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仲三內畫鼻煙壺(共4張圖片)
  • 25年7月6日 00:0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玻璃內畫魚藻紋鼻煙壺

  中國人吸聞鼻煙始於16世紀,早期只是利用藥瓶等簡陋易得的器物盛放鼻煙,後來逐漸發展到使用瑪瑙、陶瓷、象牙等高檔材質,經過複雜的製作工藝製作鼻煙壺。至清嘉慶末年,內畫鼻煙壺出現,並在光緒年後逐漸成為鼻煙壺的主流,使用的材質主要為水晶或者玻璃。製作時以特製的微小勾形畫筆,在透明的水晶或玻璃壺磨砂內壁上繪製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以及各種題款,畫面結構複雜,使器物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這一時期湧現出大量的鼻煙壺內畫高手,葉仲三(1875—1945)即清末“內畫四大名家”之一。他終身居住於北京崇文門花市,作坊名號“杏林齋”。其作品題材廣泛,山水、蟲草、花鳥、人物等無所不能,是同時期最成功的內畫大師,也是今天諸多內畫流派的開創者。

圖2 水晶內畫嬰戲圖鼻煙壺

圖3 水晶內繪人物鼻煙壺

圖4 水晶內畫“三國人物”鼻煙壺

  葉仲三特別擅於歷史人物和民間傳說的題材,尤其是魚藻圖、百子圖、鍾馗嫁妹、嬰戲圖等,無不生動形象。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很多葉仲三的內畫作品。如這件“葉仲三玻璃內畫魚藻紋鼻煙壺”(圖1),通高7.5、腹寬5.8厘米,造型渾圓,橢圓形足,兩側面雕飾獸面銜圓環。壺腹部兩面飾相同的魚藻紋,金魚、鯉魚自由地嬉戲,其中一面的左上角書有“癸卯夏伏作於京師”款。“癸卯”當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 

  武漢市博物館也藏有一件高7厘米的葉仲三水晶內畫嬰戲圖鼻煙壺(圖2)。壺身為水晶料,蓋缺。壺內壁繪五彩嬰戲圖:青山綠水之間,幾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小孩子穿著五顏六色的衣飾,正在草地上手拉手圍成圓圈,嬉戲、玩耍,表情純真自然,憨態可掬,模樣稚拙可愛,彷彿正沉浸在遊戲所帶來的快樂之中;一個小孩忽然不小心摔倒在地,號啕大哭,引來其他幾個小孩的關注,讓人心生憐愛;旁邊來了兩人,一個小孩手指滑倒的小孩正說著什麼,大人面露微笑,正凝神觀察小孩子快樂地遊戲。壺身上方有松樹、坡石和草叢等,其間有作者行書題款“庚午桃月,潤之奉裕豐姻弟大人清賞。葉仲三作於都門。”此煙壺構圖豐富飽滿,畫工嚴謹寫實,色彩鮮艷,人物眉清目秀,表情細膩生動,舉止形態童趣橫生,一片黃發垂髫怡然自得的活潑氛圍躍然壺上,讓人感受到童稚世界的無憂無慮。 

  葉仲三好以琥珀和水晶進行內畫創作,台北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兩件他的作品。其中一件“葉仲三水晶內繪人物鼻煙壺”(圖3),全高5.7厘米,通體為無色透明水晶,一面彩繪郎中、婦人各一,及隸書“醫術”;另一面繪文房、書生等,及隸書“鳳仙”和行書“癸卯重陽,葉仲三”。內畫人物神形兼備,服飾細膩生動。 

  在清代晚期,葉仲三的內畫鼻煙壺幾乎家喻戶曉。他內畫《聊齋》故事,活靈活現;畫《紅樓夢》《三國》人物,栩栩如生。如北京藝術博物館藏一件高6.3厘米的葉仲三水晶內畫“三國人物”鼻煙壺(圖4)。壺身其中一側,繪蕭山遠水間有一架石橋,橋上一長者頭戴寬沿風雪帽,身著灰藍長布袍,神情穩重淡然,騎驢而行。長者身後繪兩個侍童,穿綠著紅,鮮艷無比,二人奔跑雀躍於驢之前後,煞是稚氣頑皮。另外一側,繪農家柴扉前的諸葛亮頭戴藍布儒巾,身著灰藍長袍,正向來訪客人拱手還禮;其氣度儒雅,不卑不亢。其身後有一侍童正肅立傾聽。來訪中著紅袍的劉備面如冠玉,目似流星,唇若塗脂,高大魁梧;其氣宇軒昂,正躬身施禮。劉備身後著綠衣的張飛面若重棗,唇若塗脂,鳳眼生威,臥蠶似霧;其相貌堂堂,英氣逼人。余處又繪白馬一匹,梅枝些許。此壺繪工精細,千古傳奇盡納方寸之間。 

  在藝術市場上,葉仲三的內畫鼻煙壺很受歡迎。早在1985年,紐約蘇富比舉辦的鼻煙壺專題拍賣中,一件“葉仲三玻璃內畫嚴騎兵二等卒鼻煙壺”就估價7000美元。2012年,北京保利的一件“葉仲三內畫人物故事詩文鼻煙壺”,則以人民幣42.55萬元拍賣成交。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