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現在古玉造假技術很多,尤其是高古玉造假已經成為一個行業,成為流水作業了,但是古玉作偽都是現代技術手段,跟古代手工拉絲工藝雕刻玉的細節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面對如此大量的古玉,孰真孰假,樣子收藏網總結出一些古玉鑒定方法。除了鑒定人員要熟悉歷史、掌握各時代文化背景以外,大致還要有以下幾點
(1)從造型上看。造型藝術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不斷認識、把握逐漸成熟的。它不僅反映了工匠們的設計意圖,更主要的是,它直接體現了各個不同時代的文化信息,形成了時代特徵。這些時代特徵是判定年代的重要依據。例如漢代的出廓璧、戰國的玉璜等,其造型是特有的,如果在此器物上同時出現其他時代的器物特徵,即可辨出真偽。
(2)從紋飾上看。古玉上的紋飾,不僅表現了古人當時的審美情感,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文化潮流。掌握了紋飾變化的規律,就為斷代和辨偽提供了依據。人們可以通過同一題材的紋飾在不同時代的變化(如龍的變化),不同時代不同紋飾題材的出現(如唐代出現的樂舞人帶)來斷代辨偽,如果出現違反規律的現象則真相大白。
(3)從材質、沁色、製作工藝等方面看。古代玉工大多世襲,其做工一般都代表了當時較高的水平。許多偽古玉雕工功底差,又由於不是原作,出現非粗即過細的情況,與古人的作品差異較大;出土玉器因地域、年代等不同會出現多種不同的材質和顏色;材料的選取、沁色的形成都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模仿的,這些特徵也是我們辨偽的重要依據。
但是,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使一些先進的手段以我們料想不及的速度運用到古玉作偽當中來了。比如,在造型上,以國家文物部門正式出版的器物圖錄、購買盜掘出土的器物或者直接用國家禁止出口的古玉翻塑膠模瓣為樣本,來取得逼真的效果,使真偽古玉在造型上的特點差異消失。在作舊、作沁色上,作偽者使用了熏、烤、燒、煮、炸、蝕、激光穿透等手段,使用了窯、烤箱、微波爐、煤火爐、電爐、柴爐等工具,使用了杏干、梅干、薑黃、草板紙、蓖麻油、鋸木屑、鞋油、瀝青、紅糖、香料、腐肉、各種化工原料(如高錳酸鉀、氫氟酸、硫酸、鹽酸、硫化汞、硝酸等),有的顏色浸入很深,用人的裸視難以分辨。特別是一些技術高超的作偽者,曾經就是經過嚴格技術訓練、工藝美術院校培訓的正規雕刻廠退役的骨幹,還有一些深入細緻研究了鑒定專家的鑒定研究成果、專著,參加了各種鑒定培訓班等,作偽者的水平大大提高,他們的作品更多地具備了專家們鑒定依據的那些特點,偽作達到了極致,以至於有些拍賣公司在徵集拍品時不得不以「流傳有序」來對付這些高仿品。面對如此兇猛的仿製洪水,專家普遍的經驗是以經過國家正式的、科學發掘出來的器物為標本,認真體會,多看實物,多實踐,並在實踐中去思考、去揣摩、去領悟、去感覺,將那些模糊的認識、零星的信息進行認真地分析比較,以便從中找出正確的結論。這種鑒定的方式和結果,不但難以區別用現代手段與古代手段表現出來的古代時代風格,而且由於各人感受、經歷經驗的不同,還經常引起鑒定結果的爭議,使鑒定變得虛無化、神秘化,給一些人造成了可乘之機,以「天機不可洩露」、「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借口,騙取收藏者的信任,把高雅的文化享受搞得低俗骯髒,把本應是良好氛圍的文化市場,變成善良人們誤踏的陷阱。有專家擔心,現代仿古玉雕,從上個世紀80 年代至今,經過20 餘年,其產量已經難以估量,現在就感到在鑒定技術上產生不少問題,不知數百年以後,我們的後人又如何看待今日的玉器。於是人們呼籲和盼望有「其他的科學技術」,「設法使鑒定的手段豐富起來」,以解決傳統鑒定方法難以解決的問題。3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進行偽古玉的辨識已勢在必行,尤其是從事文物鑒定的人員,更應該不斷地學習引進、研究掌握先進的知識、方法,使鑒定的結果更準確,鑒定的方法更科學,鑒定過程更客觀、更直觀、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