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器特點(共4張圖片)
  • 15年3月23日 20:0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清代玉器無論是從玉器材質上還是玉器雕刻工藝上都達到中國古代玉器的巔峰,尤其清朝皇帝喜歡文物玉器,讓中國古玉工藝在清代達到了中國玉器發展史的高峰。那麼清代玉器有哪些時代特點呢。
1.清代玉器材質最好
清代玉器基本都是新疆和田玉,很多都是和田羊脂玉,因為清代新疆和田玉地區的開採和流通領域非常流暢了。清代采玉礦山不小於6處,主要是塔什庫爾干縣大同玉礦,葉城縣密爾岱玉礦、皮山縣康西瓦玉礦、于闐縣阿拉瑪斯玉礦、且末縣塔特勒克蘇玉礦、且末縣塔什賽因玉礦等。這些玉礦可以看到古代的采玉坑和采玉人留下的遺跡。 古代采玉有官采和民采。首先是官采,即在官員監督下,由采玉工人撈玉,所得之玉全部歸官。官采也有嚴格的規定。清代椿園寫的《西域聞見錄》中記述了當時撈玉情景。說:”河底大小石錯落平鋪,玉子雜生其間。采玉之法,遠岸官一員守之,近岸管官一員守之,派熟練回子或三十人一行,或二十人一行截河並肩,赤腳踏石而步,遇有玉石,回子即腳踏知之,鞠躬拾起,岸上兵擊鑼一聲,官既過朱 一點,回子出水,按點索其石子去;清代福慶在一首詩中有同樣的描述:”羌肩銑足列成行,踏水而知美玉藏。一棒鑼鳴朱一點,岸波分處繳公堂”可見,那時撈玉是何等的嚴格,官兵層層把守,河中的玉石財富,全為官府壟斷攫取,當地人民所得到的是奴隸般沉重的差役。著名的挖玉地點是玉龍喀什河東岸,洛蒲縣吉牙鄉的古馬特,過去曾被稱為胡麻地。其地挖玉的最早時間不詳,到清代乾隆年間已在此采貢玉。乾隆24年(1759),清政府在和闐設有辯事大臣,和闐城設三品阿奇木伯克,以加強統治,收羅貢玉。那時,和闐采玉充貢,歲有常例。此地因產羊脂玉,所以,采玉人不少。清代詩人肖雄記載,大、小騾馬地”兩地產棗紅皮脂玉,在沙灘中掘取,當是生長其間者。”謝彬於1916年到和闐,在《新疆遊記》說:”小胡麻地,前清於此采貢玉,居民遷千餘戶。到了晚清,汞玉列停止,采玉由民間自行開採。洛蒲縣設立於清光緒28年(1902),該縣主簿揚丕灼在《洛浦縣鄉土志》中記述了胡麻地采玉情景,那時挖玉者甚眾,”小胡麻地在縣北三十里,盡砂磧,因出子玉、璞”,”尋挖者眾,沿沙阜有泉,起房屋,植樹木,以便客民寓居之所”,”任人挖尋,不取課稅”。揚丕灼還寫下了《浪掏沙--玉河八景詞》共八首。其中《完璞呈華》一首即描繪了在小胡麻地采玉的情景:”月出澹雲遮,渺渺平沙。眼前完璞見青華。道是似螢螢又細,碧血猶差。終日聽鳴鴉,夜夜燈花。水泉聲裡有人家。舉畚朝朝趨社鼓,一路煙霞;可見,當時挖玉場面十分熱鬧,”夜夜燈花”,所挖得之玉,”似螢””碧血猶差”,多為青白玉和青玉。挖出玉也盛多。

在清代以後,這裡也不復采玉了。考古學家黃文弼於1929年到小胡麻地考察時,已無采玉者。他寫到:為當地人掘玉石之所,旁有乾河川一道。河岸高二丈許,兩旁沙積迤儷繼續不一,現水已乾,惟有泉水南流,當地人即在河中掘起玉石。俗稱羊脂玉,以言白潤如脂也,現不多見,亦無開採者。
2.清代玉器工藝精湛
清代玉器作工嚴謹不論什麼器物,均要求方圓規矩、一絲不苟。明代那種常在器物上留下鉈鋸痕或凹凸不平的現象不復存在、同時還吸收了各種傳統和外來的琢玉、拋光技術,融會貫通,綜合運用,使每件作品均細膩光滑,圓潤逼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清代圓雕玉器較多牛、馬、羊、犬、鹿等獸類,雞、鴨、鵝、雀等禽類以及人物、神仙等,取材極為廣泛。在工藝方面,大致有兩種風格。
一是追求工筆畫的功力,多仿宋代畫院之畫風,描繪細緻,精益求精。就連飛禽的羽毛,草蟲的長鬚也要用心雕琢,無一敗筆。
二是強調玉的質感、美感。這種碾琢法,只注重身體各部位的起伏,除對頭部五官、足、尾著意進行的琢磨外,有意識的省略了身體大部分細部的刻劃,達到了簡潔明快的效果。
3.清代玉作,是清代玉器的精華其造型優美、含蓄,線條柔和圓潤。此時器物的形體、圖文,沒有急劇的轉折,更沒有銳利方正的線角,而是表現出一種十分連貫流暢的起伏效果。然而在細部處理上卻很醒目、精緻、確實起到了一派雍容典雅的風貌。
4.清代晚期的玉器雕琢,還是想繁瑣、零亂發展。在造型上,刻意追求變化而缺乏條理。在細部處理上,則採取對其拼湊的方法。尤其是一些吉祥圖案,完全是為了迎合某種心理而生拉硬拽的將各種花紋扭連在一起。有的甚至在一個造型內,還可以找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內容。如一件長條形玉珮,其佩面上不但飾有龍紋、螭紋、八卦紋,而且還有人物紋或其它裝飾。它們互相交織在一起,滿目起伏變化,無一透氣之處。同時線條柔靡纖細,缺乏渾厚的氣勢,從而失去了早期那種簡潔樸素、落落大方的儀態。有人物紋或其他紋飾。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