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瓷器香爐的這些特徵決定了收藏價值的高低(共10張圖片)
  • 18年8月15日 04:3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燒香拜佛」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民間的一種習俗,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燒香這個行為早在拜佛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在歷史上也是出現了很多盛香的器物——「爐」,包括宋代瓷器香爐等等,那麼這種器物的出現真的只是為了焚香嗎?

一、香爐的歷史起源

我國香爐最早是從商周時期出現的,「鼎」就是香爐的前身,在商周時期出現了眾多的青銅器物,而青銅鼎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一開始主要是用來進行烹飪食物的器物,後來才慢慢的演變成了祭祀禮器。

在中國數千年的香道文化中,香爐最為主要的作用有兩種,第一種是放在室內用來盛放香薰;第二種是放在室外作為佛家祭器使用的。一直以來,老百姓都喜歡焚香奉爐,希望能夠保佑平安,或是獲得凝氣安神。而在佛教中,香爐還是一種十分重要的作為焚香的器物,也是佛教中的比丘十八物之一。

二、材質、窯口不同,收藏價值也有所差異

宋代瓷器香爐的珍藏價值不僅僅是包含了它所含有的豐富的歷史底蘊,同時在造型和藝術方面也是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受到最近幾年中人們對於收藏香爐熱情的刺激,使得香爐的收藏投資更加吸引人,在各大拍賣行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各個時期的香爐,不管是官窯還是民窯都是有了較大的占比。

其中,宋代瓷器香爐除了在國內的市場十分的受喜愛之外,外國友人對香爐的熱情也十分的高漲,受到了眾多收藏者的熱捧。2006年在倫敦索斯比所拍賣出了一個宋代瓷器香爐,雖然在最初的估價上還沒有超過兩百萬,但是在最後卻303.42萬元的價格獲得了成交。

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雖然說民窯所製造的香爐在價格上不是很高,但是擁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所以對於那些有投資意向,但是在資金上不是十分充足的投資者,小編建議大家可以選擇民窯瓷香爐作為出發點。

有不少官窯的宋代瓷器香爐由於其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而被收藏於博物館中,所以官窯作品很少會出現在市場上,價格也是十分的高,所以民窯宋代瓷器香爐就成了一個香餑餑,受到了廣大收藏者的喜愛,對於後續的價格走勢上更加的看好。

宋代瓷器香爐精品鑒賞及價格參考:

1:北宋定窯白釉扣口弦紋三足奩式爐,尺寸:13厘米,估價:HKD 2,800,000 ~ 3,500,000,成交價: HKD 18,100,000 ,成交時間:2017.10.03,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秋季拍賣會。

宋初,士大夫經科舉遴拔為官,取代世襲權貴執政治國,理學大興,崇尚鑒史以修德。此爐形制古雅,仿高古銅奩,正與當時流行之理學相乎。尚古之風盛及瓷業,宋匠常依古玉及青銅器形制瓷,遞衍遞嬗。本例式樣可溯至漢;漢有鎏金銅樽,熊形足,配獸首啣環耳,附蓋,可見一熊足獸紋樽例,鑄有「溫酒樽」銘,知其為酒器,並有西漢成帝「河平三年造」字,即制於公元前26年,圖見李學勤編,《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5:青銅器》,卷2,北京,1986年,圖版217,另錄鎏金銅酒樽一例,下配承盤,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版236,應為東漢光武年制(公元25-57年),腰間環飾三道弦紋,口及底沿又各添飾弦紋,與此爐別無二致。
此類三足奩式爐自宋風靡,今猶不衰,定窯弦紋奩式爐更乃經典。

2:北宋官窯青釉三足爐,尺寸:高11.2厘米;口徑17.4厘米,估價:RMB 6,000,000 ,成交價: RMB 7,700,000 ,成交時間:2006.09.24,拍賣公司:北京中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6年金秋珍品拍賣會。

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附近設立窯場,專燒宮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窯」。南宋著名學者葉軮在其《垣齋筆衡》中有這樣的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顧文薦《負暄雜錄》說:「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當時的京師既汴京,目前對汴京官窯尚無定論。有人甚至認為汴京官窯並不存在,也有人認為汝窯就是汴京窯。還有人認為,明以前的官窯並不是官辦御器廠,而是由朝廷遣官到廠地監造,有命則供,無命則止。凡貢入禁中的瓷器,就稱官窯器。
官窯主要燒製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胎、釉受熱後膨脹係數不同產生的效果。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後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即通常所說的「紫口鐵足」。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徵。北宋官窯瓷器傳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貴。
此件官窯青釉三足爐,美觀大方,造型古樸,莊重大氣,鬲式鼎爐,彰顯大氣,器滿施釉,釉層細潤,開片稀疏,釉色粉青,胎釉及製作工藝,均具有北宋官窯的基本特徵。
對此器的確切年代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是北宋官窯,有的認為是南宋官窯。但無論如何其是一件官窯器毫無疑問。本公司經多方組織專家鑒賞,均認為屬於官窯早期產品,受汝瓷風格影響較多。
此件器物的出現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彌足珍貴。

3:南宋官窯鬲式爐,尺寸:寬11.4厘米,估價:HKD 2,200,000 ~ 2,800,000,成交價: HKD 4,660,000 ,成交時間:2018.05.30,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年春季拍賣會。

本爐造型少見,爐身呈瓜稜形,為仿照青銅鬲器而成。通體施厚潤灰青色釉,米色大開片,底有六枚小支釘痕,排列成圓形,三足底部無釉,露出紫褐色胎土,為典型南宋官窯樣式。

4:宋龍泉弦紋三足爐,尺寸:高9.5厘米,估價:RMB 1,350,000 ~ 1,500,000,成交價: RMB 1,512,000 ,成交時間:2008.12.05,拍賣公司:北京德隆寶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8秋季拍賣會。

筒式香爐,三足承托,胎體厚重,器形雄偉。通身施青釉,器身以凸起弦紋作式,錯落有致,器物完美,存世極少,實屬罕見。

5:南宋龍泉窯三足小琴爐,尺寸:高4.6厘米;直徑9厘米,估價: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價: RMB 1,322,500 ,成交時間:2019.07.06,拍賣公司: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春季拍賣會。

琴爐是專門為撫琴彈箏用的小型香爐,文房用具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對象。中國社會自古重視音樂,孔夫子制六藝其中就有「樂」。古代宴樂場上、文人學士的書齋中,都離不開琴、瑟、箏、簫。為了營造高雅清香的環境,同時也為了便於計時,在彈、吹樂器時都要燃香助興,於是專門為撫琴彈箏用的小型香爐也就應運而生,並且起了一個極雅的名字「琴爐」。琴爐燃香一次一支,故爐體要小巧玲瓏,置於琴桌前更顯雅致。
此爐,焚香用具,也可作陳設之用,器形小巧,亦可掌中把玩。斂口,扁圓形筒腹,三柱足,胎質細白縝密,爐器通體施粉青釉,釉水均勻亮麗,釉色粉嫩。爐造型飽滿端正,釉色瑩潤光鮮。三足設計精心巧妙,為爐中佳品。

6:南宋/元龍泉青釉鬲式爐,尺寸:直徑13厘米,估價:HKD 500,000 ~ 800,000,成交價: HKD 1,187,500 ,成交時間:2016.11.30,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年秋季拍賣會。

7:南宋·龍泉窯粉青釉鬲式爐,尺寸:高10厘米;口徑12.8厘米,估價:RMB 600,000 ~ 800,000,成交價: RMB 943,000 ,成交時間:2017.12.23,拍賣公司: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秋季拍賣會。

南宋龍泉窯青釉鬲式爐板沿口、束頸、豐肩、圓鼓腹、下承分檔三足。滿施粉青釉,釉層肥潤,釉面清澈晶瑩,為龍泉窯典型的石灰鹼釉。
宋代的龍泉窯高等級器物往往是不惜工本燒製而成,其中特別是一些薄胎厚釉器,採用多次上釉反覆素燒,最後主溫燒成的工藝製品,此爐造型古樸,釉質溫潤如玉,寶光內斂,呈色深淺適度,碧如翡翠,青綠可人,此器即是其中的成功佳作,為龍泉窯青瓷中的珍品,傳世罕見。

8:宋朝龍泉窯鬲式爐,尺寸:高10厘米,估價:RMB 600,000 ~ 800,000,成交價: RMB 840,000 ,成交時間:2007.08.20,拍賣公司: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7夏季藝術品拍賣會。

鈐印款識:鈐印:邃古(朱文)、石世藏六(白文)。

宋代官窯器在生產宮廷所南非日常生活用品的同時,受當時盛行仿古復古風氣的影響,亦流行仿青銅器式樣的器皿,此爐的造型是仿照青銅器鬲的形制,敞口,折沿,短頸,圓腹面,下承以三足,爐頸,腹通過曲直的線形對比,突出了器物飽滿圓潤的特點,爐的腹部由堆貼凸起三稜紋線延至足部,逼真的模仿了銅器出筋的裝飾效果。
宋代的官窯往往是不惜工本燒製而成,其中特別是一些薄胎厚釉器,採用多次上釉反覆素燒,最後主溫燒成的工藝製品,此爐造型古樸,釉質溫潤如玉,寶光內斂,呈色深淺適度,碧如翡翠,青綠可人,此器即是其中的成功佳作,為龍泉窯青瓷中的珍品,傳世罕見。
帶後配銀流金鏤空花卉紋。配日本木盒,盒蓋內寫:「綠銀寒舍,牡丹唐草文官肉雕刻。平安藏六造」。
外盒蓋面寫:修內司官窯,褲腰香爐。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