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淄古墓群有哪些古墓
  • 22年2月4日 15:3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山東臨淄的稷山上有很多古墓群, 稷山乃臨淄名山之一。稷山又名夫子山,海拔172米,位於青州市邵莊鎮政府以北1.5公里處,西北距淄河1公里,北鄰淄博市臨淄區,是臨淄區與青州市的界山。山陰屬臨淄,位於齊古城南10公里的齊陵街道辦事處梁家終村東南。是臨淄區與青州市的界山。那麼你知道山東臨淄古墓群還保留著哪些古墓呢?

1、晏嬰塚

    晏嬰塚位於今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200米處。墓高近11米,南北50米,東西43米。墓前立有明萬曆二十六年五月的「齊相晏平仲之墓」石碑和清康熙五十二年、清康熙五十三年重修碑。1981年,圍墓砌牆保護,摹刻清道光七年《古代聖賢傳略》所載晏平仲像,同時刻置晏氏傳略石碑。晏嬰,字仲,謚平,夷維(今高密市)人,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歷事齊靈、莊、景三公,敢於犯顏直諫,匡正國君之謬;尚節儉且能力行之,身為輔宰,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性機敏,善辭令,奉使楚國,臨大節而不辱。據記載,晏子死後葬於故宅旁,此塚系紀念性建築。

2、管仲墓

    管仲墓位於今齊陵街道辦事處北山莊西約400米處的牛山腳下。墓高約14米,東西長34米,南北寬14米。1981年,修圍牆加以保護,並立石碑兩方。一刻管仲像,一刻「齊相管夷吾之墓」,並陰鐫其簡歷。

管仲,名夷吾,字仲,謚敬,穎上(今安徽省穎上縣)人,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史記》有「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的記載。

3、三士塚

     三士塚位於今齊都鎮南關村東南約50米處。一基三墳,高約12米,東西約133米,南北約57米。 1981年,建圍牆保護,設圓門和照壁,並刻諸葛亮的《梁父吟》及摹刻漢畫《二桃殺三士》鑲於其上。

據《晏子春秋》載,齊景公時,有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三勇士,勇而無禮。相國晏嬰欲除之,向景公獻謀,讓三人論功食二桃。三人爭功,互不相讓,意氣難平,先後自殺。

4、高傒墓

    高傒墓位於今敬仲鎮白兔丘村東南隅,淄河西岸,俗稱白兔丘。墓高5米,南北約56米,東西47米,墓頂平坦。1970年,墓地附近曾出土「高子戈」及石磬數枚。

高傒,又稱高子,號白兔,謚敬仲,齊公族大夫,世為齊卿。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齊桓公)得以自莒返國,高傒與國氏實為內主。

5、田穰苴墓

    田穰苴墓位於今齊都鎮尹家莊南約150米處。高10米,南北33米,東西34米,世傳為穰苴墓。

   田穰苴,田完的後裔,深通兵法,為春秋晚期著名軍事家,因官職司馬,故又稱司馬穰苴。

6、王蠋墓

   王蠋墓位於今鳳凰鎮東召口莊南約60米處。墓高近5米,東西18.5米,南北12米。墓前原有民國年間立石碑,上刻:「齊烈士王蠋之墓」,今已不存。

   王蠋,戰國時齊畫邑人,因進諫湣王不受,退而耕於野。公元前284年,拒絕燕將樂毅的誘降,自縊而死。

7、西漢齊王墓

    西漢齊王墓位於今辛店街道辦事處窩托村南,北近民宅約24米。原稱淳於髡墓,群眾慣以「窩托塚」、「駙馬塚」、「相公塚」稱之。封土高32米,南北長200米,東西寬250米。

    1978年秋,淄博市博物館與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共同對此墓進行了勘探,並先後發掘清理了該墓的5個陪葬坑,即器物坑、車馬坑、隨葬狗坑以及2個兵器坑。出土文物有陶、銅、鐵、銀、鋁、漆、骨、泥器以及車馬器等共計1.21萬餘件,其中銘刻銅器和銀器50餘件。矩形大銅鏡、鎏金花紋銀盤、銀盒等是出土的珍貴文物。據出土文物考證,為漢齊王陵墓。漢齊王自悼惠王劉肥始,下傳六王,卒歿均葬於臨淄地區及其周圍,該墓當是其中之一。

8、河崖頭5號墓

    河崖頭5號墓及隨葬馬坑位於今齊都鎮河崖頭村西,1964年發現。為東周時期墓葬。5號墓南北長26.3米,東西寬23.35米,殘深3.6米。槨室用自然石塊砌壘。1972年,對該墓進行了挖掘清理,發現該墓多次被盜,隨葬品蕩然無存,器物坑中只殘存銅銹、漆片和遍佈坑底的硃砂。在距槨底上3米處的填土中,發現狗骨30具,豬骨2具,家禽骨6具。

    馬坑成「ㄇ」形圍繞在5號墓的東、西、北三面。寬5米,東西各長70米,北面長75米。東面早年被毀,1964年發掘了北面54米,發現隨葬馬145匹。1972年又發掘清理了西面南端30米,發現隨葬馬83匹。據此排列密度推算,全部隨葬馬當在600匹以上。馬分兩行,馬頭向外,昂首側臥作奔走狀,在最前面的5匹,頸繫有銅鈴。馬匹排列井然有序。經鑒定,全系壯年馬,是被處死後人工排列而成。

9、郎家莊東周殉人墓

    郎家莊東周殉人墓位於今齊都鎮郎家莊南側,系無名塚。1971年,山東省博物館對其進行了發掘。墓壙南北長21米,東西寬19.5米,深6米。主室用天然巨石壘砌而成,並以卵石填塞縫隙。在主墓周圍發現有17個陪葬坑,每個陪葬坑內殉1人。經對所遺骨骼鑒定,均系青壯年女性。另有9人,全被肢解後打在封土內,可能系殺殉的奴隸。有隨葬狗8只。出土銅、鐵、陶、漆、玉石、骨器及各種隨葬器物1000餘件。

    此墓多次被盜掘,根據出土器物判斷,其年代當屬戰國。墓近齊故城,規模巨大,隨葬品豐富,又有大批殉人,可以肯定墓主是齊卿大夫一級的貴族。

10、太公衣冠塚

    姜太公衣冠塚位於今聞韶街道辦事處張家莊。高約18米,南北約71米,東西55米。

    姜太公,又名呂尚。因輔助周武王伐紂滅商有功,公元前11世紀封於齊,為齊國開國君主。年百餘歲卒,返葬於周。齊人思其德,葬衣冠於此。1986年在塚東出土兩件漢代陶壺,疑此塚築於漢代。

11、孝公墓

    孝公墓位於今齊陵街道辦事處呂家孝陵村北150米處,亦稱五公墓,又名孝陵,孝陵村以此而得名。墓高8米,南北寬20米,東西長80米。

   齊孝公,桓公之子,名昭,在位10年,謚號孝。

12、莊公墓

    莊公墓位於今敬仲鎮崔官村東南約1000米處。墓基呈正方形,邊長50米,高8米左右。

莊公,靈公之子,名光,在位6年。與崔杼妻私通,被崔杼所殺。

13、康公墓

    康公墓位於今齊陵街道辦事處聶仙莊西北約450米處。封土基本呈圓形,高10米,東西32米,南北22米。

    康公,宣公之子,系姜齊最後一代君主。公元前386年被田和逼遷於海濱。公元前379年卒,姜齊遂亡。

14、杞梁墓

   杞梁墓位於今齊都鎮郎家莊東近處,其封土於1967年平整土地時夷平,墓室尚存。

   杞梁,名殖,春秋時齊大夫。魯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隨齊莊公伐莒時陣亡。其妻迎柩而哭於城下,七日而城為之崩。後人以此附會出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15、孔融墓

    孔融墓位於今稷下街道辦事處范家莊東北約500米處。墓高2米,南北18米,東西13米。

    孔融,孔子20世孫,東漢末學者,「建安七子」之一。因曾官至北海相,故世稱「孔北海」。他秉性剛直,放言無忌,因觸怒曹操被殺。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孔北海集》。

16、蒯通墓

    蒯通墓位於今皇城鎮五路口莊東約250米處。高8米,南北約375米,東西約40米,封土保存完整。

    蒯通,范陽(今河北省徐水北固城鎮)人,本名徹。史學家避武帝(劉徹)諱,追書曰通,楚漢時說士。武信君用其策,不戰而得趙地30餘城。韓信用其計遂取齊地。漢惠帝時,為丞相曹參之上賓。著有《雋永》81篇,《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蒯子》5篇,今皆佚。

17、田單墓

    田單墓位於今皇城鎮皇城營東南約700米處。略呈正方形,高5米,南北23米,東西33米,墓前曾有民國七年所立石碑,上刻:「齊相田單之墓」,已失。

    田單,戰國時齊將。燕將樂毅伐齊時,以火牛陣擊敗燕軍,盡復失地70餘城,被齊襄王任為相國,封安平君。

18、紀季墓

    紀季墓今皇城鎮石槽村東約300米處,有一封土高約6米,東西、南北各近50米的古墓,傳為紀季墓。

    紀季,春秋時紀國國君之弟,封於酅邑。《左傳》有「齊師遷紀郱、鄑、郚」和「紀季以酅入於齊」的記載。

19、愚公墓

    愚公墓位於今鳳凰鎮陳家莊西,北近民宅。高1米,東西10米,南北12.5米。

    愚公,春秋時齊之隱士。相傳他曾對出獵問路的齊桓公講,自己曾用賣所養母牛生的小牛的錢買了一馬駒,後被一青年以牛不能生馬為由,強行將馬駒搶走而不加追究,因而被人稱為「愚公」。故事諷諫當政者獄訟不正的弊病。此故事廣為流傳,故附近的路家山又稱愚公山,山後有愚公谷。

20、黔敖墓

    黔敖墓位於今齊陵街道辦事處前李官莊東約60米處。墓高7米,東西52米,南北46米。

    春秋齊莊公時,齊國大旱,富人黔敖把食物擺放在路邊,讓飢餓者來食用。有個飢餓者走過來,黔敖便對這個餓民說:「嗟!來食。」 餓者揚目而視說:我因不食嗟來之食,才餓得如此。黔敖隨即向他道歉。但餓者因黔敖侮辱了他的人格,終因不食而死。「嗟來之食」的成語源出於此。

21、公冶長墓

    公冶長墓位於今鳳凰鎮小張王莊南1000米處。墓高6米左右,直徑約31.5米。

    公冶長,系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孔子的女婿。傳說他通鳥語,曾因此而獲罪入獄。因其對社會有一定影響,歷史上不少統治者曾對其進行過封誥。

22、黔婁墓

    黔婁墓位於今鳳凰鎮北金召村東南百米處,封土已平。黔婁為田齊威王時隱士,一生修身清節,不求仕進。魯共公要任他為相,齊威王要聘他為卿,皆推辭不受。家貧如洗,死時衾不遮體,覆頭則足見,覆足則頭見。一憑弔者見其狀曰:「斜引其被則殮矣。」其妻曰:「斜而有餘,不如正而不足。生時不邪,死而邪之,非先生之義也。」《漢書?藝文志》記載,「黔婁,齊之隱士,系道家。守道不詘(屈),威王下(師)之。著有《黔婁子》四篇」。

23、無虧墓

    無虧墓位於紫荊山北麓,南依田齊二王塚,東距齊陵街道辦事處鄭家溝村200米。無詭,又名武孟,也作無虧,姜齊政權第十七位國君。長衛姬所生,與孝公昭、昭公潘均為齊桓公小白之子。桓公病逝後的公元前643年12月,無詭被易牙、豎刁等擁立為國君,在位僅兩個月即被殺,無謚號。《左傳》有「宋襄公率諸侯兵送齊太子昭而伐齊。齊人恐,殺其君無虧」的記載。

24、終軍墓

    終軍墓位於今齊陵街道辦事處梁家終村東約450米處。墓高約8米,直徑近37米,「終村」因之得名。

終軍,西漢時人,少好學,博辯能文,18歲被選為博士弟子,以善辨異獸奇木,奏對合宜,甚受武帝賞識,任為謁者給事中,擢升諫大夫,後奉命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臣服漢朝,遭越相呂嘉反對,發兵攻殺南越王,他亦被殺,年僅20餘歲,人稱為「終童」。

25、淳於意墓

    淳於意墓位於今辛店街道辦事處東夏莊西南約250米處。墓高10米左右,周長百餘米。

    淳於意,漢代著名醫學家。他創立的《診籍》如實記錄了他診治疾病的成敗經驗,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第一部醫案。

26、晏娥兒墓

    在今齊陵街道辦事處鄭家溝村南相傳有晏娥兒墓,高7米,直徑9米。

    晏娥兒是姜齊桓公妾或侍女。據《漢書?東方朔傳》顏師古注,「晏蛾兒,桓公病,易牙、豎刁作亂,塞宮門,築高牆,不通人。有一婦窬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婦人曰:吾無所得。又曰我欲飲,婦人曰:吾無所得。公曰:何故?對曰:易牙、豎刁相與作亂……故無所得。公慨然歎涕出,曰:嗟呼!聖人所見豈不遠哉!若死者有知,我將何面目見仲父乎?!蒙衣袂而絕乎壽宮。晏蛾兒蓋以楊門之扉,觸柱而死」。

27、丁公墓

    丁公墓位於齊都鎮西關南村南,辛(辛店)東(東營)公路西側。傳為春秋時齊丁公之墓,經省文物隊勘探,實為漢墓。封土尚存。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