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王雪濤,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
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自幼喜繪畫,1918年入直隸高等師範附設手工圖畫科,畢業後到小學執教。1912年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後轉讀國畫系,受教於陳師曾、王夢白等諸位前輩,尤受王夢石影響最大。1922年入北京藝術專科學校,初入西畫系,後轉國畫系,1926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講師。抗戰期間,北平淪陷,辭去教職,專事繪畫創作。抗戰爆發後,王雪濤以賣畫為生。同時,集中精力向傳統學習,在上追徐渭、陳淳的同時,又拜當代名家齊白石、陳半丁為師,畫藝大進。1954年任中國畫研究會常務理事,被聘為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1955年參加籌備北京中國畫院工作,1957年任該院畫師、院務委員會委員,1980年任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務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及北京市委委員。
王雪濤是以小寫意花卉草蟲而著稱於世,他既能承宋元以來民族優秀傳統,兼能取長補短,所作取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畫法上突破了過於工細的方法,工寫結合;色彩上創造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等多種方法,巧用色彩,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他筆下的作品,注重寫生,尤善於描繪大自然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蟈蟈、牽牛、青蛙、蜻蜓等,栩栩如生,引人喜愛。上世紀80年代初,中央新聞紀錄片廠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花鳥畫》,王雪濤別具一格的花鳥技法被重點收錄其中。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畫院院長。山東濟南還興建了「王雪濤紀念館」。
王雪濤先生曾經師從齊白石、王夢白、陳半丁等藝術大師學習繪畫。他的作品取材廣泛,構思精巧,清新秀麗,是近現代我國著名的花鳥畫家。他對我國小寫意花鳥繪畫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是近現代我國卓有影響的花鳥畫家。王雪濤善於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於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像。他善於用靈巧多變的筆墨,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律;他還能準確地把握動態中的花鳥,並且能在和情景交融中體現出轉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所畫的花鳥蟲魚,刻畫細緻入微,變化多姿,情趣盎然,造型生動。擺脫了明清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創造了清新靈妙,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成為20世紀卓有影響的一位花鳥畫家。
松陰棲禽 紙本設色 1962年作
50年代,王雪濤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致力於尋求中國花鳥畫的革新,在大量寫生的同時,又研究宋元乃至明代林良、呂紀的作品。60年代初,他的個人風格漸趨成熟。他的小寫意筆法,不同於齊白石的洗煉、純淨、概括,也不像工筆畫的狀物精細,而是上承傳統,自成一家,形成意態生動,清新活潑,逸趣橫生的藝術風格。《松陰棲禽》圖把客觀景物的機趣與主觀的情懷很好地統一起來,不論粗壯的古松還是斜傾的頑石、瑟縮的棲禽都給觀者一種寧靜致遠,深雄博大的感覺,再現了畫家出古入新、神與物游的創造力。
牡丹富貴 設色紙本 立軸
王雪濤《牡丹圖》立軸,繼承新羅、青籐、白陽之法,水墨設色法作折技牡丹三五朵斜曳而綻,花姿綽著。畫面構思精巧,取象求真。花葉扶流,穿插有致。賦色妍艷,筆墨純熟。傳遞出大自然生命勃發之情趣。
富貴壽考 立軸 設色紙本 220×131cm
在近代畫壇上,王雪濤以雅麗、清新的小寫意花鳥畫獨樹一幟。發揚傳統的同時,題材技法上多有創新。《富貴壽考》所繪的是「松鶴延年」的傳統題材。作品兼工帶寫,松柏、牡丹造型準確,形態各異,雙鶴舞姿十分靈動,顯示畫家在長期寫生的基礎上練就紮實造型能力。王雪濤十分注意觀察自然,在一花一草,禽鳥魚蟲中,感受其中蘊含的造化生機。於是,他「奪造化而移精神」,借物寄情、緣物寫心,筆下的物象形神兼備,雅俗共賞。圖中蒼松翠柏用筆幹練而率性,牡丹則是畫家最善長的花卉,其佈局、設色、構思精巧,有清人惲壽平畫風的清麗意趣。喜鵲、雙鶴皆處於動勢中,刻劃入微。作品集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吉祥的不同形象於一體,立意與形式得到統一,是王氏盛年精品,加上尺幅之巨,殊為難得。
雉 雞
王雪濤喜畫花卉、翎毛、草蟲。前期畫風清雅,後期色彩明艷,尤擅長畫牡丹。他的花鳥畫來源於生活,技法屬半工半寫語體,造型生動活潑、筆法瀟灑有致,章法和設色也甚為考究,為廣受大眾歡迎的花鳥畫家之一。《雉雞》以大片留白表現雪景,筆、墨、色均靈活自然,使這花鳥世界在浴雪中現出勃勃生機。此畫為畫家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
荷花三鵝 通景四屏
花鳥四屏
花卉四屏
孔雀古松
牡丹雙蝶
玉蘭禽戲圖
荷塘魚戲圖
春塘聚禽圖
花香深處
花卉草蟲
荷塘翠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