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中國古銅鏡是中國美術史特別是工藝美術史中的一個重要門類。
銅鏡除了裝飾大量的精美又絢麗的花紋外,還有在鏡背鑄刻文字的傳統,這些鑄刻文字就是銅鏡的銘文了。它內容極其豐富,反映了各個時期的社會背景、思想趨向和文化意識。其文體形式多樣,字體形態各異,具有極強的裝飾性和鮮明的時代文化特性。
銅鏡銘文的出現,大致濫觴於戰國末期,而銅鏡較普遍地出現銘文則要從漢代開始。
漢代銅鏡銘文大體上可分為吉語祝詞、相思情語、自誇銘文、干支紀年等。也往往有幾種表現形式兼而有之的情形。
在這些琳琅滿目的兩漢銘文銅鏡中,有一種西漢中期的“銅華”銘文鏡。其銘文內容也大體與上述所同,只是在吉祥祝詞中多出了讓文化人這個特定群體喜聞樂見的內容——“以之為鏡宜文章”,體現了一種少有的人文情懷。本文就來介紹一面漢代“銅華”銘文銅鏡。
此鏡(見圖)厚重碩大,直徑19.1、緣厚0.73厘米,重986克,半球形鈕,四柿蒂紋組成鈕座。柿蒂紋間裝飾有簡單花葉線紋,外有一圈短斜線紋,再外是高凸起的寬弦紋帶。弦帶紋外面是八組凸起的內向連弧紋,在連弧紋之間填飾有八組較簡易的花葉、斜線紋樣。在每個柿蒂紋正中相對的一對連弧紋之間各有一組三射線太陽紋。連弧紋外在兩周短斜線紋之間便是線條細凸的精美的漢篆隸體銘文帶。再外邊是素面大寬平緣。
其銘文內容正文旋讀“涷(煉)治(冶)銅華清而明,以之為鏡宜文章,延年益壽辟不羊(祥),與天毋亟(無極)如日光,千萬歲,樂未央”共34個字。前四句為七言文體,後二句是三言文體。字體方正,以隸為主,兼有篆意。
此鏡歷經兩千多年,色澤略顯青灰並滲有紅斑綠銹,視覺效果五彩斑斕。其銅質精良、工藝精湛、華麗的紋飾和俊秀的文字更展示了古人絕倫的藝術水準。特別是銘文內容非常完整,這是極少見的。因為漢代銅鏡銘文雖然是社會思潮的集中反映,有“以物載道”的作用在其中,但它更重要的還是作為一種裝飾。因此,銘文往往根據銅鏡尺寸的大小而有漏句或隨意刪減現象,以至於不能通讀成句,造成釋讀困難。而這面西漢“銅華”銅鏡上所列出的銘文卻都是完整能釋讀出的句子,所以更顯珍貴。
34字銘文可作如下釋讀。首句“涷(煉)治(冶)銅華清而明”,是說這面銅鏡是以特選的銅料精冶煉製而成,華貴精美,也是對該鏡性能和質量的自我誇讚。第三句“延年益壽辟不羊(祥)”,寓意為祝福使用此銅鏡的人增歲添壽,讓生命延綿久長,並宣揚了青銅鏡具有趨利辟邪的大吉祥功能。第四句“與天毋亟(無極)如日光”,則是說生命如自然界的天和地,太陽和月亮一樣長久,也是對使用此銅鏡的人寄寓長生不老之祝福。在古代,自然界的天地日月一直就是人們頂禮膜拜的原始信仰對象,這裡將生命與之比較,不僅表達了人類對長生不老的渴求,同時也寄寓了個體生命如同天地日月一般的神聖輝煌,光芒永駐。正合於《詩·大雅·天保》所說:“如月之恆,如日之昇。如南山之壽,不蹇不崩。”最後兩句“千萬歲”“樂未央”,更是祝福人的生命永存、禮樂長久,沒有窮盡,呈現著大漢帝國那種天地和樂、樂天向上的社會心態,還有那種不避世俗享樂的開放胸襟。西漢的宮殿也以“未央”命名,因此,此鏡銘的願景也應有希望大漢朝國脈永續,傳之千秋萬年之意。
值得關注的是第二句“以之為鏡宜文章”,翻譯過來是說“擁有並使用這面質地如此精良的銅鏡的人,一定能寫出一手好文章。”這當然也是一種美好的祝願。不過祝願的對象卻是能寫文章的讀書人這個群體。這個群體應該就是漢代的博士文人群體。
漢代博士制度的建立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倡導“儒學治國”的西漢,從武帝開始,每一個被推舉入仕的學子都必須明習經學,仕考用書是儒家的“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漢代的精英才俊們,聚集在經學的旗幟下,師徒相聚,吟詠絃歌,講習討論,皓首窮經,形成了學有專長的博士文人知識群體。他們以寫文章安身立命,憑著“通一經”,成為經學博士,然後進入仕途,達到夢寐以求的政治理想和社會地位。
此鏡“以之為鏡宜文章”的銘文祝辭,指意明確,正是對應了這個在當時社會非常有影響力的博士文人群體。而“宜文章”這句祝願,雖言辭淺顯直接,卻魅力無窮,對這個群體中的讀書人該是有多大的吸引力。由此,我們也不得不佩服漢代的鑄鏡匠師們敏銳的商品意識和廣告意識。在兩千年之前科技不發達、迷信氾濫的漢代,這該是多大的推銷能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