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鑒定之如何觀察歲月痕跡(共6張圖片)
  • 18年1月1日 22:3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元青花鑒定之如何觀察歲月痕跡

一、看青花透骨。

老東西自有它的老相,特殊之相,青花透骨就是其中的一項,而且還是一種無法仿製的跡象。青花透骨是一種特殊跡象,不是短時間可以形成,而且發生在釉下,獨特性和排他性很強。元代青花所用鈷料,有國產與進口的青料。國產料髮色灰,進口料繪畫的青花色澤濃艷,層次清晰,明淨素雅,時有黑色斑點。如至正十一年青花雲龍瓶一類大器多採用進口青料。國產料多是用於小件器物,如菲律賓出土物及江西九江市博物館徵得的至正十一年墓出土的青花蓮菊連座瓶爐。

元青花鑒定之如何觀察歲月痕跡

何為青花透骨,又是如何個透法?青花是一種鈷料,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鈷料對胎體和釉面都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只不過進口料的腐蝕性更強而已。用鈷料在胎體表面繪畫,然後再罩上一層釉,成為青花瓷。經高溫燒製,鈷料與胎緊密結合,並不斷地向胎體內滲透,便形成了青花透骨現象,時間越久,滲透越深越廣。到此可能就會有人說,老瓷青花下沉,新瓷青花上浮,這裡面有細微的差別和不為人知道的特點。

元青花鑒定之如何觀察歲月痕跡

關鍵在於:

1、元青花的青花不僅向下滲透,而且向上「擴張」,暈散,這種內在的變化和活動並不因為燒成出窯後停止,相反永無休止而緩慢地進行著,只是肉眼很難觀測到而已。因天長日久化學和物理反應,青花與釉相互融化並擴散至釉面;而新燒製的瓷器,青花並非上浮,而是沉在釉中,如果敲碎瓷器用放大鏡觀察斷面就會發現:老瓷的青花直達釉面,而新瓷的青花是在釉中,離釉面還有一段距離。

2、老瓷的青花下沉而且深入到胎內與胎體相溶,結合得非常緊密;即使釉面磨損或被腐蝕,青花依然留存可見。而新瓷的青花與胎骨結合不緊密,釉面被腐蝕時,青花也會隨之脫落。元青花的髮色多種多樣,成因複雜,是鑒定元青花過程中遇到的最難解,最疑惑,最不容易判斷的地方。由於元青花的數量稀少,見過、特別是能夠上手一定數量和多種類型的元青花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大多數的人都缺乏實物參照,只好用照片來比對。照片因技術上的原因,色彩經常會有一些失真和無法避免的誤差,使元青花的髮色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令人難以捉摸,辯真識假十分困難。

元青花鑒定之如何觀察歲月痕跡

二、元青花傳世品極少,只有在這極少數的傳世品上才會有使用痕跡。

元青花多數是出土器。窯藏出土的有使用痕跡的很少,沒有使用痕跡的較多,墓葬出土的除極個別外,絕大多數都是燒成即入葬的。應該說元青花的精品大器,有使用痕跡的少,無使用痕跡的多。往往是越高級的精品,受人保護,經常是沒有使用痕跡或很少使用痕跡的。相反,倒是仿古作舊的瓷器一般都做上使用痕跡,企圖讓人誤以為是老東西。因此遇到髒乎乎碰劃痕跡明顯的一定要仔細看,收藏界歷來講究瓷器的真、精、新、美。其中的「新」就是指一件真正精美的老瓷器,又新又亮,沒有使用痕跡,或很少使用痕跡,才是最好的。看使用痕跡,只是要看是自然的使用痕跡還是人為做上的痕跡,以此來判斷東西有沒有做過舊,從而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元青花鑒定之如何觀察歲月痕跡

三、土沁、海撈痕跡:器物多為出土器,有「土沁、土斑」痕跡,有的釉面會出現剝蝕狀況。

元青花有些是從大海沉船中打撈上來的(簡稱海撈),目前已經有做假海撈的仿品,把瓷器放在海水裡半年以上就會生成和真海撈沒什麼兩樣的皮殼,遇到有海撈皮殼的瓷器,要透過海撈皮殼看本質。目前仿古器中的仿土沁仿海撈,仿使用痕跡,仿得好的都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仿古土沁有一種作舊後回爐的,已經真假難分。

元青花鑒定之如何觀察歲月痕跡

四、不存在明、清、民國仿製的問題:由於「元青花瓷器」,在歷史上被封鎖了近六百年,到1929年才被英國人發現,上世紀五十年代才由美國人出書,七十年代末才被國人認識。

因此,不存在明、清、民國仿製的問題。國內館藏品都屬出土器,傳世品絕少。如果藏者發現是「舊器」就必定是「真品」,如果是「新器」,就必定是「贗品」(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仿製元青花)。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