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瓷器燒造工藝來鑒定瓷器真假(1張圖片)
  • 18年7月28日 18:2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從瓷器燒造工藝來鑒定瓷器真假

陶瓷器在生產過程中工藝技術的諸環節–胎、釉原材料的配方、加工,成型方式,裝燒方法,窯爐氣氛、燃料種類,等等,都會在陶瓷器上留下種種痕跡。由於時代、窯口的不同,這些痕跡也就各具特色,成為我們鑒定陶瓷器的時代、窯口的依據之一。由於有關內容我們在第一編中,已經分時代,分窯口較為詳細地介紹過,這一章僅將其比較分散的內容加以綜合、歸納,從簡介紹。

一、原材料時器物胎、釉、彩的影響

南北朝時期,浙江越窯在西晉時為突出釉的沉靜的色調,有意在用作胎料的當地瓷土中,加入適量紫金土,使胎中鐵含量達到2.5-3%,燒成後胎色深灰,達到襯托釉的目的。 南北朝時德清窯為燒成黑釉瓷,胎用富鐵瓷土,或在瓷土中加較多紫金上,釉中加大量紫金土,使釉中鐵含量高達8%左右,燒成的黑釉瓷胎為磚紅色或紫色,釉漆黑光亮。 西晉晚期開始,浙江婺州窯用化妝土工藝,目的在掩胎的缺陷,便於突出釉色,美化瓷器。此後,南朝四川、湖南、浙江的一些窯也有採用化妝土工藝的。唐代邢窯、曲陽窯、密縣窯、壽州窯的部分產品採用化妝土工藝。宋代磁州窯把古代應用化妝土工藝美化產品的方法充分發揮,不單純掩飾胎體缺陷,還用剔刻化妝土等工藝,讓化妝士從被動美化產品到主動美化,即化妝土本身成為花紋裝飾的一個組成部分。宋代官窯、哥窯、龍泉窯的”紫口鐵足”,是在胎料中配入運量紫金土,增加胎體中鐵的含量,使胎色較深,更好突出青釉的沉穩、乳濁感,也使器物露胎處及薄釉處在二次氧化時呈一種深沉凝重的窯紅色,即文獻上所謂硃砂底(無釉)紫口(薄釉)、鐵足(無釉)。沉穩、乳濁的青釉與紫口鐵足硃砂底相互襯托,更顯出釉的美麗。元、明、清瓷器胎土的二元配方,能有效地控制胎料中氧化硅的含量,便於配製燒造不同器物所需不同質的胎料,加元瓷胎體厚重,氧化硅含量超過20%,明瓷胎體緻密輕薄,氧化硅含量略少。清代官窯瓷胎體精巧,氧化硅含量更比明代少。宋代開創的石灰鹼釉,使釉的玻璃質減輕,成乳濁透明,含蓄深沉,達到如冰似玉的效果。
?

二、成型工藝造成的器物特徵

1.口沿 唐邢窯的唇口,實心,窄邊有淺糟。唐、五代曲陽窯(唐代定窯)的唇口為空心、寬邊。五代景德鎮窯的唇口也是空心。這種空心唇是成型時,將胎體口沿向外翻拍捏合形成的,”空心”當然很小,唇邊自然較寬。
2.器身 宋代定窯器身有所謂竹絲刷紋,是成型時利坯所致,因利坯不可能完全平整如鏡,當釉稀薄處,便可見條條細小痕跡,此即竹絲刷紋。元代景德鎮窯的瓶、缸、壺等類器物,由頸、腹、底三段分別成型後粘接而成,因此,這類器物的器身能看到或模到二道接縫。明代的瓶、壺類器物多由兩段粘接成型,在器物腹部能見到或摸到接痕,如果從器裡看更明顯。因為器裡釉一般較薄。清代的瓶、壺類器也由兩段或三段接成,因一般修胎精細,接縫處平滑,又注意用種種裝飾遮掩,所以接痕極不易發現,要仔細用手摸方能感覺到。
3.器足 各時期器足的特徵在本編第二章《造型的鑒定沖已經講了,而這些特徵之形成,實力成型工藝所致,(有人講是為了適應不同的裝燒工藝而採用不同成型方法,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此處略去不講,請讀者參閱前文。
?

三、裝煉方式決定的器物特徵

裝燒方式,說到底就是採用什麼樣的窯內支、墊、套、隔等工具的問題,也就是用什麼窯具,就決定了裝燒方式,從而在器物身上留下特定痕跡,可作為鑒定依據之一。 我國燒造陶瓷使用窯具很早。最近有人研究出,我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一些陶窯使用了較為簡單的窯具,如廣東虎頭浦新石器時代晚期橫穴窯用大小不等的卵石作墊具燒陶器,福建曇石山遺址的橫穴窯用圓錐狀束腰實心陶器作墊具。另外,研究表明,商代、西周也有用簡單窯具燒製陶瓷者。這些資料不多,一般讀者接觸這些時代的器物機會也少,於我們鑒定關係不太大,略去不講。從漢代講起。 東漢時代燒製青瓷器,往往用一個小形泥餅墊燒,器底留下一圈紫色斑點。 六朝時,普遍採用齒狀支釘間隔疊燒,器裡心留下一些支打痕。一般講,支釘痕少者的時代較早,如浙江的窯,有三個支釘痕的一般為三國前後的產品,五至八個者,多為西晉時產品。因為支釘多,受力面大,分散了上面疊燒器物的重量,可減少形變等。 東晉時,德清窯等用”托珠”墊燒,器身留下扁圓形痕跡。此法德清窯及其他一些窯唐代仍有採用。 隋、唐時期,全國普遍採用三角形墊具支燒,器身留下平面連線呈Y形的三個支點。南朝江西豐城窯首先使用匣缽裝燒,可使器身不留任何支燒痕(一匣一器)。這就為燒造高檔精美瓷創造了條件。此法至今仍大量採用。 五代景德鎮窯用若干小泥點作間隔具,器身留下許多窯紅色點,大多為8-18個,南唐時有少到4個的。北宋官窯、汝窯(如前所述,有人認為這二者是一件事)、均窯及哥窯部分產品,用極精細的墊具支燒,支釘痕極小,所謂”支麻針釘”,這是創造了又一種燒高檔瓷的支燒方法,為一代時尚,很有特色。 北宋中後期定窯創造的砂圈覆燒疊置法,大大提高了窯爐裝燒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品產量,很快風行全國,特別為青白瓷窯系各窯廣泛採用。所燒成”芒口器”,特徵鮮明,有助於鑒定。宋代四川磁峰窯白瓷的砂粒間隔疊燒,雖很獨特,又易於鑒別,但器心留的團團砂粒痕,破壞了美妙的印花畫面,留下深深的遺憾。可幸此窯高檔瓷不用此法,還有部分不叫人遺憾的精美產品。南宋官窯、龍泉窯,在南宋前期有用圈足內小墊餅墊燒的,底足無釉。後期用大墊餅墊在圈足下,底足有釉,足跟成”鐵足”。元代中晚期,龍泉窯用底足澀圈法:底足括去一圈釉,用平口盂形墊餅墊燒,底足留下澀圈。 金代創燒的澀圈疊燒,裡心留下一圈無釉露胎的澀圈,生產大眾化低檔瓷,雖不精美,卻價廉適用,因此至今尤為鄉鎮小窯使用。明、清時期,全國制瓷水平提高,燒造時大多用匣缽正燒(官窯更全部如此),裝燒工藝留下的痕跡少。
?

四、窯爐氣氛造成的器物特徵

陶瓷器燒成過程中,窯內的氣氛–氧化焰還是還原焰,對器胎釉的色澤、釉的光潤等都產生一定影響,有些窯由於採用了特別燒造工藝控制窯爐氣氛,造成其產品一些特徵,可作鑒定參考。宋代以後北方一些窯用煤作燃料,燒氧化焰,所以白釉瓷釉白中泛黃,如定窯白釉呈牙白色。所用窯多為饅頭窯。南方一些窯用木柴作燃料(景德鎮窯多用松柴),龍窯或蛋殼窯較多,燒還原焰,白釉白中泛青,如景德鎮窯。均窯的蚯蚓走泥紋,汝窯及其他一些窯產品釉中的小氣泡,均是器物在窯爐燒造時形成的。由於形成機理十分複雜,非十句八句話解釋得明白,本書從略了。有興趣的讀者可找有關資料看。開片:有些年代久遠的器物,釉面由於產生不均衡變化,開有細小片紋。而宋代官窯、哥窯的開片釉,是在燒成中,在一定窯爐氣氛下,胎、釉膨脹、收縮不一致所形成的,是人們為了尋求特殊裝飾效果而在胎、釉配方、窯爐氣氛上做文章有意識造成的,人為的。桔皮紋:明宣德、清雍正時的釉均有比較明顯的桔皮紋。這是釉在窯內燒成中冷卻時,均勻收縮造成的。氣氛掌握好者成韻味無窮的美麗的桔皮紋,掌握差者,則成晚清時的波浪釉。窯紅,又名火石紅,是瓷器無釉露胎處自胎呈現的淡紅色斑點或線。這是元、明景德鎮瓷器所特有,因受胎中含有一定量鐵造成。清代景德鎮瓷胎料淘洗乾淨,就極少有窯紅現象。讀者一定明白,本章工藝造成的陶瓷產品的特徵,瓷庫中國專家雖然講得不多,但對鑒定古陶瓷的窯口、時代均有意義,不應等閒視之。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