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時期的航海鏡(共4張圖片)
  • 16年2月1日 00:4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北宋航海銅鏡

  航海鏡,也叫海船鏡,又叫船舶鏡,在宋金時期比較流行,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發現。

圖2 宋代航海銅鏡

圖3 宋代航海銅鏡

圖4 金代“煌丕昌天”海船紋銅鏡

  圖1是一枚北宋航海銅鏡,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扶風縣博物館。此鏡1972年出土於陝西扶風縣城關鎮下河村宋墓。此鏡直徑17.8厘米,重600克。八瓣菱花緣稜起。鏡背半球形鈕,鈕面飾星雲點。鈕外有浮雕海上航船圖案,紋樣以流暢的細陰線表現起伏翻滾的波濤,一單桅桿帆船乘風破浪航行在大海波濤中。船頭三人並立前望,船尾有艄公三人用力划著槳。船艙口探出幾個人頭,圖案佈局緊湊生動,看著畫面使人似乎身臨其境,儼然是一幅海上遠航圖。這面銅鏡背面船帆上陰刻有銘文:“胡州儀鳳橋南石家”。胡州,即今浙江湖州市,宋代制鏡名家石姓在此地冶煉出品的銅鏡流傳各地。對於這面銅鏡,有些學者認為它可能是對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的生動寫照,所以曾遠赴日本參加精品文物展覽。它對於研究宋代的航海情況和對外文化交流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圖2所示這枚宋代航海銅鏡,直徑17.7厘米。“塞外的雪”及“容齋筆記”記載的圖樣。紋飾和圖1幾乎一模一樣,但直徑少0.1厘米,鏡背半球形鈕,鈕面光素。這面銅鏡船帆上的銘文比圖1清晰一些。 

  圖3也是一枚宋代航海銅鏡,直徑18厘米。1984年11月27日,雅安市對巖鄉群眾在拓寬公路時發現了三座宋代石券殘墓。從其中一座墓中清理出這面銅鏡,當時考古人員看背面紋飾,就叫它“魚龍戲舟”鏡。這面銅鏡和圖1不同的地方在於,海浪中有卷雲龍紋及跳躍的鯉魚。它的船帆上只刻有押記符號。 

  圖4所示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金代“煌丕昌天”海船紋銅鏡。此鏡直徑17.5、厚0.4厘米,八瓣菱花形,半球形鈕,鏡背浮雕一艘海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航行,海浪的波峰和波谷落差較大,突出了波濤的洶湧。單桅帆高出人身體的數倍,襯托出海船的宏偉、大海的浩瀚。船身兩側有四道篷索從不同方向對桅桿加以固定。船身部分,只用兩道簡約線條,便將整個船身形象地勾勒出來。船頭、船尾及船艙中的人物依稀可見,不是特別清晰。鈕上方有四字銘“煌丕昌天”。全文寓意為“上蒼保佑,天下興盛”,銘文和銅鏡紋飾相互呼應,希望保佑航海順順利利,畢竟航海遠行是危險係數極高的活動。“煌丕昌天”下陰刻“臨洮府錄事司驗記官”九字銘文。據《金史》卷二十六《地理志》記載,金設有臨洮府,其治在甘肅岷縣。因臨洮府以鄰“洮河”而得名。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