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中山古國遺址(1張圖片)
  • 21年12月13日 04:3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戰國中山國是戰國時期五個「千乘之國」之一,是僅次於戰國七雄的諸侯國。但由於中山國為遊牧民族所建,歷史短暫,史載缺略,遺跡湮沒於地下,兩千多年來鮮為人知,故稱「神秘王國」。20世紀7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縣三汲村附近勘探了中山國都城靈壽古城,發掘了五座中山王族墓和百餘座平民墓,共出土文物兩萬餘件,許多文物工藝精湛,造型華麗,是戰國時期藝術作品中的珍寶。
中山一名,始見於《左傳·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據史料記載,中山國原稱鮮虞,後稱中山,是春秋戰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狄族建立的一個諸侯國,位於今河北省的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因城中有山而得名。在當時諸侯爭霸,群雄迭起的局面下,中山國不僅能夠長期馳騁於大國之間,並且成為僅次於燕、趙、齊、楚、魏、韓、秦等七雄的千乘之國,是戰國時期七雄之外的又一強國,被稱作「腹心」之地。
中山古城是戰國時重要都城之一,其主體城址部分又稱為靈壽城,自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到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先後五位國君定都於中山古城,見證了中山國從復興到鼎盛再至滅亡的全部歷史,也是少數民族和中原漢族文化融合的重要見證。

  中山古城遺址距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位於河北平山縣三汲鄉一帶,屬太行山前丘陵地帶,面積46平方公里,由中山古城、中山厝王陵、軍事駐防城以及東北、西北、西南的中山墓區所組成。古城遺址於1973年發現,考古隊在此發掘出土了19000多件珍貴文物,尤其是中山王厝墓的發掘最令世人震驚,出土了萬餘件精美青銅器、玉器和其他珍貴文物,獲得了極其珍貴的長篇青銅銘文和我國最早的地圖——兆域圖銅版。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