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長征第一山》賞析(1張圖片)
  • 16年3月3日 10:3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長征第一山(國畫) 1962年 關山月 中國美術館藏

   關山月(1912—2000)原名澤霈,廣東陽江人,嶺南畫派的代表畫家。《長征第一山》創作於畫家晚年時期,用筆蒼勁有力,氣勢磅礡,散發著恢宏闊遠的氣息。“長征第一山”位於江西贛金市瑞金西部,中共紅軍長征的起點正是在此處。57年前,50歲的關山月來到了這個著名的革命紀念地,有感而發,用手中畫筆揮灑點染,潑墨揮毫,創作了《長征第一山》,成為記錄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的不朽畫卷。

   畫家用精湛的筆墨,淋漓盡致地描繪了雲石山的景貌。遠處山巒起伏,近處茂林密集,樹林中隱約可見一條通向山頂廟宇的羊腸小道,空靈之境引人遐想。近處濃重的墨色突出山體渾厚的體量感和質感,和遠處山景的淡墨形成鮮明對比,空間感躍然而出,對角線式的構圖勻滿有氣勢,以凸顯雲石山這一革命聖地的偉岸歷史。其筆下的蒼山墨林蒼勁有力,展示了於山石縫隙中挺拔生長的頑強生命力,寓意紅軍不畏艱險的長征精神,整幅畫作立意高遠,氣勢恢宏,體現了畫家極強的藝術表現力。

   畫面左上方的款識交代了畫作的創作背景。當年紅軍為了避開國民黨軍隊的阻截從沙洲壩轉移於此,中央領導機關也遷移到隱蔽的雲石山,分散在就近的各個村莊。毛主席則在雲石山上的土廟裡生活起居,其間和張聞天建立了革命友誼,一起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為之後的革命轉折——遵義會議的成功召開埋下了伏筆。紅軍一直駐守至二萬五千里長征開啟,這裡成為長征的起點,故稱雲石山為“長征第一山”。

   畫家關山月所屬的嶺南畫派以“折衷中西方”為創作理念,追求畫面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力圖在傳統國畫上有所創新,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少年關山月很早便在繪畫上展現了驚人的天賦,一次偶然的機會被高劍父賞識得以免費進入其創辦的春睡畫院接受系統學習。畢業後關山月更是一心埋首藝術創作,曾深入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省區,遊遍祖國大好山河,深入民間搜集素材,邊寫生,邊創作,沿途賣畫為生,還曾去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這些經歷為以後取得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基礎。北京人民大會堂迎賓廳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正是由關山月和傅抱石兩位藝術大家合作而成,整幅畫卷氣勢恢宏,長城黃河納入其中,近處南方秀麗山水,遠處北方冰雪世界,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照耀著祖國的錦繡山河,象徵著祖國的強大和江山的美好,畫面左上方由毛澤東親筆題字“江山如此多嬌”,成為近代美術史上的經典畫作。

   關山月在藝術道路上始終重視革新,追求畫面的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他筆下的山水大氣磅礡,雄渾厚重,其代表作《綠色長城》突破了傳統中國山水畫的“三遠法”,在透視上吸收融合了西方繪畫元素,有了鮮明的光影效果,同時保留了中國畫的意境韻味,成為新山水畫的典範,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畫家筆下的梅花也別有一番風致,枝幹如鐵,展現梅花的氣節;繁花似火,塑造清麗秀逸之姿。關山月的畫室名為“鑒泉居”,出自老師高劍父的臨別贈言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渾”,他始終以此為戒,讓清澈的心泉之水如涓涓細流,避免被俗世聲色名利污染。抗戰時期,他到西南西北地區舉辦抗戰畫展,寧肯忍饑挨餓也不賣出其中的任何一幅作品。在藝術創作上,關山月致力於傳統水墨技法的傳承、創新和發展,格外強調“不動就沒有畫”,堅持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寫生創作,而不是閉門造車。關山月以永無止境的學習精神在藝術道路上奮鬥不息,足跡踏遍祖國大江南北,創作了大量的佳作,成為時代精神和個人藝術技巧完美結合的典範,在近代美術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