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我們最早的吸煙方式和今天是不一樣的。今天大部分人吸煙都是煙卷,往前推起碼都是煙袋;在南方的鄉村,很多人則吸水煙。而我們最早期人類吸食煙草,主要是吸鼻煙,現在去印度就有可能看到有人仍在吸鼻煙。鼻煙雖然很少人吸了,但是裝鼻煙的鼻煙壺是在中國發揚光大,現在還是相當有人氣,很多人願意收藏,已經變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獨特的藝術品。
清朝鼻煙壺材料廣,有什麼材質就用什麼材質
鼻煙壺的材質很多:陶瓷的、水晶的、白玉的、瑪瑙的、料器的、琺琅的、紫砂的……品種非常齊全。清朝在鼻煙壺這個門類上,有什麼材質就用什麼材質,但是不管用什麼樣的材質,搭配出來都很漂亮。
鼻煙都是進口的,是舶來品,從西方傳進來的時候是裝載玻璃瓶裡的,可為什麼我們本土化生產以後,它就變成了鼻煙壺了呢?壺的概念是大進小出,比如茶壺,一定是從一個大口進水,從一個嘴兒流出來。但是古代的概念不是這樣。漢代以前所有的壺就是哪進哪出,造型跟今天的瓶子的造型區別不大。
當時的中國人要分裝這種鼻煙,因為鼻煙最小的包裝都有半斤,隨身帶著這半斤鼻煙到哪拿出來,非常不方便,也不雅觀,所以它要分裝。分裝的時候就發明了這樣一個容器。這個容器是非常有道理的,密封很好,既不容易扣撒也不容易跑味。那麼這個名字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依然叫鼻煙瓶,就跟大的鼻煙瓶沒有辦法區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採用了“壺”的古代的用意,把它命名為鼻煙壺,儘管這形體本不像壺。其實,現在的軍用水壺、暖壺還是在使用壺的古老含義,都是哪進哪出。
真正好的鼻煙壺,歐洲藏家佔了絕大部分
在清代,吸食鼻煙是非常普遍的,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可以吸食鼻煙。因此,鼻煙的容器很重要,變成社交中展示的工具,以彰顯自己的身份。那時沒有煙草的牌子,人們就展示手中的壺,翡翠的、白玉的,人與人之間有這種暗自的比較。
比如,鼻煙壺中有很多顏色是非常鮮艷的,尤其玻璃器。玻璃器是西方人傳給我們的,所以中國人拿到這件東西就覺得特洋氣,就互相比較。你拿山楂紅的,我拿雞油黃,還有人拿蔥心綠、寶石藍……人們會去炫耀這件東西的優點,所以,鼻煙壺拿出來,就是一個人的身份。
我們過去對鼻煙壺這種文化不太重視,認為這是彫蟲小技,所以大量的鼻煙壺都流往了歐洲,今天真正好的鼻煙壺,應該說歐洲的藏家手裡佔了絕大部分。
如果以價值來論,這個銅胎畫琺琅鼻煙壺(見上圖)應該是很高的。它底下有“乾隆年制”四個字,可以看到花紋做的非常精緻。這樣的鼻煙壺,台北故宮裡有一個。北京故宮煙壺很多,但畫琺琅瘦長形的很少,蓋是原配的也很少。而這件鼻煙壺的蓋兒是鎏金的,且是乾隆時期原配的,那就非常難得了。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