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銀器:題材更加豐富、裝飾圖案更加多樣(共11張圖片)
  • 17年12月13日 15:3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清代時期銀器的製作遠遠高於之前銀器的發展,其工藝水平達到了銀器發展的最高峰時期,每一件的銀器都經過了傳統模具的橫壓、焊接、抽絲等多種的技法,其銀器上的紋理更是豐富多彩,有陰線、陽線以及鏤空等多種紋理,在做工的精湛程度以及美觀欣賞程度都有了非常高的提升。清朝時期的銀器有著濃郁的華麗之風,宮廷氣息也越發濃郁,是地位的象徵和權力的象徵,從其器物的種類來說,大部分銀器為生活用具,可分為食器、飲器、日常生活的雜器、裝飾器物等等。

清代時期銀器一般都非常的厚重,只有少數較薄的器物來成型,這類的技法之前常常用於青銅器的鑄造,通過器型的范模,然後將熔煉之後的原料倒入模具當中,冷卻之後就成了想要的器型,但是要是一件做工精湛、工藝複雜的銀器製作時間較長,還會有焊接或鉚接工藝將其各部分組合為一體,收藏價值和藝術欣賞價格都是非常之高的。在當時的銀器發展主要的製作工藝是通過範疇、焊接、鎏金、燒藍等品種加工而成的,是當時富商世家以及皇宮、朝廷重臣爭相分搶的物件。

從其工藝的特色上看,「精」、「細」是清朝銀器最大的特點,雖然耗時較長,但是最後呈現出主題的表達以及對於藝術感的展現都是非常成功的,使其銀器的層次更加多元化,有著更高的收藏價值。清代銀器通常是以鏨刻為主,通過小錘子來擊打模具,在其表面留下的圖案就是設計的主題,通過這一技法其器物的表面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整體上看,清代銀器保留的物件較多,大部分都是傳世品,在其風格上既有著之前銀器具有的傳統特色,同時也融入了藝術、宗教以及文化的影響,正是在這樣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才能製造出多樣化的銀器。雖然在器型以及紋飾上進行了全新的變化,但是隨著器物的功能性更加的多樣,其紋飾也瑰麗、高雅為主要特徵,還會使用寶石來進行整體的配飾,使其銀器的收藏價值更高。

眾所周知,清代銀器的製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不僅僅是因為對於傳統技藝的沿襲和社會環境的結合,更是因為當時外來文化的大量湧入,社會大眾的審美性得到了提升,對於銀器的表達上更加多樣、工藝技法也更加的獨特。現在我國的銀器上,以清朝時期的銀器佔據市場,但是大多都是現代仿製的,在收藏價值和欣賞價值不如清代銀器。

清代銀器圖片及價格:

1:清乾隆御制銀嘎烏奉硨磲、純金白度母,尺寸:高13厘米,估價:RMB 3,800,000 ~ 5,800,000,成交價: RMB 9,200,000 ,成交時間:2015.06.06,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賣會。

清乾隆二十七年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就是一件重要物證,其精細的工藝、獨特的選材、寓意深刻的題材和周正大方的四體文字書刻銘文,充分體現了清代皇家藝術鮮明特點和乾隆皇帝崇佛祈福的的真實人生。
此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是一件稀有難得的清宮造像藝術珍品。其形式之獨特、造型之完美、做工之精細、用料之講究,認看者之崇高地位、皆臻於至上,體現了清代皇家崇佛的規格和等級。如此完美而高貴的造像,而又有具體、美好和深刻之寓意,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除了乾隆皇帝,我們很難想像有第二人堪能受此尤物,它應是乾隆皇帝隨身供奉的佛像,以祈求自己延年益壽、聖壽萬年。1978年北京白塔寺白塔塔剎內發現了一件銅鍍金小嘎烏,內奉一尊高4.2厘米的赤金長壽佛像,嘎烏內外滿刻一部藏文《尊勝咒》,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宮廷製作、乾隆皇帝敕令供於白塔塔剎內的重要塔藏品之一。此件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在形式、風格和工藝上與白塔寺發現的嘎烏及佛像極其相似,足可與之媲美。
近年來,清宮佛教藝術品頻頻現身市場,但如此形式的造像從未在國內市場出現。今春北京保利推出這件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對於廣大佛像收藏愛好者而言,可謂一時千栽、千載一時之良機,一定會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興趣

 

2:清乾隆銀鎏金嵌寶石佛塔(一對),尺寸:高86厘米,估價:RMB 3,800,000 ~ 5,800,000,成交價: RMB 5,600,000 ,成交時間:2010.12.05,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5週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造」款。

此對佛塔為銀質,有塔剎、塔身和雙層式塔基三部分構成,整體造型修長,嵌珊瑚、松石、玉等各式裝飾,極為富麗華美。塔基為方形,下層台座四周飾獸面,口銜青白玉透雕花片,刻鏤精細。兩層台座間為底層塔身,周圍有十二玉雕支柱,四壁鏨雲紋,一側開小龕。上層台座為單程覆式蓮座,邊沿鏨刻有「大清乾隆年造」右向左書楷書款識,上承塔身,主塔身四角各有一白玉小塔,此種塔式稱為金剛寶座式塔。塔身一側開佛龕,上位白玉塔頸,共十三層,造型細瘦,下豐上斂,共十三級,象徵佛教十三重天。塔剎為日盤、月盤及透雕蓮花式寶傘蓋,代表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傘蓋下沿墜飾白玉環及珊瑚瓔珞,分外華美。兩塔造型紋飾完全一致,不同之處在於其中一塔之嵌飾如獸面、塔剎鎏金,金光燦然,此外雙塔之日月盤亦有區別,鎏金塔綠松石為圓日,青金石為彎月,金星料為塔頂;另一塔則青金石為圓日,金星料為彎月,綠松石為塔頂,甚是別緻。塔之整體造型華美,下層更有原配黃花梨雕須彌式座,造型美觀,雕工精細,使整塔顯得更為高大壯麗。
此式佛塔為典型的藏傳佛教樣式,塔的各部分分別代表地、水、火、空、風五大要素,即日、月部代表空,傘蓋部代表風,相輪(十三天)部代表火,腹體部分代表水, 台座部分代表地。意思是說,土依金,金依水,水依風,風依空,而空知所依,也就是所謂「四大皆空」,五大要素相依相生,蘊含宇宙之奧秘。清朝皇室對藏傳佛教極為崇信,清宮佛教文物典藏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宮廷內府也設計、製作了各種材質、樣式的佛教法器,佛塔即有瓷質、銅質、琺琅等各種不同種類,當如此對銀質佛塔則甚是少見,未見有同類器物發表,但從其精細的做工,華麗的嵌飾和乾隆年款判斷,應是出自皇家無疑,或為某佛堂特別訂製,亦未可知。並且此對塔之造型亦十分獨特,主塔周圍圍繞有四小塔,這種金剛寶座式塔的形式起源於印度,造型象徵著禮拜金剛界五方佛。佛經上說,金剛界有五部,每部有一位部主,中間的為大日如來佛,東面為阿閦佛,南面為寶生佛,西面為阿彌陀佛,北面為不空成就佛。金剛寶座代表密宗金剛部的神壇,金剛寶座塔上的五座塔就分別代表這五方佛。類似此種形制的佛塔實物見有北京玉泉山妙高塔及北京西黃寺清淨化城塔。

3:清乾隆銅鎏金銀琺琅琮式香熏,尺寸:高19.5厘米;寬18.7厘米,估價:RMB 3,000,000 ~ 5,000,000,成交價: RMB 3,910,000 ,成交時間:2016.12.05,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乾隆年制」款。

此香熏為銅質,鎏金銀器表,填琺琅彩裝飾,呈天覆地式,仿古玉琮式,與古代禮天的玉琮相近,內圓外方;蓋頂鏤雕雲龍紋,蟠螭為鈕,四面正中浮雕正面雲龍紋,底足亦浮雕纏枝花卉紋裝飾,各面浮雕篆書壽字,共計九十六個,四隅有銀刻花抽屜可推出,底部減地陽文刻書「乾隆年制」款,整器富麗華美,精緻巧妙。此香熏樣式於清宮多見,多以竹木雕漆為之,如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清中期 文竹雕春壽字四子盒」及「清中期 紫檀鏤雕雲蝠紋四喜盒」,而鎏金鏨花之法亦可參考清宮舊藏的「清乾隆銀鎏金鏨花暖硯盒」,應為造辦處所制。

4:清同治銀仙鶴燭台(一對),尺寸:高61厘米×2,估價:HKD 800,000 ~ 1,500,000,成交價: HKD 3,160,000 ,成交時間:2016.06.01,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年春季拍賣會。

5:清乾隆純銀鋪首,尺寸:長25厘米,估價:RMB 1,500,000 ~ 1,800,000,成交價: RMB 2,645,000 ,成交時間:2018.12.03,拍賣公司:北京巨力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銀鋪首,鋪首為獸面啣環形。獸面浮雕,寬眉鼓目,嘴角有鋒利的勾牙,口下啣環。成對保存至今,實屬難得。鋪首別名金鋪、金獸,門扉上的環形飾物,大多冶獸首啣環之狀。鋪首,起源於史前人們對獸類的崇拜,以金為之,稱金鋪;以銀為之稱銀鋪;以銅為之,稱銅鋪。鋪首為銜門環的底座,因以獸首鋪設之,故名。於活環處鏨刻「乾隆造辦處庚午年制長春園畫玲瓏館陶嘉書屋」。

中國皇家藝術作為中國古代藝術的最高峰,代表了中國文化最終的審美典範,所有器物的製作皆不惜工本,並且蘊藏了濃厚的政治抱負與深刻的文化寓意。此對銀質獸面輔首門環,是為清代皇家園林禁宮之內的特製器物,通體高二十餘公分,以純銀打造,以如此貴重的材料打制門環,充分彰顯了皇家的威儀與實力,其獸面雕鏨精緻,紋理細若髮絲,各處細節形象逼真,輔首之上有冠有角,張目彎鼻,獠牙伸於嘴前,面目獰厲;背面正中有一方形榫頭,於鼻後部固定在門上,鼻子前端彎折懸掛門環,下方銀門環做六稜狀,正面鏨凹地陽文篆書銘文一周,左側為「長春園玉玲瓏館陶嘉書屋」;右側為「乾隆造辦處」「庚午年制」,門環上有明顯日常使用之痕跡,另有多處火焚印記,線索豐富。

6:清嘉慶銀鎏金八寶紋供碗,尺寸:直徑16.8厘米,估價:RMB 1,800,000 ~ 2,800,000,成交價: RMB 2,185,000 ,成交時間:2018.06.14,拍賣公司: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有清一代,康雍干三帝皆篤信藏傳佛教,尤以乾隆帝為最,彼時皇宮苑囿中遍佈大小佛堂,佛堂益眾,所需敬奉神像與諸式法器遂多,為滿足供奉之需,除了敬造傳統藏地金銅佛像外,造辦處為迎合皇帝心意,潛心燒造許多精緻華美供奉器皿及法器,供皇帝及貴族們禮佛使用。這些器物因特殊的用途,製作往往不計工本,窮盡奢華,其工藝之精湛,品類之豐富,皆極一時之盛。供碗就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類,它是與香爐、燭台、花觚佛前五供的用途類同,是為祭奠之用的重要器皿。
此對碗造型富貴華麗,碗和底盤可分開,碗身於木胎上大漆,其色熱烈奔放,明艷均勻,上下配有鎏金蓋托,金彩奪目絢麗,其上鏨刻卷草花卉紋,並嵌綠松石,花朵雅致清麗,枝葉舒展自如,華貴而不艷俗。供碗精工細作,刀工明快,紋飾繁密,極具蒙藏民族裝飾特色,同時體現了清宮造辦處高超的技藝和華麗繁縟的風格。底部陰刻「乾隆年制」篆書款。

7:清同治5年銀鎏金龍紋四足方蓋鼎,尺寸:寬58厘米;重15839g,估價: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價: RMB 2,127,500 ,成交時間:2017.06.06,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十二週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同治五年崇興寺」款。

底刻:「信氏弟子和碩禮親王世鐸、和碩莊親王奕仁、多羅鍾郡王奕詒、多羅孚郡王奕譓敬奉」。

本品銀質,局部鎏金,器有蓋、爐侈口、束頸、鼓腹、下承四足、足下有盤。蓋可揭、有沿、微拱、高浮雕盤龍為鈕,龍首置於中,盤龍騰於祥雲之上;蓋上盤兩龍,龍身蜿蜒,首尾相接,置於雲間;沿上魚子紋鋪地,上有花葉紋點綴其中。爐豎侈口,外沿鏨一圈首尾相連方回形紋,束頸,頸上鏨刻祥雲紋環繞一圈,上下各繞一圈銀、金紐繩紋絲;爐身左右各立一龍,龍首上昂、前爪執沿、後爪抵胸,龍身彎曲附於爐身飾作耳;爐身前後均有高浮雕鏨刻雙龍戲珠圖案,寶珠圓潤置於中,週身火焰正旺,兩龍首首相向,立角貼耳、眉高眼凸、鼻闊嘴張、露齒吐舌、鬚髯飄搖,龍身蜿蜒捲曲如蛇、鱗片層迭、龍爪尖利,龍身周圍祥雲環抱;有內膽,膽身光素,可取出;腹下承四足,足飾饕餮獸,獸卷眉高額、皺鼻突目,雙耳外撇,似震懾四方;爐底光素,中央鏨「大清同治五年 崇興寺」。爐外有盤,盤身高浮雕海水紋,波濤翻滾、層層浪花中隱現鎏金佛教八寶,盤底亦光素,中央鏨「信氏弟子 和碩禮親王世鐸 和碩莊親王奕仁 多羅鍾郡王奕詒 多羅孚郡王奕譓 敬奉」。器上盤騰龍共九尾、祥雲數朵及佛教八寶,皆高浮雕、鎏金工藝,整器造型奢華繁複,銘文更顯示了此爐珍罕之處。

8:清乾隆銀燒藍泥金白度母像,尺寸:高27厘米,估價:RMB 900,000 ~ 1,800,000,成交價: RMB 1,840,000 ,成交時間:2017.01.11,拍賣公司:北京觀唐皕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大清乾隆年敬造」楷書款。

白度母為觀音菩薩的化身之一,為藏傳佛教中祈求世間壽命長久的重要本尊,備受藏族僧俗的崇奉和禮拜。其面上、手心、腳心共具七眼,所以 又俗稱「七眼女」。此像面容肅穆而寂靜,雙目透出安詳目光,展現了白度母護持眾生的慈悲情懷。帔帛繞臂而下,曲折翻轉,飄逸自然。釧鐲項鏈規整細膩,聯珠飽滿精緻,又彰顯出度母的莊嚴和高貴。雙腿結跏趺端坐,左手拈花莖,右手結與願印,雙肩飾寫實性極強的大蓮花。所穿長裙輕薄飄逸,自然鋪展,為整像增添了一分律動。下承蓮座匠心獨具,朵朵蓮花皆以燒藍技藝修飾,雖蓮瓣形態規整樸素,但層次分明、色彩艷麗,與同樣運用燒藍技藝的冠飾、肩飾相互輝映,使整像於簡單之中透出奢華美感。燒藍工藝又稱點藍工藝,是以銀作胎器,敷以琺琅釉料燒製的工藝技法,清代時主要由宮廷內務府廣儲司銀作負責實施。由此可見此像來歷不同一般。整像精準而不僵化的造型,繁縟但不失細膩的雕刻,稀少昂貴的全銀材質,也皆顯示其出身的非凡。造像蓮座前部陰刻的「大清乾隆年敬造」款識,字體規範齊整,與同時期六品佛樓造像的款識非常近似。

9:清嘉慶銀鎏金嵌寶石賁巴瓶,尺寸:高32厘米,估價:RMB 1,500,000 ~ 2,000,000,成交價: RMB 1,725,000 ,成交時間:2019.12.05,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嘉慶年制」款。

此瓶銀胎鎏金,細頸,圓腹,外撇高圈足。整體如塔狀,其身份別裝飾纏枝紋、回紋、如意雲紋、浮雕動物紋帶等,並鑲嵌綠松石等為點綴,更添莊重華貴之美。瓶底鑄「大清嘉慶年制」款。賁巴瓶為藏傳佛教法器之一,「賁巴」即藏語「瓶」之意。上部瓶口可插入藏草、如意寶樹等法物。除作日常佛前供物外,賁巴瓶還有其獨特的政治功用,即用於金瓶掣簽,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政府所設定的對藏管理制度。凡大活佛如章嘉、達賴、班禪轉世,需將靈童姓名寫於簽上,置於金賁巴瓶內掣簽決定。另清代帝王和皇室成員均尊崇藏傳佛教,從乾隆起,清宮造辦處受令製作了大量佛教器皿,以用於對在京喇嘛的賞賜。本品器形規整,裝飾繁縟,為嘉慶時期宮廷造辦處所制精品。同時,它亦是清廷支持西藏宗教制度,維護與西藏關係的重要歷史見證。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