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紫砂壺的款識(紫砂壺印款),是鑒定其年代及製作者姓名的重要佐證,也是文博古玩和拍賣界對壺估價的唯一依據,因此也是作偽者最容易作假的地方。
紫砂壺款識作偽有三個方面。其一:真壺假款。就是說,紫砂壺經考證後確認為某個年代某某人製作,但製作者因某種原因,忘了刻銘印,後擁有者為了提高 或便於顯示壺的身份,而特意刻款,但往往因後加的款識與原壺的風格難以達到一致,因此也往往適得其反,弄巧成拙,現已不採用。其二:真款假壺。也就是說,制壺者的印章因過世後被旁人繼續採用,但繼續採用者因製作水平有限,往往達不到原作者的風格標準,破綻畢露。其三:假款假壺。這是制偽者通常採用的一種方 法。
歷代的制壺高手、名家,對用印鈐款都是十分講究的,他們的款識不僅表現出很高的藝術素養,而且在印章的佈局、形式等方面也相當苛求,這是鑒定款識的一個重要因素。具體地講,名家的款識一般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印章製作十分考究。名家的印章,或本人所制,或請篆刻名家專制,具有一定的藝術品位。而偽印章則難以達到這種水平,多呆滯無神。
印章形式使用合理。有的作者在同一壺上使用兩方或兩方以上不同形式的印章,鈐印位置十分講究,整體上顯得和諧統一。
刻寫、鈐印位置適當。紫砂壺的款識一般位於壺的蓋內、底、把梢、腹四個部位。
款識大小適宜。刻款、印章的大小與壺本身具有一定的協調性。款識的大小與壺的大小相協調,即壺大款識大,壺小款識也相應小;款識大小與款識所處的部位相協調;底部的款識比蓋款、把梢款相應大一些,反之則很有可能是偽品。
在熟悉掌握了紫砂壺名家款識之特點後,我們鑒定紫砂壺的款識就有了一定的基礎。然而,鑒定壺的真偽,不僅僅從壺的款識,還得從壺的造型風格、製作標準、泥料的時代特徵等各個方面綜合考辨。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