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宋 郭忠恕 樓台仕女圖 北京東方大觀2017春拍 估價500萬元
作品鑒賞
佩玉鳴鸞罷歌舞——郭忠恕《樓台仕女圖》簡介
《樓台仕女圖》,絹本,設色,冊頁,長29厘米、寬31厘米。傳為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的畫家郭忠恕所繪。忠恕,字恕先,又字國寶。洛陽(今屬河南)人。7歲能誦書屬文,舉童子及第。後周廣順中(公元952年左右)召為宗正丞兼國子監書學博士。工畫山水尤擅界畫,樓觀舟楫皆極精妙。所畫樓閣建築,頗合規矩,比例準確精細。《聖朝名畫評》中說他的界畫,為「一時之絕」,被列為「神品」。《宣和畫譜》認為「三百年之唐歷五代以還,僅得衛賢以畫宮室得名。本朝郭忠恕既出,視衛賢輩其餘不足數……如忠恕之高者,豈復有斯人之徒歟?」他的「界畫」對後世影響很大。傳世作品有《雪霽江行圖》卷,《明皇避暑宮圖》軸等。又編著《佩觿》和《汗簡》。《樓台仕女圖》就是他「界畫」風格的典型作品。
界畫,主要是描繪景物中的建築,如宮殿、寺塔、亭台、樓閣等等。這些建築物,大都掩映在山巒或園林當中,巍然矗立、鱗次櫛比,給人以宏偉、端莊、典雅的美感。畫這種畫,特別是其中的建築物,與通常的山水畫不同,它要求結構必須完整準確,不能是「寫其大意」,《宣和畫譜》云:「宮室有量,台門有制……一點一筆,必求諸規矩,比他畫為難工。」這說明成為界畫畫家不但能畫,也必須具備建築方面的知識。並且對那些房屋的脊、簷、廊、廈、樑柱、斗拱、門、窗、台階等物,都要借助界尺來畫,使線條均勻、挺直,與原物相似,要表現出質感。人們管這種畫,叫做「界畫」,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種。
界畫產生,年代很久,早在東晉時期,畫家顧愷之,在論繪畫經驗時說:「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台榭一足器耳,難成而易好。」唐代的界畫,就已非常成熟,現存敦煌壁畫中的佛殿、樓閣即是例證。發展到宋初,郭忠恕成就突出,影響也最大。其他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還為我們研究古代建築、社會風俗以及生活各方面,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此後,元代有王振鵬、李容槿,明代的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都是界畫大家。
《樓台仕女圖》中所繪建築物,究屬何地、何樓,已無從查考。其實,現存的著名樓閣,多年遭受風雨、災禍,幾經修繕與翻建,面目早已全非,何況如此沒有款識的圖畫了。我們根據建築樣式,較之諸類名樓如:「 滕王閣」、「 黃鶴樓」 、「岳陽樓」以及「阿房宮」、「鸛雀樓」等來看,皆有同異之處。此圖原為圓光(團扇),近景繪幾株高大松樹,在樹的頂端,畫出闕樓建築以及樓閣前面高台上的仕女——宮人們的活動情景。畫中人物與雄偉的樓台相比,極其微小,但刻畫的非常生動、傳神。由於他們沒有接迎任務,更沒有進行排演,因此場景比較清靜,有的手執紈扇,意在納涼,三三兩兩,聚散信步,有說有笑,悠閒自在。
一向被評家議論不休的中國畫「散點透視法」,在《樓台仕女圖》中可以得到一個例證,即:畫家站在制高點上,向前下方俯瞰,以特寫的形式,將景物——松樹、樓閣、河湖以及對面遠處的沙渚如實的映射在畫面之上。正像東晉時期的宗炳在他的《畫山水序》中所說:以真山水的形狀,畫山水之形狀;以山水本來之顏色,著山水畫的顏色。把崑崙之大,用我們的眼睛將它縮到「一寸」之間,這是因為眼睛可以包容數里之中所有景物。「誠由去之稍闊,則其所見彌小」,若拿著一塊透明的白絹,對著景物,「框」(遠映)一下的話,「則昆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
另外,我們再從閣台上人物的比例來看,也正符合王維所講的「丈山尺樹,寸馬分人。 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青黛的顏色)。遠水無波,高與雲齊」的道理。董其昌以為「畫」不似真形,像蘇東坡所說的:「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這是「元人畫」的特點。如晁以道的詩:「畫寫物外形,實物形不改」要求「形似」,則是「宋人畫」的標準。董其昌的論點雖不十分嚴謹,但依此來讀郭忠恕的這幅《樓台仕女圖》我們覺得還是很合適的。
註:鑒藏印「南海伍氏南雪樓秘籍之印」為伍元蕙鑒藏印。伍元蕙,廣東南海人,清道光-清咸豐年間收藏家。
作品資料
作者 郭忠恕
尺寸 29×31cm
估價 RMB 3,000,000-5,000,000
專場 中國古代書畫
拍賣時間 2017-06-03
拍賣公司 北京東方大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拍賣會 2017年春季拍賣會
鑒藏印:項墨林父(朱)、南海伍氏南叟齋秘籍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