案,且用筆工整細緻,盡顯宮廷作坊工匠技藝的高超,為融會中西為一體的精品。

這對彌足珍貴的八稜尊是雍正時期的御製器物,其精湛細膩的工藝盡得當時宮廷琺琅器之神韻。此器的琺琅料及施彩均為上乘,連瓶口用於固定花莖的帶孔白玉蓋亦工料俱佳,外觀美不勝收。

2:明宣德御制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花卉紋出戟尊,尺寸:高18.2厘米,估價:RMB 4,500,000 ~ 6,500,000,成交價: RMB 6,900,000 ,成交時間:2018.06.19,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賣會。

此尊為喇叭形侈口,圓腹,高圈足外撇,造型仿自商代青銅器。通體以淺藍色琺琅釉為地,分成三層花卉紋,頸、腹、足上均飾四出戟,口內飾銅鎏金鏨花蕉葉紋,以及牡丹和山茶,令整體紋飾更豐富,底板鏨刻十字形金剛杵。外壁頸部飾梔子花,腹部飾纏枝蓮紋一圈,足牆飾纏枝牡丹紋。
此器造形端莊,釉色純正飽滿,髮色鮮艷,具宣德時代特色。明宣德時期的掐絲琺琅器多以藍色琺琅釉為地,共享了六種顏色,即天藍、紅、黃、白、墨綠、寶藍,顏色純正,釉質細膩,氣泡較少,反映出琺琅質量的精良。其器物上的纏枝紋裝飾佈局疏朗,花朵飽滿,以單線勾勒枝蔓,掐絲活潑豪放。

3:清乾隆 掐絲琺琅雙螭龍耳鳳尾尊 ,尺寸:高53cm,估價: RMB  3,800,000-6,000,000,成交價:RMB  6,160,000,成交時間:2008-06-07,拍賣公司: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8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鳳尾尊大敞口,長頸,寬肩,鼓腹,平底,圈足下接跪地胡人形三足。頸部焊接一對螭耳,肩部鑲嵌三個獅首形鋪首。頸上部和下腹部的蕉葉形輪廓內填豆綠色琺琅釉為地,裝飾掐絲饕餮紋,輪廓外飾寶藍釉地折枝蓮紋。頸、腹中部以及圈足外壁施天藍色琺琅釉為地,裝飾掐絲饕餮紋。頸下部和肩部裝飾折枝蓮紋。螭耳、鋪首、胡人形足鎏金。
以胡人跪地形象作為器足,是明末至乾隆時期比較常見的掐絲琺琅裝飾風格。這件鳳尾尊採用雙勾掐絲技法,掐絲粗細均勻而流暢;釉色多達十餘種,艷麗純淨,但缺乏透明溫潤的質感;鎏金燦然;紋飾刻畫精細;器體高大,由頸部、肩部、腹部拼接而成,這些都是乾隆朝宮廷造辦處製品的典型特點。

4:清乾隆掐絲琺琅獸面紋尊,尺寸:15.1厘米,估價:HKD 1,800,000 ~ 2,500,000,成交價: HKD 4,495,000 ,成交時間:2019.04.03,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乾隆年制 款。此尊釉色鮮艷,通體淺藍地上飾回紋錦地。三層紋飾,頸部飾蕉葉紋,蕉葉內飾夔鳳;腹、足牆各飾四獸面;口內施淺藍地上飾番蓮紋。器底雙方框內鐫陽文「乾隆年制」楷書款。此器掐絲細緻,工藝恭整精緻,鍍金渾厚。造型、紋飾靈感源自古青銅禮器,是乾隆皇帝慕古好雅的左證,乾隆朝琺琅仿古器中之精品。

5:清乾隆掐絲琺琅天雞尊,尺寸:高34厘米,估價:RMB 2,800,000 ~ 5,000,000,成交價: RMB 4,480,000 ,成交時間:2008.06.07,拍賣公司: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8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尊鳳首,喇叭口,口外和尾部有出戟,通體施天藍色琺琅釉為地,滿飾各色掐絲羽毛、纏枝花卉及螭紋。以內卷的尾羽和拐子龍形狀的雙足為座。器體厚重,釉色艷麗純正,掐絲粗細均勻流暢,鎏金燦然,應出自乾隆年間養心殿造辦處工匠之手。
天雞是瑞獸,天雞負尊或天雞負瓶的圖案為進寶意,同時,天雞作為吉祥物,其作用之一就是避邪,它同時也是英雄武勇的象徵。
天雞尊仿自商代晚期的象尊。在祭祀祖先神的典禮中,尊中所盛醴酒僅供神祇享用。根據外敞的喇叭口推斷,掐絲琺琅天雞尊應作為花瓶陳設在几案上。

6:明宣德掐絲琺琅纏枝蓮尊,尺寸:高18.5厘米,估價:RMB 2,800,000 ~ 3,800,000,成交價: RMB 4,032,000 ,成交時間:2009.11.23,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9秋季拍賣會。

這件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出戟尊,其造型仿自三代青銅器,口內一周為掐絲纏枝芙蓉花,頸部與足部裝飾的是寫生花卉,有芙蓉、梔子、石榴等,中間裝飾的是纏枝勾連花卉,它是掐絲琺琅中最為常用的圖案。整個尊使用了六種顏色,即天藍、紅、黃、白、墨綠、寶藍,顏色純正,色彩逼真。在琺琅研究中,琺琅顏色的變化是鑒定其年代的重要依據之一,這六種琺琅的顏色與準確的宣德款琺琅完全相同;該尊裝飾的寫生花卉是明永樂、宣德時期最常用的圖案,我們可從永宣漆器中找到答案;掐絲細膩流暢,鎏金有部分磨損。我們有理由認為,這件無款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出戟尊是宣德琺琅。

7: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琅獸面紋尊,尺寸:高15厘米,估價:RMB 3,000,000 ~ 5,000,000,成交價: RMB 4,025,000 ,成交時間:2015.06.06,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賣會。

乾隆年制鑄款。此尊造型仿古銅器,體量小巧,銅胎厚重,呈圓形,撇口外侈,束頸,豐肩鼓腹,底承高圈足。外壁通施淺藍色琺琅釉為地,其上掐絲回紋錦地,金絲工整,排列有致;頸部飾蕉葉形開光,蕉葉以寶藍、鵝黃雙色為邊,其內掐絲螭龍紋,填以各色;腹、足四面均飾獸面紋,腹部獸面較大而完整,以薑黃色為底,足部獸面為半面,以墨綠色為底。頸與腹、腹與足之間,為兩周回紋,寶藍釉為底,內填紅釉。器口內施淺藍色琺琅地,上飾纏枝蓮紋。外底正中雙方框內,鑄陽文乾隆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此尊掐絲勻稱細膩,填飾琺琅釉色飽滿,色彩明快,胎體金色凝重,工藝精緻。系仿照夏商周時期的銅禮器著尊製作而成,為乾隆朝造辦處所制,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一件清宮舊藏清乾隆 掐絲琺琅獸面紋尊器形款識均與此件相似,體量亦相差無幾,可資比對,為清乾隆時期掐絲琺琅器之精品。

8: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琅羊尊,尺寸:高56厘米,估價:HKD 3,200,000 ~ 4,200,000,成交價: HKD 3,776,000 ,成交時間:2019.05.27,拍賣公司:廣州華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華藝國際(香港)2019春季拍賣會。

本尊以銅胎鎏金,造型為羊馱寶尊,上部取高古青銅尊形制,廣口長頸,以羊身為腹,頸部設銅鎏金雙摩羯,羊背開圓槽裝器頸,頸底鑄蓮座一圈。雙角、雙耳及四足銅鎏金,其長鬚、背部及尾部毛髮也以鎏金銅為飾,絲絲捲曲,精美絕倫。通體施天藍色琺琅釉為地,頸部凸起一周,飾饕餮紋,口沿下及頸下部飾蕉葉紋與如意雲頭紋,頸及羊身掐絲勾纏枝蓮紋。全身花紋釉色豐富,使用紅、甜白、寶藍、碧綠、草綠、薑黃、粉紅等色,鮮麗飽滿,是乾隆朝掐絲琺琅器的上乘精品之作。
羊型器物有著悠久的傳承。早至商代,牛、羊等溫順牲畜通常作為祭品供奉天地,禮器造型結合動物形象,既滿足了祭祀之功能,又體現出工匠極高的寫實與造型能力,如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與大英博物館的雙羊尊,皆是歷朝所推崇的青銅器極品。有宋以來,仿古風潮漸盛,上古或前朝經典器型受到尊崇,以至工匠跨越媒介與材料的鴻溝,竭盡所能達成工藝的創新,如乾隆仿商代雙羊尊,則為沿襲商代形制而以掐絲琺琅為材的實例。

9:明宣德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出戟尊,尺寸:高18.5厘米;直徑14.2厘米,估價:HKD 2,500,000 ~ 2,800,000,成交價: HKD 3,068,000 ,成交時間:2018.04.02,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香港2018年春季拍賣會。

此尊為喇叭形侈口,圓腹,高圈足外撇,造型仿自商代青銅器。通體以淺藍色琺琅釉為地,分成三層花卉紋,頸、腹、足上均飾四出戟,口內飾銅鎏金鏨花蕉葉紋,以及牡丹和山茶,令整體紋飾更豐富,底板鏨刻十字形金剛杵。外壁頸部飾梔子花,腹部飾纏枝蓮紋一圈,足牆飾纏枝牡丹紋。
此器造形端莊,釉色純正飽滿,髮色鮮艷,具宣德時代特色。明宣德時期的掐絲琺琅器多以藍色琺琅釉為地,共用了六種顏色,即天藍、紅、黃、白、墨綠、寶藍,顏色純正,釉質細膩,氣泡較少,反映出琺琅質量的精良。其器物上的纏枝紋裝飾佈局疏朗,花朵飽滿,以單線勾勒枝蔓,掐絲活潑豪放。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