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青白瓷介紹(共4張圖片)
  • 24年2月16日 08:0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元代青白瓷是以景德鎮窯燒為制中心,主要盛產時期是在元宋時期,其特點為白色、質細密,釉的透明度高,透光性也相當好,看上去的光澤度很強。元代青白瓷是一種不同於其他瓷器品種的一種獨特釉色風格的瓷器,釉色不是全青也不是全白,介於白青之間,白中由青,青中又泛白。

  考古資料表明,景德鎮的青白瓷生產始於北宋初期,極盛於兩宋,元代仍然盛燒不衰,是一種深受當時國內外市場歡迎的產品,受其影響在今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地都發現了不少宋元時期專燒或兼燒青白瓷的古代瓷窯遺址,誠如宋末元初人蔣祁《陶記》中所說:「江、川、湖、廣,器尚青白,出於鎮之窯者也。」這些窯場與景德鎮窯一起在當時的南方地區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燒造青白瓷的瓷窯體系。

宋元青白瓷介紹

  北宋時其青白瓷的基本特徵是胎質細密,呈白色 ,透光度極好,釉的透明度高,光澤性強,流動性較大,釉色青白,最好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處泛白,積釉處則呈水綠色,北宋偏早的一些器物積釉微泛黃色器型多見盤、碗等日用器皿,還有瓶、壺、盞托、注壺、枕、油盒等,油盒底部多有”吳家盒子記”、”段家盒子記”等標記,均為陽文直書,此外尚有”藍”、”朱”、”程”等共計14家;裝飾的方法主要是刻花和印花,多在碗、盤的內壁,刻花花紋吃刀深淺不同,施釉後,吃刀深處積釉成青綠色,淺處泛白,層次感很強。刻印花圖案內容主要是花卉。宋代景德鎮青白瓷傳世最多的是盤、碗、碟、盒及魂瓶等,尤其是魂瓶,江南地區宋墓兒乎都有出土。直至現今一個做工完好、堆塑各種龍、虎、龜、蛇、雞、犬、鳳等紋飾的魂瓶真品,在市場上最多只能賣到幾千元。

南宋中期以後,景德鎮受定窯影響採用復合支圈覆燒法,盤、碗的口沿也形成”芒口”。此時胎質比以前稍粗,釉色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偏白,一類偏青。在造型方面,南宋前期與北宋相似,主要有斗簽碗、平底碟、弧壁淺盤等南宋中晚期碗演變為撇口弧壁形。在裝飾手法方面,南宋早期多為刻花、劃花,內容以牡丹、荷花等花卉為主,也有嬰戲晚期印花很多,圖案層次較多,構圖繁縟,除花卉、水波游魚外,還出現了人物故事題材。

宋元青白瓷介紹

  元代景德鎮窯的青白瓷雖上承南宋遺風,但在胎質、造型、釉色、裝飾上與宋代產品已有所不同,有著自身的時代風格。

與宋代相比,元代青白瓷的胎體普遍比較厚重,宋代那種薄胎透影的產品已很少見,由於制胎原料中加入了含鐵量較高的高嶺土,所以元代青白瓷的胎色普遍泛青,不如宋代的胎色白。

元代青白瓷的釉色與前代製品相比,青色更加明顯,釉面玻璃質感強,釉的玉質效果不如宋代產品,有些較粗的產品釉色泛黃,還有一些器物釉面失透無光,常與同時期卵白釉器物混淆在一起,使人不易分辨。

宋元青白瓷介紹

  元代青白瓷的造型十分豐富,除傳統的碗、盤、杯、碟、瓶、罐、枕等日用器造型之外,還出現了匜、筆山、扁壺、葫蘆形執壺、多穆壺、僧帽壺、觀音像等新器型。此外大型器、連座一體燒製的器物和瓜稜形器物等顯著增多,且器身上常附加各種配飾,如琢器類多附加S形耳、獸面啣環耳、雲頭耳、戟耳、龍首啣環耳或獸面鋪首等。而青白瓷枕的燒造數量則比南宋時期更多,裝飾風格也更為繁複。

宋元青白瓷介紹

   元代青白瓷也使用宋代的裝飾技法,比如印、刻、劃花等技法,常見的紋飾題材有雲紋、鷺蓮、蓮瓣紋、魚紋、花卉、龍紋等,常常採用多層裝飾。其中一部分也是素面器物,沒有裝飾。元代的統治者為蒙古族,性格豪邁粗狂,故元代青白瓷的風格也繼承了元代統治者的性格。元代青白瓷也採用堆貼花、鏤雕花、褐斑以及串珠紋來裝飾瓷器,非常具有元代的時代氣息。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