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雍乾兩朝時值盛世,且皇室盛行摹古,御窯廠承命竭力摹制,所出之品幾類古物,尤以雍正中期至乾隆最甚。其中藍釉作為經典的永宣器類得到廣泛的摹制和創新,達到了「師古而不泥古,仿古而不忘新意」的境地。
乾隆御窯廠對宣德霽藍釉的摹仿曾有明確記載,唐英《陶成紀事碑記》記錄五十七種釉色當中就有「仿宣窯霽青,色澤濃紅,有橘皮、棕眼」。乾隆朝國力強盛,弘歷又極愛珍瓷雅器,文獻上亦見多處檔案記載,如《造辦處各活記清文件》記錄乾隆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奉旨燒製一批摹古瓷器其中一件便是「藍釉描金福壽紋細頸瓶」。
本品造通體施飾霽藍釉,勻淨明亮,蒼妍奪目,一如宣窯之寶石藍,其出色之妍麗獨步有清一代,為乾隆同類御瓷之冠。此釉色燒成極難,毀掉之器較成品為多,或可解釋此類釉色燒製時期極短,工藝之繁縟複雜為緣由。
此瓶鼓腹細頸,精巧秀氣,器型標準,製作極為精工細琢,胎體厚薄適度,輕重適宜;通體施寶石藍釉色。口沿塗金,沿下繪如意頭,頸細如筆,滿繪折枝桃實及團壽。腹亦滿繪描金桃實團壽紋,數只蝙蝠穿飛其中。
腹下通周繪卷草紋。足素藍釉,底滿施塗金,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書款,該器實為案頭陳設之雅器,為乾隆色地瓷器中的標準御窯精品。
乾隆 藍釉描金福壽紋細頸瓶 尺寸:
口徑:2cm
高:19.7cm
足徑:6cm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