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紫砂興盛高峰,原因有兩點:一是改革開放後受東亞一帶茶道文化影響,特別是受港台和日本、新加坡人對茶文化及紫砂文化鍾愛的影響,紫砂價值重新被發現,價格也開始走高;二是自那時起,中國內地大批文人墨客迷戀紫砂茶道,並加入紫砂製作設計,如當年劉海粟、唐雲、亞明、林散之、啟功、徐邦達、陸儼少、沙孟海等等。中國宜興紫砂歷史上最輝煌就從1980年起至1997年宜興紫砂工藝廠倒閉及宜興明代龍窯毀亡。也就是說,在這不到20年的時間裡,出現了中國宜興紫砂鼎盛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出現了以顧景舟為首的中國紫砂工藝大師。顧景舟紫砂壺仿品如何鑒別?
在業內,紫砂藏家稱之為中國紫砂官窯的也就是原宜興紫砂一廠1980年起至1997年生產的紫砂壺。這個時期宜興紫砂一廠燒製作品有以下幾個特徵:1。 選煉紫泥精良。為專業配煉原料。2。明代龍窯柴火燒成。3。全手工製作。4。其紫砂工藝全由日本台灣專業紫砂藏家督造。5。壺器燒成後油潤,水淋之感,紫砂韻神寶氣盡顯之極。
近兩年,以顧景舟為代表的紫砂大師的作品在拍賣場上屢屢拍出天坐,逐昨之下,其仿品日漸增多。顧景舟紫砂壺仿品如何鑒別??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顧老壺用泥是顧老個人特製拼紫泥,泥質精良風格明確。顧老壺胎壁輕薄勻等,壺裡外清清楚楚,無絲毫毛次,這和顧老嚴謹人生態度有關,一般顧老制一壺至少2個月。顧老壺當你面對時不由而然有一種逼人感覺,這稱之為氣韻,氣韻是壺的生命。顧老壺一定是窯火絕對正確,如稍有一丁點窯溫不正顧先生會當場廢了。值得一提的是,顧老一生嚴謹慎慎,其壺用印隨身佩藏,從不離身,故顧老壺印款可信度極高。仿款一比較即明瞭。
以上是由古董台灣搜集整理的「顧景舟紫砂壺仿品如何鑒別?」的相關知識,更多收藏知識,請持續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