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清代朝珠是朝服上所佩戴的一種珠串,是禮服上的佩掛物,佩戴者掛在脖子上崔在自己的胸前。藏友們千萬不要小看清代朝珠。因為它曾經不單單是一種裝飾品,更是成功人士的象徵,代表著尊貴的身份和顯赫的地位。
圖1:清十八世紀 御制東珠朝珠;成交價:RMB 59,716,800;尺寸:直徑134厘米,重330g,珍珠直徑9.60-10.65mm;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0-04-08。
清代朝珠的製作材料分很多種,比如說珍珠的、珊瑚的、翡翠的、沉香的、象牙的、瑪瑙的等等,不管是什麼材料製作的朝珠那都是珍貴無比的。
圖2:清 御制翡翠朝珠項鏈(「黃仲涵項鏈」);成交價:RMB 23,000,000;尺寸:30顆, 珠徑13.43-13.29mm,長46厘米;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1-06-05。項鏈的主體由三十顆大小均勻的翡翠圓珠串成,顆顆碩大飽滿,每顆直徑均在13.29至13.43毫米之間,質地均勻,色澤翠綠濃艷,呈祖母綠色,晶瑩清澈,光彩耀眼,顯得異常雍容華貴。由於為清代朝珠改制,原本是以絲繩串結,所以圓珠上的穿孔要較當今所制的大一些。珠串色澤水潤,青翠欲滴,質地勻稱純淨,應為一整塊上等老坑翠料所制。其上乘的質地,頂級的打磨與拋光,溫潤而內斂的光澤,以及穿孔的大小,均顯示著此件翡翠項鏈不凡的出身與來歷。
這當中等級最高的就要算是東珠朝珠了,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有資格佩戴,其他人如果擁有的話那就是僭越。東珠是我國東北松花江附近的珍珠,因為清朝的發祥地是東北,所以意義非凡,於是東珠沾光成為等級最高的清代朝珠。
圖3:清乾隆 御制東珠朝珠;成交價:RMB 13,225,000;尺寸:長140厘米;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1-06-06。這串東珠朝珠長140厘米,主體由108顆圓潤晶瑩的東珠組成,間以深紅緻密的上等紅珊瑚佛頭四枚,每一佛頭兩側各附青金石伴珠一枚。頂端佛頭下連繫綴東珠綠松石佛頭塔,塔下以明黃色絛帶穿系橢圓形金累絲嵌青金石背雲,背雲上下各有綴東珠及紅珊瑚製蝙蝠形結1個,背雲尾端垂綴東珠和金累絲托紅寶石墜角。三串記念由綠松石組成,每串10粒,尾端垂綴東珠及金累絲托紅寶石墜角。
清代朝珠一共有108顆,每隔27顆之間就要插入一顆分珠,一4顆;一盤朝珠的兩旁一共附有3串小珠:一邊1串,一邊2串,稱為「紀念」。戴法是男女不同的,男的是兩串在左邊,女的是兩串在右邊。此外還有一串珠垂在後背,成為背雲。
圖4:清乾隆 東珠朝珠 ;成交價:RMB 5,750,000;尺寸:長116厘米;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長116厘米。本品傳承有序,為清宮舊物,據乾隆帝九世孫愛新覺羅·啟明介紹此件東珠朝珠為乾隆帝大行後「頒賞遺念」賜於第十一子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為感念皇恩將其作為傳家寶遞藏。從成親王至其子愛新覺羅·綿懿,再至其孫愛新覺羅·奕紀,後至曾孫愛新覺羅·載治(於咸豐四年十二月奉旨過繼愛新覺羅·奕緯為嗣,授多羅貝勒)。再由載治傳給其子愛新覺羅·溥侗,至今仍為溥侗一脈所珍藏,彌足珍貴。
清代朝珠有著諸多的意義,108顆珠子代表一年的12個月、24個節氣以及72候。4個佛頭代表著一年四季,3串紀念又代表沒一個月可以分為上中下三旬,總計30天。下垂於背後的背雲,代表著一元復始。這樣的一種設計凸顯了君權神授的思想,又暗訪皇帝已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圖5:清中期 枷楠香朝珠串;成交價:RMB 3,450,000;尺寸:108粒;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4-10-25。此件朝珠以伽南香製成,共計108顆,圓潤光滑,保存完好。每隔27顆珠子夾入一顆青金石圓珠,稱為「分珠」或「佛頭」,直徑大於朝珠,共4顆。朝珠頂部的「佛頭」上連綴一顆塔形「佛頭塔」,佛頭塔下端以明黃絲絛串系方形倭角金鑲翠背雲,背雲尾端綴金壘絲紅寶墜角。朝珠兩側有紀念三串,每串穿翡翠珠十顆,尾端綴各色寶石。伽南香為名貴香料,金貴且多朽細干,用之雕刻,少有大材,自古為世人所重。此件朝珠所用明黃色絲絛的絲質、色彩和技法,均體現出清代皇家江南織造局的獨有風範,朝珠各部件的相互位置、數量和工藝,符合清代朝珠所具有的全部特徵,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清代朝珠珍品。
佩戴的時候,需要根據不同的節氣時令來選擇不同顏色、材質的朝珠,祭天的時候佩戴青金石、祭地的時候佩戴瑪瑙蜜蠟、祭日的時候佩戴紅珊瑚、祭月的時候佩戴綠松石。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清代朝珠分別代表著天、地、日、月。
圖6:清中期 伽南香朝珠串;成交價:RMB 3,162,500;尺寸:108粒;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3-06-02。此品以沉香木製成,共一百零八顆子珠,珠圓漿潤,顏色呈棕褐色,色澤沉雅,香氣醇和。品相保存較好。沉香能在有形無形之間調息、通鼻、開竅、調和身心,妙用無窮。正是由於深諳此理,歷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才竟皆惜香如金、愛香成癮。「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斑斕。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閒。」在宴客會友、撫琴坐禪只之時,裊裊香氣,頗助於營造肅穆、親切、高雅、溫馨、恬淡的氣氛。從顆顆寶光十足的沉香珠中能飄出一縷縷甜淡的「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氣爽。
另外,穿朝珠用到的絛帶顏色也會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用明黃色的絛帶,王爺製冷用全綠或者是全黃色的絛帶。武官四品、文官五品以及縣官、郡官只能用石青色,任何人都不可以亂用。
圖7:清中期 枷楠香朝珠串;成交價:RMB 2,242,500;尺寸:108粒;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4-10-25。此品以伽南香製成,共一百零八顆子珠,珠粒長圓漿融質潤,呈色棕褐,色澤沉雅,香氣醇正。品相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清代老伽南香,配原包錫盒,十分珍貴。
其實歷史上的清代朝珠非常多,但是現在要購買成串的朝珠已經非常困難了,因為清朝滅完之後,有一段時間大家認為清代是腐朽的,因此很多古董都被人為的損壞了。現在很多朝珠的絛帶都並非原來的,而是後世按照當時的情況進行後期加配的。
圖8:清中期 伽楠香朝珠;成交價:RMB 2,070,000;尺寸: 140厘米;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7-12-03。此件朝珠以伽南香製成,共計108顆,圓潤光滑,保存完好。每隔27顆珠子夾入一顆紅珊瑚鏤空圓珠,稱為「分珠」或「佛頭」,直徑大於朝珠,共4顆。朝珠頂部的「佛頭」上連綴一顆塔形「佛頭塔」,佛頭塔下端以明黃絲絛串系方形倭角金鑲翠背雲,背雲尾端綴金壘絲紅寶墜角。朝珠兩側有紀念三串,每串穿紅珊瑚鏤空珠十顆,尾端綴各色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