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的分類研究
  • 16年6月12日 13:4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摘要】:20世紀20年代,英國人霍布遜(R.I.hobson)通過研究發現了元代青花瓷器的存在之後,元代青花瓷器便綻放出摧殘的藝術光芒,國內外掀起了一股研究元代青花瓷的高潮,其價值和地位逐漸被世人所認知,對其的研究也逐漸的成熟。元代青花瓷在中國陶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品種,她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質和藝術風格,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義。本文主要針對青花瓷器植物紋飾的分類進行研究,力求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對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有所裨益。
  【關鍵詞】:元青花瓷器  植物紋 時代特徵   藝術風格  分類
  引  言:
  元代(1271——1368)雖立國不足百年,但是它是中國經過長期分裂後,又一次出現的大一統局面,給中國歷史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北方落後的遊牧文化和中原先進的農耕文化之間發生碰撞,文化上交流加強,民族間相互融合,使得元代瓷器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元代瓷器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不論是瓷器的創新還是生產規模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為明清兩代瓷器的發展和創新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青花瓷是元代的一個創新品種,是中國陶瓷藝術的瑰寶,是陶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品種,倍受世人的關注。
  植物紋是元代青花瓷器紋飾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種,對其的研究是元代青花紋飾研究裡極為重要的一環。相信通過對其的研究,可以有利於摸清元代青花植物紋飾的多個類別,有利於進一步瞭解元代青花植物紋飾的時代特徵和藝術風格,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元代青花紋飾的系統研究工作。
  一: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的時代特徵和藝術風格
  元代是個統一的朝代,民族上相互融合,文化上交流加強。因此元代青花瓷器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元青花瓷器主要分為大型器物和小型器物。元青花大型器物的紋飾一般繁複飽滿,構圖嚴謹,層次較多,特別如保定出土的一批菱形器及傳世的青花大盤、大罐、梅瓶等,更顯得圖案紋飾密佈全器,這與明代洪武以後的圖案具有明顯的區別;還有一部分外銷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小件器,其圖案花紋往往以簡筆花草為主,比較簡略疏朗,但是卻主題鮮明。同樣,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也主要呈現出這種兩種不同的風格。一般典型的元青花紋飾分為較多層次。在器身上以主題紋飾和輔助紋飾相結合,構成整體,一種是一組主題紋飾與多組輔助紋飾相結合;另一種是多組主題紋飾與多組輔助紋飾相結合。不同器型有不同層次的紋飾分部。如盤多見有三層紋飾、瓶多見4或5層。層次最多的是至正十一年(1351)銘大瓶,達到了8層。自上而下的順序為纏枝扁菊、蕉葉、飛鳳靈芝、纏枝蓮、四爪雲龍、海濤、纏枝牡丹和覆蓮紋。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題材廣泛,構圖新穎,匠心獨運。元代的青花瓷器上的紋飾多使用進口的鈷藍料來描繪,這種青料藍色,比較深沉,在濃處會產生比較明顯的黑疵斑點,並且還經常會產生暈散效果,再加上元代瓷器上的繪畫都比較注重現實與寫意相結合,所繪紋飾精美大氣,多數植物紋的風格比較粗獷、大氣,頗似蒙古人的性格。
  元青花植物紋注重紋飾的構畫與現實植物外形相結合,增加其現實感,以達到歸回自然的目的;注重把瓷器繪畫技法與中國傳統的其他裝飾技法相結合,如與中國的傳統繪畫藝術和中國傳統戲劇藝術等相結合,如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紋大罐、「蕭何月下追韓信圖」紋梅瓶等器物上的紋飾主要是根據元曲戲劇的插圖來刻畫的;由於元代的瓷器出口較多,青花瓷器多出口至東南亞地區和中東伊斯蘭等地,因此,瓷器的製作除了運用傳統的藝術風格外,還考慮到了所出口地區的藝術風格,因此借鑒中東伊斯蘭國家的裝飾繪畫風格,相互間融會貫通,創造出一種新型的藝術風格,如收藏於英國國立維多利亞工藝博物館的元青花花卉紋大盤,整個盤飾有3層紋飾,分部盤口,盤璧,盤心。盤口為纏枝扁菊紋,盤璧同樣是一圈纏枝扁菊紋,盤心外層繪有朵狀扁菊紋,內層是由6個如意雲頭紋結合而成的紋樣。此盤最大的特點是紋飾密佈,花紋繁多,特別是繪畫技法高超,採用雙鉤留白技法來詮釋。此類風格的元青花較多,並且多飾以植物紋樣,特色鮮明,令人歎為觀止。
  另有一直植物紋極為特殊,採用鏤空的裝飾手法。如景德鎮窯青花釉裡紅開光花卉紋獅鈕罐。罐的腹部有四個花形開光,開光內為青花釉裡紅草葉紋,採用鏤空的裝飾手法,紋飾有種淺浮雕的效果,比較特殊。
  二: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的分類。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豐富多樣,題材廣泛,從其表現形式上來看,可將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分為三個大類,即主題植物紋飾,輔助植物紋飾以及植物與非植物相結合的復合紋飾。下面將對其進行分別的論述。
  1.主題植物紋飾
  主題紋飾主要是指畫在罐腹、瓶腹、盤心、碗壁等突出位置,很好的表現出了主題並且在器物的整體紋飾中佔據了重要位置的紋飾。主題植物紋飾主要是指用植物來表現主題紋飾的紋飾。這類紋飾在元青花瓷繪上比較常見。有各類纏枝花卉紋或者是折枝花卉紋(以菊花、牡丹等為主)、束蓮紋、松竹紋、松竹梅紋(歲寒三友紋)、梅月紋、芭蕉竹石花果紋、芭蕉瓜竹花果紋、菊紋、牡丹紋、梅紋、蕉葉紋、靈芝紋、荷蓮紋等。
  2. 輔助植物紋飾
  輔助紋飾主要是指畫在器物的口部、底足部,在器身上主要用來間隔主題紋飾的紋飾。如將瓶的頸部、上腹、中腹、下腹、脛部等分段隔開。其作用一是襯托主題紋飾,二是使畫面有一個良好和緩的過度,三是使整器的圖案更加完整,更加充實。輔助紋飾有圖案性質的寫實內容或幾何紋樣,主要是指用植物來映襯主題紋飾的紋飾。絕大多數輔助紋飾的題材都是取自植物。應用得比較多的輔助植物紋飾主要有:纏枝花卉(牡丹、菊、蓮等)、仰覆蓮瓣紋、蕉葉紋、卷草紋、花葉紋、竹葉紋等。
  3.  植物與非植物相結合的復合紋飾
  這類紋飾比較特殊,一般是當作主題紋飾分佈於罐腹、瓶腹、盤心、碗壁等突出位置。由於這類紋飾中不僅包含了植物紋飾,還包括了其他非植物紋飾,因此,將其分為一個特殊的類別。這個類別一般與人物故事、奇獸珍禽等相結合。題材豐富,構圖嚴謹,別出心裁。常見的題材主要有:鴛鴦荷花紋、鳳穿花紋、魚藻紋、蘆雁穿花紋、昭君出塞圖紋、蕭何月下追韓信圖紋、桃園結義圖紋、三顧茅廬圖紋、百花亭紋、鬼谷子下山圖紋、蒙恬將軍圖紋、周亞夫細柳營圖紋、文姬歸漢圖紋、敬德救主圖紋、陶淵明愛菊圖紋等。其中的人物故事圖紋幾乎全部都出現在瓶和罐上。
  三:論述各類元代青花植物瓷器紋飾。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囊括的種類豐富多樣,題材很廣泛。有花卉類紋飾、蔬果類紋飾、禾本科類植物紋飾、人物故事圖紋飾、動物圖紋飾等。
  花卉類紋飾最為常見,主要有牡丹紋、菊紋、蓮紋、蕉葉紋、梔子花紋、卷草紋等
  1,花卉類紋飾。
  牡丹紋是元代青花瓷的最常見植物紋飾之一,多以折枝牡丹紋、纏枝牡丹紋來表現。既可作為主題紋飾表現,又可作為輔助紋飾表現。另外還有以整枝牡丹來作為主題紋飾來表現的。在瓷器上繪製牡丹普遍而豐富,因為它有著富貴、喜慶等祥瑞的寓意。元代的牡丹紋層次繁密,卻疏朗有致。一般從兩個角度出發來繪製牡丹花,分別產生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一個是從側面繪製(圖二),另一個是從正面繪製(圖一)。側面繪製的牡丹花花苞朝上,花苞被七瓣花瓣所托,靈動而活潑;正面繪製的牡丹花花朵攢聚在一起,包圍著花蕊,卻沒有全部蓋住,若隱若現,花開爛漫,氣息濃烈。花瓣的構畫也別具特點,花瓣的外部部分留白,極具視覺效果。纏枝牡丹花紋的葉子一種似葫蘆形態,比較肥碩,因而被稱為「葫蘆葉」,整體細狹而長;一種像五指併攏的手掌一樣,葉脈隱現,盡顯粗獷豪放之風;還有一種呈卷辮狀,葉子長而細,旋轉著伸長,葉尖頗具凌厲之氣。這幾種葉子也分別的被應用與其他的纏枝花卉紋中,非常流行。
  取自《紫禁城2008.2》之《元代青花瓷器的辨識要點》 第124頁
  中國人向來有種菊、愛菊的傳統,文人畫家尤甚。陶淵明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懷,可見菊花自古便是文人逸士所喜愛的植物。元代的菊紋不多,畫法比較簡潔,粗率。 多見於盤或者是高足杯等器物上。可分別用作主題紋飾或者是輔助紋飾,小部分出現在復合紋飾中。元代菊花一般為2至3層,花蕊用一個網狀圓圈或者是一個同心圓來表示,外部接以留白花瓣,圍繞成圈,從而構成了花的整體,菊花略微閒得有些扁圓,因此也被稱為「扁菊紋」,在明朝洪武時期也非常流行。葉子多為分為3片,看似任意而為,卻排布井然有序。菊花紋雖然多繪製在小型的器物之上,但是卻給人一種傲然大氣的感覺。
  蓮花,又稱為荷花、藕花、芙蕖、水芙蓉等,是青花瓷器上的典型植物紋樣。宋代周敦頤將蓮花比喻為「花之君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聖潔之花,同時,它也被佛家奉為佛門聖花,佛眼為蓮眼,而且佛教中還有妙法蓮華經。元代青花瓷器上開始繪製蓮紋,有的作為主題紋飾,有的用作輔助紋飾。蓮花紋有多種表現形式,有折枝蓮紋、一束蓮紋(圖四)、纏枝蓮紋等。還有一部分在復合紋飾中作陪襯,如鴛鴦荷花紋、魚藻紋等。大多數青花盤的外壁及瓶、罐肩部裝飾有纏枝蓮花紋,盤外壁蓮花為六朵者較多見。蓮紋的描繪很有特點,基本上都是勾勒填色小部分留白,均用一道粗線和一道細線勾勒出輪廓線,每片花瓣間不相連,留有一定空隙。技法多樣,有寫實、有寫意、有白描。仰覆蓮花紋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輔助紋飾,也被認為是變異蓮瓣紋。大多數元青花大罐、玉壺春瓶或者是梅瓶等大件器物上的肩部脛部都裝飾有這種紋飾,肩部的多為覆蓮紋,脛部的多為仰蓮紋。它的應用範圍很廣,時間很長,往上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往下一直到清代。在元代的青花瓷器上,仰覆蓮紋各瓣之間不共用一條邊線,相互間隔開,這與洪武時期以及以後的仰覆蓮紋大相逕庭。不僅如此,邊線的繪製多採用粗線和細線的結合,兩線之間留白,也有部分是只用粗線條描繪的。蓮瓣肩部方折,內部填雜寶(火焰、寶珠之類)(圖五)、花卉(蓮菊為主)或雲頭,雲頭下加一圓圈,或留白、或粗線描畫,造型各異,別具一格。
  蕉葉紋常作邊飾或紋飾間的裝飾帶,來源於商周青銅器的紋樣,飾於瓶頸和下腹部。瓷器上蕉葉紋始見於宋代,元代青花瓷器上的蕉葉紋多用於瓶、執壺等器物的頸部或者是脛部。其排列形式與元代蓮瓣紋相同,每片葉自成單元,兩片蕉葉之間留有較寬的間隙,但也有少數為兩片葉子之間夾著一片葉子的雙層蕉葉。第二層蕉葉往往只畫出主葉脈而省略側葉脈。元代的蕉葉紋的主葉脈是一條較粗的實線,兩邊的側葉脈用細密的平行斜線表示。葉片的邊緣富於變化,有的是用平滑的弧線畫出,輪廓線比較細,沒有波折起伏;有的為波狀,有較大的曲折的波線畫出,輪廓線較粗。
  卷草紋, 中國傳統圖案之一。由忍冬紋發展而來,以柔和的波曲狀線組成連續的草葉紋樣裝飾帶。唐代已十分流行,日本人稱之為「唐草」。構圖機理似纏枝紋,以植物枝莖作連續波卷狀變形,以波狀線與切圓線相組合,作二方連續展開,形成波捲纏綿的基本樣式,再以切圓線為基幹變化出有規則的草葉或莖蔓,形成枝蔓纏捲的裝飾花紋帶,多經作「S」形波狀曲線排列,花草造型多曲捲圓潤,通稱卷草紋。元青花上的卷草紋也非常流行,它是瓷器的一種輔助紋樣,應用度較廣。捲曲度高,比較緊湊,卷草呈對稱狀態。
  梔子花為元青花中獨特紋飾,五瓣形小花小葉狀纏枝花多用作邊飾。有關專家論證此花別名蘑卜花,傳說為佛喜愛的花。
  2,蔬果類紋飾。
  葡萄紋是蔬果類紋飾的代表,元青花大盤上多繪以葡萄與其他瓜果一起組成的豐收畫面,葡萄的畫法很有特點,與蓮花的如出一轍,葡萄部分部分留白,整體感覺比較疏朗通透。葡萄排列錯落,略顯緊湊,顆粒飽滿,纍纍的果實讓人產生一種豐收的喜悅。
  3,禾本科植物紋飾。
  禾本科植物紋常見的有松竹梅紋,松紋,月梅紋等,常見於主題植物紋飾或者是復合紋飾中。松竹梅紋多見於梅瓶或者是玉壺春瓶的腹部。其中,以梅和松樹為主,竹子分佈於底部,竹葉的畫法很簡練,寥寥數筆,就把竹的形態表現出來了,葉片比較肥大,頗有寫意的味道;梅花多為5瓣組成,還見單獨2瓣或3瓣組成的,梅花的描繪是先用細線勾勒出花形,然後再進行填塗,梅枝非常粗壯,如同松幹一般;松樹滄桑古樸,樹幹粗壯婉轉有樹瘤分部,松針呈扇形,非常傳神逼真。
  松紋還多用於人物故事圖紋瓷器上,幾乎大多數的人物故事圖紋中都可以見到松樹的蹤影,如「鬼谷子下山圖」、「昭君出塞」等。在這裡面,蒼松參天、枝幹粗壯,松針密佈,松幹顯得成熟老到,線條靈活自如,採用魚鱗皴法處理樹幹,質感和陰暗面都很到位,松針攢聚在一起,由二三十根細長的松針組合而成,朝向趨向一致,成扇形。僅有蕭何月下追韓信圖紋中的松葉呈馬尾形分佈。瓷器上松紋的畫法較多的借鑒了元代的繪畫藝術,與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趙孟頫等人的松樹畫法頗具相同之處,繪畫技法嫻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月梅紋常出現在高足碗器物上,相對於松竹梅紋裡面的梅花來說,月梅紋中的梅花更加細緻傳神,疏朗恬淡,隱含逸趣,沒有松竹梅紋裡梅紋的傲氣,梅枝也比較細小,多了一絲輕快之意。梅花的畫法基本想同,也是相用細筆勾勒出花形,然後在粗筆點塗,梅花花分五瓣,若干只有2瓣或3片花瓣。
  4,人物故事圖紋飾。
  人物故事圖紋作為一種復合紋飾多出現在大罐、大瓶之上,主要題材源自於元曲劇本的版畫插圖。例如三顧茅廬、百花亭、蕭何月下追韓信、鬼谷子下山等故事。這類紋飾非常的精美大方,具有較強整體性,內部描繪了多種植物,非常值得注意。
  在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德舉行的「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上,一件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紋罐拍出1400萬英鎊,加佣金後這和人民幣約為2.3億,創下了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會記錄(2010年被打破),也因此在國內外收藏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凸顯了中國古代藝術品的巨大感染力。這件青花瓷罐的主題紋飾是「鬼谷子下山圖」,屬於復合紋飾,圖中不僅僅描繪了惟妙惟肖的任務,也生動細緻的刻畫了各類豐富的植物,兩者互相融合,排布有序,構成了一個整體。圖中的植物紋,尤其是松紋的刻畫,有其獨到之處,2棵古松幾乎佔滿了圖畫是上部,松葉密佈,松針繁多,圖中的人物全部都被松陰覆蓋,透顯出一種神秘悠遠的意境,非常符合故事的背景氣氛。松樹下有各類矮小的植物,散佈於各處,恰到好處,是的整個畫面繁而不亂,井然有序,舒朗通透,錯落有致。
  5,動物圖紋飾。
  動物圖紋飾是一種主題紋飾,比較常見,特別是在瓶、罐、盤上。常見的有蓮池鴛鴦紋、魚藻紋等。
  元青花八稜鴛鴦蓮池紋梅瓶是「至正型」元青花的典型器物,瓶高43厘米,口徑5.6厘米, 最大腹徑76厘米。採用模壓拼湊的成型工藝,將瓶體塑成八稜形,扉稜分明,整器比較大氣,最具特色的是繪畫與其腹部的4個開光蓮池鴛鴦紋,開光呈菱花形,內部是一幅精美絕倫的花鳥畫。畫中有一柳樹,滿掛垂柳,樹蔭下湖水清澈見底,一雙鴛鴦游弋嬉戲與盛開的蓮荷從中,呈現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蓮荷伴生著其他的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全部都是用粗筆描繪,筆法飄逸灑脫。更為難得的是,這幅蓮池鴛鴦圖中多了一顆柳樹,柳樹枝幹粗壯彎轉,柳條輕柔纖巧,無一不體現出畫工的高超藝術水準。
  四: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分類研究的重要意義。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從表現形式來看,可以分為主題植物紋飾、輔助植物紋飾以及非植物與植物組合而成的復合紋飾。它和目前學術界對於紋飾普遍把紋飾分為主題紋飾和植物紋飾不同,本文的分類更加注重從實際情況出發,著眼於現實需要。主題植物紋飾屬於主題紋飾的範疇,是用植物的形式來表現主題的紋飾;輔助植物紋飾屬於輔助紋飾的範疇,是用植物來映襯主題紋飾的紋飾;植物與非植物組合而成的復合紋飾應該可以劃歸為主題紋飾,因為這類的紋飾比較特殊,多是和珍禽異獸、人物故事相結合,因此被用做為主題紋飾描繪於器物的重要位置。植物在復合紋飾中一般屬於從屬的地位,突出的是一種陪襯、襯托的作用,但是其所佔圖畫的比例比較大,所以能夠很鮮明的表現出紋飾的繪畫技法特徵和藝術風格。
  對元青花的研究由來已久,並且日益成熟,漸成體系。紋飾研究是元青花的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紋飾在整個元代青花紋飾的研究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著重於元代青花瓷器的植物紋飾的分類研究,這是從一個比較細的方向來對元代青花瓷器紋飾做一個小型的、系統的、專業的分類研究,尤其是加入了對於元代植物紋飾的復合紋飾的研究,彌補了之前在這方面研究的不足之處。它屬於青花紋飾研究的一個子系統研究工作。通過這個子系統研究的工作進展,能夠更加清晰全面的瞭解元代青花紋飾,使元青花紋飾的研究系統更加完善,幫助人們更好的瞭解元青花,揭開元青花的神秘面紗。
  參考文獻
  朱裕平.元青花瓷的輔助紋飾[J].中國收藏,2003,(07)。
  葉佩蘭.青花特徵的剖析[J].收藏》,2007.
  黃嘉沙.元青花牡丹紋飾[J].上海工藝美術,2009,(03)。
  田助忠.元青花與釉裡紅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葉喆民.中國陶瓷史[M].北京:三聯書店,2006.
  張柏.中國出土瓷器全集[M],科學出版社,2008.
  馮先銘.中國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劉靜.「歲寒三友」瓷畫鑒定[J].東南文化,1997,(01)。
  董亮.解析元青花人物故事圖中的松紋[J],收藏界,2008,(03)。
  蔡國聲.元青花魚藻紋壇[J].文匯報,2003,(04)。
  寧鋼沈塔.至正型青花瓷輔助紋飾的藝術特徵[J],文藝研究,2009,(09)。
  汪沖雲.芙蕖何生玉瓷壁碗底盤心勁爭妍——元、明、清瓷上蓮紋探源[J].陶瓷研究,2009,(04)。
  鄭白主.中國歷代陶瓷紋飾[A].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施倩,王一偉.元青花裝飾紋飾風格及其形成背景[J],2010,(02)。
  邱海霞.景德鎮元代青花裝飾藝術風格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08.
  丁斌,王瑩.元代青花裝飾藝術研究[J].中國陶瓷,2009,(01)。
  張曉霞.中國古代植物裝飾紋樣發展源流[D].蘇州大學,2005.
  王怡萍.元明清瓷器紋飾「番蓮花」研究[J].東方博物,2009,(01)。
  吳若明.元代磁州窯與景德鎮窯竹紋藝術風格比較研究[D]. 景德鎮陶瓷學院, 2008.
  劉昱午.元青花「鬼谷子下」圖罐主題紋飾探源[J].尋根,2006,(03)。
  徐錚錚.元代青花瓷器繪畫風格及其原因[D].重慶大學,2006.
  沈平華.元青花八稜鴛鴦戲蓮紋梅瓶[J].收藏家,2009,(10)。
  劉珂艷.元代青花瓷器中變形蓮紋之來源[J].中國陶瓷,2007,(12)。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