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漢高古玉的鑒定標準有哪些?
  • 23年11月10日 11:0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古董台灣解說,戰漢高古玉的鑒定標準有哪些?

對於全國各地高古玉器的鑒定,由於玉器的出土地點不同,它所具備的特徵也不同,所以鑒定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所以鑒定時,必須綜合考慮古玉的各種特性,決不能因為某一件器物自己以前沒見過,抑或是國家館藏沒有,就一棍子打死。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因素:

1、玉質的質地如何?它決定玉器鈣化、沁色、裂縫的輕重程度;也決定每一個年代用玉所具備的地域特性。

2、干坑還是濕坑?它決定玉器灰皮、包漿、腐蝕程度的大小。

3、當地的土壤特性、酸鹼度?它不但影響玉器的鈣化、沁色,還會影響玉器的包漿、品相。

4、玉器所在坑內的環境如何?玉器的鈣化、沁色主要取決於它所處的環境。

5、是皇家工藝與地方工藝?或是主人身份高低?

6、是葬器與觀賞器?

5、6兩點決定玉器的器型及加工工藝的精美、精細程度及玉器數量的多少。

當然,決定玉器特性的因素還有很多。這就更要求我們要具有科學、全面、辨正、嚴謹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件高古玉器,決不能草率鑒之,否則我們會錯過很多珍貴的東西。這在玉器鑒定史上,包括很多專家在內,不乏很多實例。

以下是本人在玩玉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僅代表個人看法,提供給大家借鑒。請大家指正。

1、斷新老:器物的鈣化、沁色過渡應自然,並且深入肌理,沁色變化豐富多彩。(短時間作假,絕對不會如此,沁色只會淺淺地附在表面或是順著玉裂沁到縫隙裡,顏色單一無變化。)只要是宋代以前的玉器,幾乎都會出現鈣化,受沁現象(根據玉器擺放的位置,有例外)。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