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堆貼褐彩武士壺欣賞(1張圖片)
  • 15年10月8日 00:5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據考古發掘證實,在今天湖南長沙市郊銅官鎮至石渚湖一帶,曾經存在著一個古代燒瓷窯址,我們習慣稱之為“長沙窯”。長沙窯創於唐代,終於五代。時間雖不長,但卻首創了釉下彩在瓷器上彩繪的裝飾技法。據馮先銘先生主編的《中國陶瓷》一書介紹,長沙窯燒製的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具為主,壺是其中一種較有代表性的產品。而且前期與後期有明顯變化,主要集中在腹、流、柄等部位。同時,“瓷器的胎質,前期較粗松,胎色為暗紅色,後期胎質細密,色多為灰黃和灰青。釉色前期黃中帶青,黃的成分略重,胎釉結合不好,常有剝釉現象;後期釉色青而微黃,色調穩定,比較統一”。 

  唐代長沙窯的作品—堆貼褐彩武士壺(見配圖),壺高23.5厘米,口徑12厘米,底徑13厘米,基本造型為喇叭形口,粗短頸,長腹,平底;肩部附件有:執柄細長如帶,六方形短流,對稱雙系。腹部堆貼三組圖案。均為人物造型,分別是胡人舞者和披盔掛甲的武士形象,均施以褐彩。造型獨特,紋飾別具風格。由於長沙窯作品是當時外銷瓷之一,因此在器身上裝飾胡人舞樂圖、獅形圖等圖案,顯然是為了適應外銷的需要。此件收藏品現珍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