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東營市歷史博物館珍藏一件東漢龜鈕“郭賞”印(圖1),1991年出土於廣饒縣花園鄉(今樂安街道)後安王村。
圖2
此印青銅質地,通高1.7厘米,印面呈正方形,邊長1.5厘米,印台厚約0.8厘米。印體紅斑明顯,表面局部有剝蝕,但整體狀態較好,銅質堅實。印鈕為龜形,龜紋清晰漂亮,龜昂首,龜背突起,四肢遒勁有力,形象生動。印文(圖2)為“郭賞”兩字,陰文白字,篆體,字體渾厚,字口深峻,簡潔有力,佈滿印面,無界格和邊欄。根據形制判斷,此印年代應為東漢。西漢時期,龜鈕印龜身較平,頸部微縮不伸出,龜甲圓滑,甲上多有長六稜形環套的甲紋,腿部與印頂部連成一體,象徵性地雕出四條腿,有的甚至不雕腿部,使龜身與印座渾然一體。新莽時期,龜鈕藝術在龜甲中脊隆起,龜甲邊沿有一條裙邊,其上排有小圓環紋,長六稜甲紋排列得清楚整齊,龜首稍微變大,工藝較西漢精細。而此印龜首伸昂,背部隆起如弓,腳略高,工藝製作較粗糙,不拘細節,這正符合東漢時期龜鈕印的龜鈕特點。
印文“郭賞”應是印章主人的名字,但郭賞到底是什麼級別的人物呢?官印體制源於秦始皇建立的六璽制度,但秦代歷史短暫,所以只能從漢制中反溯。漢代官印體制進一步完善,且更加嚴格而細緻。漢代以鈕製作為區別官階的表徵,而龜鈕是身份的重要標誌。漢代明確規定,官員印鈕只有王、侯,及一千石以上官員才可使用龜鈕。東漢學者應劭在《漢官儀》中記載:“諸侯王,黃金璽,橐駝鈕。列侯乃至丞相、太尉與三公、前後左右將軍,黃金印,龜鈕。中二千石,銀印龜鈕。”由此可知,該印的主人郭賞應是東漢時期食俸一千石的高官。
漢代官員的官印、私印均有銅質的,銅稱為金,普通平民沒有印。所以說這枚印章要麼是郭賞的官印,要麼是他的私印。那麼這枚印章到底是官印還是私印呢?根據目前考古出土的印章分析,漢代官印多為白文,早期有界格和邊欄,後來無界格,很少有邊欄。私印多為朱文印,多數無界格,邊欄可有可無。由此可以大膽推測,此印極有可能是郭賞的官印。
這枚印章的出土地點是廣饒縣後安王村,該村周圍現存數座大型東漢封土墓。據該村村民介紹,早在1966年“破四舊”時期,他們村周圍的古墓均被破壞過,有的被剷去封土,有的墓室被打開,被徹底破壞了。所以說,此枚印章能在近30年後在後安王村被發現也屬情理之中的事情。
總之,此印出土地點明確,保存完好,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該印不但為研究郭賞其人其事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也為研究東漢時期的印章形制、材質,以及印文等方面提供了珍貴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