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紫砂壺名家都有誰
  • 17年6月23日 12:0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民國紫砂壺名家都有誰,民國時期著名的紫砂壺藝人有許多位,作品很多,有的紫砂作品在國際博覽會上獲獎,對紫砂技藝的流傳做過貢獻,由於紫砂器的銷售量猛增,以及為了迎合國內外資產階級和達官貴人愛好古董的需要,紫砂器的藝術水平在此期間明顯下降。但也有少數藝人堅持工藝創作,有他們獨到的藝術貢獻。 那麼民國紫砂壺名家都有誰呢?

1、程壽珍(公元1858—1939年) ,別號“冰心道人”,他擅長製作“掇球壺”及仿古紫砂壺。所制掇球壺端正完美,穩健豐潤,猶如大小雙球迭壘,曾獲得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與博覽會的獎狀。同時得到獎狀的還有紫砂名藝人俞周良所制的“傳爐壺 ”。又如范鼎甫,他不僅善於製作紫砂壺,而且擅長紫砂雕塑品,他的大型雕塑作品—“鷹”,曾在1935 年倫敦國際藝術展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

2、黃玉麟:十三歲起就學習紫砂技藝,造詣較深。他的作品形制工整,嚴謹不苟,在選泥配色上也別出心裁,不僅善制掇球、供春、魚化龍等傳統名壺 ,而且還開拓了製作紫砂假山盆景的新途徑。他所制盆景或奇峰巍峨,或層巒疊嶂,或掇以瀑布、小橋和亭台房舍,妙若天成。晚年時每制一壺必精心構思,積多日方成,時人常以重金購買,可見他名聲之大

3、王寅春(1897年1月13日-1977年4月11日) 祖籍江蘇鎮江,父輩定居宜興川埠上袁村。13歲拜制壺藝人金阿壽為師,開始求藝生涯。三年滿師後,幫窯戶制坯當客師,24歲後在家自產自銷紫砂壺。因手藝好,上海客戶紛紛定貨,並贈“陽羨惜陰室王”印款蓋於壺底,名染滬上。後由宜興蜀山切玉聖手金石書畫家潘稚亮刻“王寅春”方章相贈,寶愛此印,一生一直用此章鈐於壺底。他一生為紫砂事業培養了大批技藝人員,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覽,為紫砂陶藝的繁榮和發展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4、王石耕:原名王長根,1924年出生於宜興一個紫砂世家,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壺製作大家,為“民國七藝人”之一。石耕子承父業,從小就跟父親學藝制壺。在其父嚴格要求下,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秉承乃父衣缽,成為“王派壺藝”的嫡傳。在王石耕15歲那年他頭一遭徒手獨立完成了兩把仿古壺:一把“掇球壺”、一把“線園壺”,嘴平正,口蓋准縫,頗見功力,是他壺藝生涯中的“處女作”。這兩把壺被丁蜀鎮上一位老中醫珍藏著。王石耕數十年的陶藝生涯中曾一度脫離制壺工藝,從事技術管理工作,但他始終把“捏茶壺”作為自己一大生活樂趣,追求創造的至情不泯。

5、裴石民:(1892-1979年2月2日)原名裴慶雲,又名裴德銘.其幼時念過幾年私塾,14歲拜大浦姐夫祖臣為師,學習制陶技術,22歲到利永陶品公司製作紫砂陶器其時已在紫砂陶業中嶄露頭角,上海的一些古董商和收藏紛紛邀請其製作紫砂陶器34歲時由張槐卿和江祖臣介紹到上海,制坯再到蜀山燒成後陳設於莫家櫥窗,作品 有<<悟奇治陶>>印,造型古意盎然,製作精細,頗為好友珍愛,因而 為<<悟其壺>>.其技藝聞名江南,並博得了”陳鳴遠街道二”的雅號.二年後又先後給幾個古董商仿製紫砂古董,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後才回宜興.1940年,地蜀山大租房開石民陶器店自做自賣.極喜養貓,鳥,金魚,松鼠,蟋蟀等小動物並以寫生悟性,把物性可愛之情,移至紫砂文房清玩,如<<田螺水盂>>,<<九條藝 桑菜盤>>,<<螃蟹荷菜盤>>,<<十件果品>>。

6、吳雲根:一生勤勞純樸,光明磊落,公私分明。直到去世,未給子女們私下留存一件他個人的作品。他的紫砂作品,構思奇妙,享有“出神入化”之美譽。製作的《提把弧菱壺》、《雙色竹段壺》、《大型竹提》、《傳爐壺》、《線雲壺》、《合菱壺》等,曾多次選定參加國內外陶藝大展,聲譽遠播。創作設計的竹花盆、大長方水底盆及新石桃、菱角茶具、雙色柿子,還有《魚罩壺》、《春寧壺》等在傳統手法上頗具創意。他的作品喜用雙色泥表達主體,較多的用竹為題。竹節為壺身挺拔剛勁,壺咀、壺把、鈕、綴以小竹枝攀於壺體,由曲枝構成,輔以幾片小竹葉,舒展有姿似風中飄動,疏密有致;兩種泥色處理,相互呼應,色澤和諧得體。在製作處理手法上以竹節為主體的合理結構,以葉、莖、枝、芽為襯托,充分表現翠竹的神韻。又如《柿子壺》是常見的造型,他採用多種手法製作,有宜於裝飾銘文,且光潤的四瓣莖紋柿子壺,也有重在表現柿子生態的翻蓋柿子壺,光潤內蘊,楚楚動人。《傳爐壺》敦厚樸實,《弧菱壺》方中富圓,圓中見方,他的作品渾然天成,毫無雕琢之氣。

以上就是民國紫砂壺名家都有誰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