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花蝶紋扇形壁瓶(1張圖片)
  • 22年11月21日 15:0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這件清代青花花蝶紋扇形壁瓶(見圖),長17.3、寬13.8、厚1.73厘米,內部中空。整體造型像一把剛剛打開一半的扇子。頂部有五個小孔,中間的小孔略大,便於插花之類的裝飾品。背面平坦,略上出有三個小孔,一大兩小,便於繫繩將壁瓶懸掛牆上。正面下方五根扇翅間留孔,上方扇面用青花繪蝴蝶花卉圖,假山石洞上兩株小草茁壯成長,亭亭玉立,彷彿有微風拂過,細莖彎曲搖曳。在它的周圍,一小兩大三隻蝴蝶,翩翩起舞。 

  壁瓶,又稱“轎瓶”、掛瓶,產生於明代萬歷時期,到了清代初年就已廣泛流行,但絕大多數壁瓶的使用人群依然僅限於皇室、權貴或上流階層以及文人中,普通民眾難以企及。清乾隆時期,皇帝的喜好也成了貴族人士所追求的對象,因而瓶壁的需求量猛增。壁瓶在清代被上流社會高度重視,也引發了文人們對它的濃厚興趣,做工精緻又充滿文人氣息的壁瓶也受到文人的垂愛,寫下了許多對壁瓶的讚美詩句,諸如“蘅皋掇青藻,氈室伴清嘉”“宿再朝煙與潤,山花野卉常新”“動潔路搴秀,靜懸屋盎春”。 

  壁瓶是受生活中筷筒的啟發而新創的陶瓷品種。它的器型為常見花瓶、尊等豎部的一半,靠壁一面平坦有孔,以利於懸掛在牆壁上,做家居裝飾之用。在古代人們常將壁瓶掛於牆壁或床頭柱子上,中插一些季節花卉,以點綴居室或書房,因而在實際運用中它又同時具備了陳設和文玩的雙重作用。其器型多樣,有葫蘆式、半圓式、蓮花口式、瓜稜式等,所繪圖案有龍紋、高士、八仙、松竹梅、鬥雞、蘆雁、折枝花果、雉雞牡丹等。《遵生八箋》說:“四時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滿床,臥之神爽意快,冬夏兩可。”這段話給予了壁瓶高度評價,從字裡行間不難品味出當時文人對壁瓶寵愛有加的心情與感受。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