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辨別紫砂壺的品味
  • 21年11月6日 00:3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怎麼辨別紫砂壺的品味,紫砂壺是最據盛名的一種茶具,紫砂壺是一種陶器,不是瓷器,紫砂壺是素有“陶印”之稱——江蘇宜興(古稱陽羨)的特產。紫砂壺以其獨特的實用功能和卓絕的工藝水平,贏得了“世間茶具稱為首”的美譽,為歷代品茗愛好者所推崇,自古贊語甚多,蘇軾曾經謫居宜興,尤愛用紫砂壺泡茶,並有詞句:攝銅腥缺澀不宜泉,愛此蒼然深且寬。據傳他設計了一種“提攀式紫砂壺”,被稱為 “東坡壺”。那麼怎麼辨別紫砂壺的品味呢?

(一)造型

首先要明確各個時期砂壺造型的特點,以及演變發展的規律。紫砂壺在我國歷史悠久,但每個不同的時期造型都不盡相同。如清代初期,專供宮廷、皇家使用的宮廷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為主。

(二)胎質

不同時期的紫砂壺所使用的泥料有著不同的泥質,如明代紫砂壺使用的泥料,顆粒比較粗,給人的感覺有點粗糙;到了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清中期製作的壺胎骨堅致,色澤溫潤,晚期泥質仍堅致,但色澤不如中期溫潤,顯得乾枯。

(三)製作工藝

製作紫砂壺的成型工藝,在各個時期也都有所不同。明代創始期的壺是以捏制為主,壺內胎往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到了明晚期的時候,創造了木模制壺方法,壺內壁不見指紋,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跡,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處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了美化接痕貼上柿蒂形泥片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清代的紫砂壺一般採用打泥片,再將泥片鑲接而成,所以壺胎厚薄比較均勻,製作也比較精細。清早期的壺嘴為單孔,晚期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壺均為手制,到了清末就有用模制或轤轆成型的工藝。

(四)款識和銘刻

紫砂製品上的款識和銘刻是指刻、印、劃在砂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產生的年代、製作者和使用者等諸多因素。不同的時代刻款銘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書體上,明代都為楷書,到了清代早期楷書、篆書並用,而後期則以篆書為主。在紫砂壺的蓋內、壺底或把根處往往都刻有制壺人的落款。

(五)風格品位

鑒定傳世的名家作品,首先要掌握的是這些名家所處時代的基本特徵與風格,作品中有沒有那個時代的氣息與烙印,還必須綜合考察作者一貫製作風格與品位。從近現代的偽作來看,多數是屬於技精而缺乏韻味,而壺的神韻是藝術生命所在。在歷史上同一位名家製出的三個不同造型的壺,即使從表面上看好像不一樣,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以上就是怎麼辨別紫砂壺的品味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