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箑邊竹刻?
  • 17年1月15日 08:1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什麼是箑邊竹刻?箑,扇也。箑邊竹刻即扇骨竹刻,是將竹刻技藝運用於折扇上的一門雕刻藝術。折扇起源於日本,舊稱倭扇,後經高麗(朝鮮)傳入中國。起初並不流行。至明代,日本向中國大量輸入折扇,遂為國人所珍視喜好。明永樂皇帝朱棣,「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匠如式為之,自內傳出,遂遍天下。」在皇帝的大力推廣下,折扇業得以興起。這一原創於扶桑國的舶來物迅速被中國化。經數代能工巧匠的改良創新,中國折扇更臻完美精巧。除了書畫、造型、髹飾、鑲嵌等技藝的溶入,竹刻也因扇骨逐漸變為以毛竹為主而被廣泛運用。竹刻本來僅是雕飾工藝,但至明代中晚期,卻由於大批文人巧匠的參與而大放異彩。開此風之先並作出巨大貢獻的有明代嘉定三朱(朱松鄰、朱小松、朱三松)和金陵濮生(濮仲謙)。清早期的張、沈、吳、封(張希黃、沈大生、吳之璠、封錫祿)以及乾隆時的周顥、潘老桐等。當時形成了著名的嘉定、金陵兩派,而金陵派由於本身就處於折扇興起的皇城(南京),其淺陰刻的竹刻技法主要運用於扇骨雕刻上,因此可以說金陵派首先開創了箑邊竹刻。這從前人的文獻中也可以得到印證。明代的箑邊竹刻實物流傳至今的已經罕見,僅見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兩柄刻有「仲謙」款的淺刻扇骨。兩扇均出自河北省一座明墓,扇骨上分別為陰刻梅花、水仙、蘭花及詩句。據記載,濮仲謙生於明萬曆年間,他的竹刻當時就名噪一時,最為人推崇的是他的不事刀斧,經手略刮磨即成器之竹刻,而他另一個特長便是刻扇骨。與他同時期的另一位竹刻家李文甫也擅刻扇骨,且同他風格相近,因此李、濮二人被後人稱為「金陵派」之祖,可是,明劉鑾的《五石瓠》、文震享的《長物誌》都講李、濮二人是蘇州人。他們是蘇州人流寓金陵,還是金陵人曾寄蹤吳中,很難定論,然而,至少有一點可以確認,他們均生於明中晚期,均擅刻箑邊竹刻,並以此聞名於世。由此,我們可以推想,箑邊竹刻在明中晚期已非常成熟。近人金西崖、褚德彝在其專著中都記述有曾過目或收藏過的明代竹刻扇骨。褚德彝在《竹人續錄》中還詳細地記錄過一把明代人刻的留青扇骨:「海寧沈倬章藏舊竹扇骨,色焦黃,刻陽文留青,一面刻:『鵁鶄飛起郡城東,碧江空,半灘風,越王宮殿,萍葉藕花中。簾卷水樓漁浪起,千片雪,雨濛濛。』另一面刻:『極浦煙消水鳥飛,離筵分,幾時送,金渡口,楊花狂雪任風吹,日暮空江波浪急,芳草岸,雨如絲。』調寄江城子,草書狂縱類張東海(張弼)……」。由於箑邊竹刻不易保存,明末清初之實物已是難覓芳蹤,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多的是清嘉、道以來的作品。以前許多竹刻史論家,常感歎晚清民國以來竹道衰微,不復有明末清初那般技高韻古。誠然,在文房雅玩和案頭清供領域,後者難望及前人之項背,但走前人未走之路,另闢蹊徑,在箑邊竹刻上大顯身手,正是嘉、道以來竹人正確的選擇。扇骨既薄且窄,用武之地極其有限,然這方寸之地經二百餘年無數竹人的不懈努力探索,卻開創出了一個全新的竹刻新天地。其間,另一個關鍵要素:自明代中晚期開始,城市繁盛,尤其是江南一些城市,隨著手工業、商業的興起,經濟富庶,文風蔚然,市民階層日趨壯大,他們需要和喜愛象折扇這樣精緻而文化內涵豐富的手工藝術品。特別是嘉、道以來,玩扇賞扇之風日盛,官紳士人互贈書扇之風盛行,文人出門應事,朋友聚會,手執一扇,舒捲談笑,盡顯自身儒雅。如果折扇上有名人書畫,名家雕刻,那更是臉面生光,折扇成了一件標榜自己身份地位的展示品……在經濟活水的滋養下,大批刻扇名家應運而生。由於玩扇賞扇者當時主要集中於文化經濟發達的地方,因此,刻扇竹刻家最活躍的地方是江浙二地和京津地區。蘇州為文化名城,巧匠輩出,明中葉又有吳門畫派引領域內,箑邊竹刻自然獨領風騷。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