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工筆花鳥畫發展情況,工筆花鳥畫,是漢族傳統繪畫重要流派之一。中國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是中國畫中與寫意花鳥畫相對應,運用中國特製的毛筆、中國畫顏料,在專用的熟宣紙或礬絹進行嚴謹精緻花鳥畫創作的一種特殊的畫種與技法。那麼工筆花鳥畫發展情況怎麼樣呢?
工筆花鳥畫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縱觀工筆花鳥畫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到:工筆花鳥畫形成於唐,成熟於五代,而興盛於兩宋。
在繪畫史上,最早的花鳥形象的塑造與表現出現於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如圖1、2)、玉器、青銅器、畫像石等,雖然這些花鳥的形象在當時還沒有形成有獨立審美價值的繪畫作品,只是起圖案裝飾作用,以此徵得祥瑞與原始的圖騰崇拜,但是,這些花鳥的形象卻是真正的繪畫之源。總之在唐代之前,隨著繪畫和工藝美術的發展,工筆花鳥畫的誕生已有了充足的條件。到了唐代,隨著封建社會經濟的繁榮,人們生活的安定,極大地促進了花鳥畫的發展,為工筆花鳥畫的形成時期,形式技法以工筆青綠重彩為主,給後世發展奠定了基礎。初唐的工筆花鳥畫家有以畫鶴著名的薛稷,晚唐的工筆花鳥畫形成了以邊鸞為首的畫派,此時的工筆花鳥畫作品已經趨於興盛。五代時期不長,但卻是工筆花鳥畫趨於成熟的時期,在西蜀和南唐出現了以黃荃和徐熙為代表的兩大畫派,世稱“皇家富貴”、“徐熙野逸”,所創立的“勾填法”、“勾勒法”、“沒骨法”等畫法使花鳥畫的表現達到了一個新的藝術水平,標誌著工筆花鳥畫的技法已經趨於成熟,同時也為後世眾多的工筆花鳥畫風格流派的出現開闢了道路。
宋代工筆花鳥畫空前繁榮,在創作上,宋人既重視深入地觀察生活,又不是自然主義地抄襲對象。既要求源於生活又要有所創造。在技法上不但成熟,又發展了“勾填法”、“勾勒法”、“沒骨法”及白描墨染等多種風格流派。湧現出了眾多工筆花鳥畫的集大成者,為後世留下了大量名垂畫史的佳作,如崔白、趙佶等。到了宋代,工筆花鳥畫在理論上也有所建樹,奠定了工筆花鳥畫家尊重生活、長期深入地研究生活的優良傳統,強調要瞭解花、鳥、蟲、獸的“物理”(生長結構)、“物情”(生後習性)、“物態”(基本形與運動狀態)。
因此,古人又稱工筆花鳥畫為“寫生”。宋代的工筆花鳥畫家們沒有停留在對花鳥外形的圖寫上,而是研究了對象的性格品質,把花鳥人格化,物我兩化,借物抒情。他們走向大自然,去體驗生活,主張在現實生活的觀察和體悟中尋真。元代僅九十年,統治者對繪畫不甚重視,因而元代工筆花鳥畫基本是繼承宋代工筆花鳥畫傳統,在工筆花鳥畫發展史上常把“宋元”合稱為一個歷史階段。
元代的工筆花鳥畫家有錢選、王淵、任仁發等。明代工筆花鳥畫承襲宋代工筆花鳥畫傳統又結合馬遠、夏珪的水墨山水技法畫背景,擅長大幅構圖,對繁簡、疏密、虛實處理十分嚴謹,畫風比宋代工筆花鳥畫趨向簡括、豪放。代表畫家有邊文進、林良等。清代的工筆花鳥畫家名家不多,作為常州畫派的創始人惲壽平是清初最有成就的工筆花鳥畫家,他發揚光大了沒骨畫法,其作品設色清秀妍雅,工整艷麗,姿態生動、氣韻天然,被稱為“逸筆寫生”,他主張以“萬物為師,以生機為運”,並首創“點花粉筆帶脂,點後復以粉筆足之”的方法,其影響深遠,並豐富和發展了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形式和藝術風格。
清代雙鉤法者以沈銓最有名。晚清出現有上海以“三任”為代表的海派和廣東以居廉為代表的嶺南派。當清朝末期工筆花鳥畫走向衰落之時,近代諸位大師於非闇、陳之佛等的出現,為工筆花鳥畫的頹勢扭轉了局面,他們繼承並發揚了唐宋工筆花鳥畫的創作風格,推陳出新,承前啟後,奠定了傳統工筆花鳥畫向現代轉型的前期基礎。
以上就是關於“工筆花鳥畫發展情況”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