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青銅兵器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 23年4月2日 13:4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首屆“中國(安徽)古典藝術品交流文化節”中,一件戰國青銅嵌松石銘文劍在鑒寶活動中深得專家老師的極力稱讚,此劍無一點銹斑結塊,劍身佈滿規則的鳥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和背面鑲有綠松石。靠近劍格的地方有兩行鳥篆銘文,該劍歷經歲月的磨礪,至今仍然鋒利!其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堪稱無二。

此把青銅嵌松石銘文劍(題圖),長61.3厘米,竹節上佈滿漂亮曲線紋,通體青銅製作,圓柄,柄內為無數同心圓飾,劍格向外高高凸出,兩面鑲嵌綠松石雕琢點綴,可謂畫龍點睛。劍身兩側出刃,刃中有一條平脊,劍頂端收聚成尖峰,雖年代古遠,仍相當鋒利。綠銹侵胎入骨,包漿堅固自然潤亮,歷經千年仍入目燦然,製作精良,品相較好。

依據劍身平脊、圓柄及鑲嵌綠松石工藝等因素,可以斷定為戰國時期鑄造。長期入土腐蝕仍然完好如初,反映出戰國時期高超的鑄劍技術和獨特工藝。它在中國古代劍文化中有潛在內涵,值得深入研究。

劍是古代貴族和戰士隨身佩帶的兵器,用以自衛防身和格鬥之用;劍以鋒為主,能刺能砍,運用自如。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社會動盪,戰爭頻起,各類兵器的需求大增,劍亦不例外,此時的鑄劍技術遂臻鼎盛,名匠、名劍迭出。據史料古籍記載,名劍楚有龍泉、秦有工市、吳有干將、越有純鉤等,名家可考的有干將、歐冶子、莫邪等。而名家鑄一劍,需數年才可完成,淬煉所需用水,被形容足令溪流乾涸。如《吳越春秋》載記干將鑄劍,金鐵之疑不銷,莫邪乃斷髮剪指投之爐中,再使三百童子鼓風壯爐火,金鐵乃濡。可見,一柄好劍的橫空出世,需要工匠們付出諸多的心血和汗水,是今人難以想像的。

綠松石,又稱松石。它是土耳其國石,故又叫土耳其玉。因其具有秀麗而清新的綠色,素有“東方綠寶”之譽。綠松石是人類最古老的寶石之一,早在1900年時,考古學家就曾掘出了5000多年前的綠松石工藝品,那是戴在古埃及皇后木乃伊手臂上的4件包金綠松石手鐲。我國也是最早崇尚綠松石的國家,1981年在青海高原六通縣孫家寨出土的五千年以前的器物中,就有綠松石裝飾文物。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劍格背面就用綠松石鑲嵌出美麗的花紋。唐代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了大量綠松石裝飾拉薩大昭寺,從而使綠松石在宗教儀式上成為重要的飾物,廣為流傳。

近年來我國民間熱愛青銅器收藏的人日益增多,受傳統習慣的影響,收藏者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青銅禮器上,往往忽視其他門類青銅器的搜集和收藏。這就使青銅器市場時常出現某種畸形狀態,即青銅禮器價位高,買主多,而其他青銅器卻很少有人問津。縱觀青銅器市場的發展趨勢,有遠見者,已開始悄悄把收藏重點向青銅兵器轉移。兵器往往被收藏界所忽視,認為玩青銅兵器不夠檔次,且經濟價值不高。殊不知先秦時期青銅兵器和青銅禮器同樣被重視,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之說,即用於戰爭的兵器和用於祭祀的禮器,對國家同樣重要,這完全是當時政治、經濟形勢決定的。從出土古代青銅兵器看,無論是攻擊型兵器(戈、戟、矛、鉞、刀、劍、匕首和弩機、矢鏃等),還是防禦型兵器(胄、甲等),不僅材質優、數量大,而且造型多樣,裝飾華美,有的還鑄鏨銘文,其鑒賞品位之高,收藏價值之大,足以和青銅禮器媲美。

對於青銅器鑒賞愛好者來說,青銅兵器以其存世量大,品種較多,鑄造工藝精湛,個體價格相對較低,而得到一批愛好者的青睞,在京津兩地的古玩市場地攤上,時常能碰見商周至秦漢時期的戈、矛、劍和匕首等青銅兵器,由於收藏者較少,因而價格相對不高,若干年前一把黑漆古青銅劍,才索價三兩千元,一件戰國戈只幾百元即可買下。現在由於愛好者的增多,青銅兵器已漸成市場的熱點,一把頗為普通的戰國劍已經賣到了一兩萬了,可見其價值的漲幅,但相對於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來說,還遠遠沒有達到其應有的高度。談論青銅兵器的市場價值,並沒有定論,依照收藏慣例,和青銅禮器有些相似,即同種器物,年代早的優於年代晚的,尺寸大的優於尺寸小的,有紋飾的優於沒紋飾的,罕見的優於多見的,有銘文的優於無銘文的,品相好的優於品相差的等等。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