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解析
  • 16年7月20日 20:3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孫子兵法解析,《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的書名可謂人盡皆知,但《孫子兵法》的思想體系因其極為複雜高深,如不從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根源上和現代科學理論的方法論上尋找解密鑰匙,是十分難以理解和把握的。

《孫子兵法》的篇名實質上就是指易道中陰陽對立矛盾的兩個方面:《計》(陰陽),《形》(陰陽),《勢》(陰陽),《作戰》(運作與戰鬥),《謀攻》(謀略與進攻),《虛實》(虛弱與充實),《軍爭》(軍隊與抗爭),《九變》(極端與應變),《行軍》(行政與軍政),《地形》(地形與兵形),《九地》(戰態與心態),《火攻》(頂點與與休止),《用間》(情報與間諜)。從結構上看,《孫子兵法》每篇的內部邏輯可相對分為前半部(陽謀)四小節(前四卦)和後半部(陰謀)四小節(後四卦),前後共八小節(八卦),這與《易經》中的的兩儀、四象、八卦的空間結構驚人吻合。

《孫子兵法》共十三篇,分為上、中、下三卷,這個結構即反映出其理論體系的三個層面和包含的三種內容。第一個層次是基礎理論,講的是宏觀的、原理的、認識論部分,反映被反映事物的結構、要素、功能;第二層次是應用理論,講的是中觀的、調控的、方法論部份,反映被反映事物的物質、能量、信息;第三層次是微觀理論,講的是微觀的、作業的、技術部分,反映被反映事物聯繫、發展、過程。

第一層次的思想體繫在軍事上稱為“戰略學”,它是軍事學術的最高組成部分和最高領域,包括國家和武裝力量準備戰爭、計劃與進行戰爭和戰略性戰役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戰爭目標、規律和基本運作原理,是探討如何制定宏觀計劃、計策和實施戰略控制的原理,涉及國家的政治、經濟、資源、技術、戰機等若干方面。《孫子兵法》的上卷包括了上述現代戰略的學的全部內容,它以辯證思想把戰略思想分為四個範疇和八個方面:一是戰略策略範疇,由戰略計劃和戰略手段構成;二是戰略資本範疇,由動員部份和實戰部份組成;三是戰略運籌範疇,由智謀屈敵和以兵屈敵組成;四是戰略形態範疇,由防守形態和進攻形態組成。因此,《孫子兵法》戰略思想系統的總體框架為:計(陽)——計(陰);作——戰;謀——攻;形(陽)——形(陽)。《計》篇之戰略決策與模式為:環境基礎(乾)、能力基礎(兌)、民意基礎(離)、利益評估(震)、廟算原理(巽)、變術原理(坎)、訛形原理(艮)、詭道原理(坤),其中前四卦是陽計策,後四卦是陰計策;《作戰》篇之戰略組織模式:物質基礎(乾)、能量基礎(兌)、戰略投入(離)、戰爭效益(震)、能力效益(巽)、時間效益(坎)、以敵克敵(艮)、以戰養戰(坤),其中前四卦是戰爭資本,後四卦是戰爭消耗;《謀攻》篇之戰略指揮模式:全敵原則(乾)、伐敵原則(兌)、乘勢原則(離)、人才因素(震)、知識因素(巽)、信息因素(坎)權力因素(艮)、取敵原則(坤),其中前四卦是智謀屈敵,後四卦是攻戰取敵;《形》篇之戰略控制模式:勝敗控制(乾)、動靜控制(兌)、死生控制(離)、盈利控制(震)、運用優勢(巽)、建立優勢(坎)、運籌計算(艮)、守道保法(坤),其中前四卦是形(陽)料敵,後四卦是形(陰)取敵。

第二層次的思想體繫在軍事上稱為“戰役學”,它是軍事學術的組成部份,研究各種軍種、軍團準備與實施協同戰役和獨立戰役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組織力量、運用力量、調整力量和控制力量,以及以最佳態勢臨戰應戰的一系列方法論。《孫子兵法》的中卷概括了上述現代戰役的全部內容,它以辯證思想把戰役思想分為五個範疇十個方面:一是戰役勢能範疇,由組織結構及其正奇變化組成;二是戰役虛實範疇,由組織功能的漲落及其虛實變化組成;三是戰役效能範疇,由組織整體控制和指令對行為控制組成;四是戰役應變範疇,由組織所處的環境及其應變策略組成;五是戰役控制範疇,由組織行政管理和專業管理組成。因此,《孫子兵法》的戰役思想體系的總體框架為:勢(正)——勢(奇);實——虛;軍——爭;九——變;行——軍。《勢》篇之組織勢能協調模式:關係協調(乾)、正奇協調(兌)、運變協調(離)、速度協調(震)、場位激勵(巽)、弱敵激勵(坎)、組織激勵(艮)、領導激勵(坤),其中前四卦是勢(陽)陣勢,後四卦是勢(陰)戰事;《虛實》篇之組織功能協調模式:潤耗協調(乾)、決戰協調(兌)、形名協調(離)、數分協調(震)、制勝形態(巽)、形態變幻(坎)、指揮素質(艮)、兵員素質(坤),其中前四卦是虛實趨戰,後四卦是虛實交戰;《軍爭》篇之組織運動協調模式:軍爭原則(乾)、速度效應(兌)、探測活動(離)、行動模式(震)、捨敵指令(巽)、進攻指令(坎)、指令鮮明(艮)、指令功能(坤),其中前四卦是整體控制,後四卦是指令控制;《九變》篇之組織權變協調模式:危機意識(乾)、成本意識(兌)、利害評估(離)、危機效應(震)、性格控制(巽)、條件控制(坎)、變術效應(艮)、變術原理(坤),其中前四卦是處境應變,後四卦是對像應變;《行軍》篇之組織常規協調模式:戰略方位(乾)、戰術方位(兌)、前衛佈防(離)、偵察相敵(震)、教令培訓(巽)、親兵賞罰(坎)、智將要素(艮)、精兵要素(坤),其中前四卦是軍政管理,後四卦是軍訓管理。

第三層的思想體繫在軍事上稱為“戰術學”,它是軍事學術的組成部份,包括各軍、兵種和專業兵團、部隊、艦隊和分隊準備與實施的理論和實踐,是作戰實施階段,面對具體的作業環境和對象,面對具體的發展階段和戰鬥士氣,面對如何利用火力把戰爭推向頂峰,面對如何利用信息來調節行動並控制敵人的技術。《孫子兵法》的下卷概括了上述現代戰術的全部內容,它以辯證思想把戰術思想分為四個範疇八個方面:一是戰術決策範疇,由地形地勢和戰鬥組織形勢構成;二是戰力控制範疇,由戰鬥發展階段性和戰士心理發展階段性構成;三是火力控制範疇,由自然能構成的摧毀性武器的利用和適度時機控制戰鬥保全戰功兩方面構成;四是信息控制範疇,由信息情報的價值系統和信息資源的間諜系統組成。因此,《孫子兵法》的戰術思想體系的總體框架為: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地形》篇之組織微觀決策模式:環境機會(乾)、環境覺察(兌)、能力資源(離)、能力覺察(震)、運籌要素(巽)、人際關係(坎)責任意識(艮)、環境意識(坤),其中前四卦是決策條件,後四卦是決策技術;《九地》篇之組織微觀用兵模式:戰爭階段(乾)、操作梯度(兌)、防禦心理(離)、戰術目標(震)、領導藝術(巽)、群體動力(坎)、進攻心理(艮)、以戰養戰(坤),其中前四卦是防禦階段,後四卦是進攻階段;《火攻》篇之戰爭頂點控制模式:目標選擇(乾)、火器操作(兌)、火器控制(離)、火器性能(震)、戰略原則(巽)、理性原則(坎)、利益原則(艮)、戰爭限度(坤),其中前四卦是火器使用,後四卦是停戰機會;《用間》篇之組織情報系統模式:情報價值(乾)、情報資源(兌)、情報組織(離)、間諜分類(震)、決策基礎(巽)、情報網絡(坎)、情報定向(艮)、間諜控制(坤),其中前四卦是情報價值,後四卦是間諜控制。

以上就是關於“孫子兵法解析”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