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窯瓷器鑒定時該需要注意些什麼
  • 16年2月25日 14:2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距離現在幾百年清朝,官窯瓷器和民窯瓷器價值不一,有的在瓷器鑒定時予以很高的評價,有的則值幾百塊。如果我們在收藏瓷器時,清代民窯瓷器需要仔細鑒定,否則一件不具價值的瓷器被我們收藏了時,那就既浪費精力又浪費錢財了。清代民窯瓷器鑒定時該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其實如果對瓷器特徵非常瞭解的話,那我們在瓷器鑒定時,就會自覺得運用掌握的信息和知識進行對比了。瞭解清朝歷史,瞭解瓷器在清代發展軌跡,特徵,規模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我們這裡介紹的就會比較模糊,簡單。

鑒定瓷器一般從釉色,品質,紋飾等方面來研究,對生活比較講究細緻的,就應該更注意瓷器的線條。道光年間乃至光緒年間的瓷器,線條就比較粗鄙,沒有以往見到的秀美瓷器那麼具有美感,因而,如果說你收藏的瓷器不具備這個特徵,那就有可能是仿品。

清中期的瓷器,釉層一般比較厚,薄釉瓷器一般比較少。我們現在看到的瓷器中,也以厚釉瓷器居多。此外,青花釉瓷器中,一般以純藍為主,紋飾比較清新,當然,後期瓷器發展中,青藍,淡藍,灰藍等色也出現了。

另嘉慶年間,青花瓷器的色調比較穩定,不僅品種減少,質量也開始下降。釉裡紅瓷器中,釉層比較細薄,釉色也比較灰暗,青花開始出現暈散現象。道光年間的瓷器,基本與嘉慶年間瓷器類同,不過,這時期的瓷器,釉色中藍色不太鮮亮,暈散現象也比較多。  

從裝飾上來看,嘉慶和道光年間的瓷器,畫面層次感比較小,畫意比較呆板,人物無神。只有面在上面,卻無神韻。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