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東勝侯汪興祖墓考古發現
  • 15年10月16日 03:1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1970年10月由南京市文管會在南京中央門外一小土山南麓,西距張家窪0.5公里,南距中央門2.5公里,清理發掘的明代洪武四年汪興祖墓。墓上封土外貌呈長條形土墩,南北長15米、東西寬l0米、高約4米。該墓為長方形閣樓式券頂磚室結構,墓向188°。墓室分上下兩層,每層又間隔成前後兩室。下層為平頂式(石板鋪頂),內部均仿木建築結構,用磚瓦作出柱、仿、斗拱等飾物,高2.15米、寬2.90米、前室長4.00米、後室長3.90米,上層為券頂式,高2.36米,前後兩室的長寬與下層相同。
出土文物有宋、元官窯和哥窯瓷、金器、銀器和鑲金托雲龍紋玉帶。這副玉帶共十四塊,是用純潔滋潤、白如凝脂的和田白玉雕刻而成。玉帶採用鏤空雕法雕琢出靈芝狀祥雲和穿越於雲層間的五爪龍,層次分明,做工精細,形制特殊,紋飾精美,飽滿而不失玲瓏,留有宋元時期的玉雕遺風,玉帶用金托鑲包,顯得異常精美。堪稱中國古代玉雕工藝之傑作。這是迄今為止,所見明代職官最高規格的賜授玉帶。
外青花龍紋內青花菊花紋印花龍紋高足碗,江蘇省南京市博物館收藏。高足碗高11、口徑12.9、足徑4厘米。
印花龍紋高足碗雖然出土於明代洪武四年墓葬,但是其造型和紋樣具有元青花的典型特徵——胎質堅致,胎體比較輕薄。撇口,弧腹,竹節形高圈足。白釉泛青,肥腴,青花髮色微微泛青灰色,外壁繪雲龍紋,小頭細頸,斜方格紋龍鱗,三爪,內壁口沿繪卷草紋,碗心飾一朵菊花紋,碗壁飾印花龍紋。
哥窯的盤子出土了11件。其中有兩件撥給故宮。一件釉水稍微好的定為一級乙等,另外一件瓷器在地底下受到腐蝕釉面失光。
汪興祖,(1338-1371年),巢(今安徽巢湖)人,張德勝養子,明朝初期軍事人物。
汪興祖跟隨朱元璋攻破安慶、江州、南昌等地,大敗張士誠部隊。後在涇江口擊敗陳友諒部隊,升任湖廣行省參政。後跟隨大軍平定武昌、廬州,升任大都督府僉事。後跟徐達下淮東、浙西等地,升任同知大都督府事。後大軍北征,攻破徐州等地,招降元參政陳璧五萬餘人。後孔子五十六世孫孔希舉親臨軍營,汪興祖重禮招待。後兗東各縣知道此事後,紛紛投靠明軍,於是順利拿下濟寧、濟南。
洪武元年,汪興祖以都督兼右率府使身份,進攻樂安,攻克汴梁、洛陽等地。後跟隨徐達進攻德州、元大都。之後攻下永平、大同等地,任晉王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僉事。後與傅友德進攻四川時候中飛石身亡,享年三十有四。後封東勝侯。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