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古代聖旨有遺產的嗎,古代聖旨有遺產的嗎,聖旨是中國封建社會時皇帝下的命令或發表的言論。今常用於比喻,假傳聖旨。那麼古代聖旨有遺產的嗎?
明萬曆年間聖旨
河北省邱縣文史工作人員日前在一位名叫孫登選的老人家中,發現一道“巨長”的明萬曆年間聖旨,長達360餘厘米,保存大致完好。
這道聖旨原件為青黃兩色絹本,通體有織錦雲紋,長度達到360餘厘米,寬度約為33厘米。兩頭無軸,略有破損,但字跡清晰可辨。聖旨前端為青色絹布,上有銀色雙龍圍繞“奉天誥命”四字。正文內容大意為:皇帝感激一位名叫孫維城的官員及其家人為國盡心盡力,讚揚孫維城為國事日夜操勞,表揚其成績顯著,敕封其為山西布政使。
聖旨文中列舉出孫維城歷經十三任官職。頒旨時間為萬曆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聖旨全文700餘字,字體為風格端莊的小楷,氣度雍容,圓潤飄逸,聖旨整篇佈局工整嚴謹,跌宕有致,字跡筆畫突兀。聖旨中段及末端均蓋有皇家“制誥之寶”和“廣運之寶”的方形印章。
據邱縣文史專家楊鳳奎介紹,聖旨中所指的孫維城,字宗甫,是孫登選老人的先人,邱縣孫莊村人。他學識淵博,見多識廣,尤其精通聲律,善於寫詩填詞。1570年中舉人,後中進士。曾任湖廣道監察御史,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布政使。他為官期間清正廉明,愛民如子,這道聖旨正是孫維城被提為山西布政使時收到的。[1]
康熙五彩聖旨
2008年2月26日,兩件康熙五彩聖旨落戶新鄉檔案館。專家稱,這種五彩聖旨連中央檔案館都沒有。這兩道清康熙皇帝下的五彩聖旨,被民間保存了300多年後,在2月26日被保管者正式委託新鄉市檔案館保存聖旨。這兩件康熙五彩聖旨從日期來看,均為清朝康熙四十年五月三日一日所下。上面有滿漢兩種字體,共由黃、藍、褐等幾種顏色組成,所用材料為五彩綾緞。長度約為3.25米,寬為0.4米。第一道聖旨是封任璇之母為誥命夫人,表彰其教子有方;第二道聖旨是封任璇之妻為“賢惠”,意為賢內助。
經聖旨的主要收藏者之一關堤村任氏家族成員任紹儉先生講述,任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名臣,深得康熙皇帝賞識,康熙認為是任璇之母教子有方,同時認為任璇之妻通明達理,賢良聰慧,為一流的賢內助。康熙皇帝於是在康熙四十年五月三日一天之內,連下了上述兩道聖旨。 任紹儉說,2007年,他攜帶這兩件寶貝趕到北京中央檔案館,專家們看到後連連稱奇,說:“真是國寶,連中央檔案館都沒這東西!”
任紹儉談起這兩件國寶的傳承故事,20世紀50年代,任氏家族有一個叫任傳秀的,他是如今可考證的第一個傳承人。任傳秀死後將國寶傳給了其子任宗波。1995年,任宗波患重病時,便將這兩件寶貝交給任紹儉。任紹儉說,“文化大革命”時期,如果稍微走漏一點風聲,保存聖旨的人就可能禍及全家。新鄉市檔案館館長梁永萍於2003年得知任氏家族保存有聖旨,就派專人與任氏家族的成員溝通多次,希望由檔案館來保存。但都被拒絕了,後館長梁永萍告訴任氏家族聖旨若沒有專業的保存是會風化的,而這兩道聖旨確實發現有風化的跡象,於是就勸任氏家族能顧全大局。後任氏家族終於同意,並彼此達成協議:國寶產權永久為任氏家族所有,但由新鄉市檔案館代為保管。
雍正時期聖旨
河北省深州市委宣傳部2013年6月26日透露,該市東四王村日前在修訂村志時,發現兩張清代雍正時期的聖旨,這對研究清代時期文教禮儀提供了文字和實物佐證。
據聖旨保存者、東四王村77歲的村民孟國振介紹,雍正十三年(1735年),其先祖孟麟中武進士,官封陝西河州鎮標右營游擊,協副將之職,從二品。兩張聖旨為雍正皇帝分別敕封孟麟祖父母、父母的誥命。兩聖旨均為五色織錦所制,上面織就數十朵祥雲。由於年代久遠及歷史原因,聖旨周邊已出現絲狀或部分破損。每張聖旨橫長約2米,豎寬0.4米,正文部分均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漢字為2厘米見方楷書,分別寫有“孟麟之祖父敬持躬忠,能啟後威宣外,家傳之書,澤沛天地”、“孟麟之祖母劉氏壹儀,是式令問昭振劍之家,聲輝流奕世播絲綸之國”、“孟麟之父羲方俊,躬樹良型”、“孟麟之母崔氏,七誡嫻明三遷,勤令儀,不忒早流”等字樣,兩個紅色大印也清晰可見。
兩張聖旨開首為“奉天誥命”4字,正文部分每段皆以“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或“制曰”開頭。深州市文物部門稱,一般明清聖旨開頭多為“皇帝詔曰”和“皇帝制曰”,區別在於,“詔曰”由翰林院撰擬,內閣大學士奏定後,由皇帝欽定的庶吉士書法大家書寫,最後鈐皇帝玉璽,而“制曰”是由皇帝對他所器重的受旨人或重要事件親手書寫。因此,孟家保存的聖旨或為雍正皇帝親自書寫。
以上就是關於“古代聖旨有遺產的嗎”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