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作為宋朝六大窯系之一的龍泉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主要產於浙江省的龍泉窯而得名,在我國的三國兩晉時期開始成立創燒,清朝時期龍泉窯結束了燒製,生產瓷器的時間長達一千六百多難,是我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作為燒製時間如此之長的一個窯系,它燒製的青瓷工藝是數一數二的,在北宋早期之前的產品受到的越窯、婺州窯的影響較大,胎質較粗、胎體較厚且釉色呈現為淡青色,釉層較薄,在其裝飾上刻花、劃花較少,流行貼花、浮雕等新方式。

圖1:北宋
龍泉窯刻花雙系盤口蓋瓶;成交價:RMB 1,609,160;尺寸:高26.6厘米;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5-12-02。此件盤口瓶刻花工整秀雅,釉色勻淨,應為北宋中期的製作。龍泉博物館藏有一件器形相近的刻花盤口瓶,失蓋,載於朱伯謙著。
北宋中晚期是龍泉窯發展的重要時期,形成了獨屬於自己的風格,雖胎體較為的厚重,但是其燒製出的瓷器較為的規整、釉色由淡青轉換為青黃色,產品類型較為的豐富,有碗、盤、杯、瓶等類型,在其裝飾的工藝上有刻花、劃花和蓖紋等新紋飾,圖案上有花卉、飛鳥、魚蟲以及嬰戲紋等。

圖2:明永樂
龍泉窯折沿菱口大盤;成交價:RMB 1,840,000;尺寸:直徑47厘米;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4-05-18。盤敞口,呈盛開的菱花形,折沿,唇口凸起,花瓣形板沿口,弧腹下斂,腹部亦作瓜稜形,底承圈足,中間一周澀胎無釉,造型端莊,內外滿施青釉,胎骨厚重,釉層肥厚滋潤,釉色純美,紋飾線條流暢,裝飾簡潔而不簡單,沉穩大氣而不失秀雅,其形其色,均散發出玉石般溫潤內斂的氣質,將沉靜而深遠的美學理念表達得淋漓盡致,是明代龍泉窯不可多得的珍品。
發展至南宋時期的龍泉窯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龍泉窯的青瓷進入鼎盛時期,粉青、梅子青釉是南宋龍泉窯燒製的青瓷釉色之美推到了鼎峰。燒製出的青瓷主要為胎薄釉厚、有紫口鐵足的特徵,質量尤為的好,而燒製的類型也更加的豐富,有碗、盤、盆等基礎性的家用器具,還有筆筒、投壺、水注等新類型出現,可謂是應有盡有。

圖3:明永樂
龍泉窯青釉暗刻內纏枝四季花果外折枝花卉紋敦式碗;成交價:RMB 1,840,000;尺寸:直徑22厘米;拍賣公司:北京東正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6-11-11。此碗為敦式,直口,深弧腹、下承圈足,造型敦實端莊,氣息古拙渾厚。通體施青釉,釉色沉穩溫潤,玉質感強,翠色怡人。內外壁分別運用剔刻技法雕飾花果紋,碗心雙圈內刻寶相花紋,內壁刻忘憂草、菊花、牡丹、山茶花,芍葯等六種纏枝花卉,外口沿飾卷草紋,腹部刻纏枝茶花、菊花、牡丹等四季花卉八枝,足外牆飾幾何紋樣。花葉繁枝交錯,刻花手法嫻熟,紋飾清晰立體,質感強烈,無不彰顯出製作者以刀代筆的非凡造詣。底足裹釉,內留澀圈一周,旋修甚為規整,為墊燒所用。其工藝上乘,貴氣內斂,當屬明早期處州龍泉官窯之精品。
元代的龍泉窯則是發展規模最大、佔地面積最大的,燒製出的胎質較為的粗糙、釉面較為的光亮,但是其潤度較低。其裝飾的技法上有劃花、印花、堆花、鏤刻等多種類型,生動性較強,紋飾題材較為的豐富,有雲龍、飛鳳、花鳥、魚蟲等出現,還有進行文字裝飾的瓷器,特色感十足。

圖4:明永樂
龍泉窯刻牡丹紋盤;成交價:RMB 1,725,000;尺寸:直徑36.8厘米;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1-11-14。此盤即為明永樂處州龍泉之精品。盤敞口無沿,淺腹,圈足。通體施青釉,只圈足底內一圈無釉,並略帶火石紅,表明此大盤為支圈燒造而成。盤外光素,盤內底刻劃一株牡丹紋,內壁環飾一周纏枝花卉紋,線條清逸優雅。本盤釉面光潔瑩潤,釉色勻淨素雅,造型、尺寸及紋樣均與龍泉「峰洞巖」窯址所出大盤相似,當為同時期作品。
龍泉窯瓷器燒製出的風格差異較大,工藝水平也有著較大的差別。在北宋時期,以胎骨較厚、胎土淡灰、釉的玻化程度較高,主要是模仿;而南宋時期的瓷器穩重大方、厚重感十足卻不失秀麗之美,器型較為的豐富多樣,藝術感較強;元代時期燒製量較大,器型以高大、胎體厚重為主,釉色上呈現為白中帶灰或淡黃,粉青中帶黃綠,光澤感較強,宋朝龍泉窯是青瓷工藝歷史的藝術高峰,並且將其青瓷的釉色與質地之美發展的淋漓盡致,猶如璞玉般,深得人心。


圖5:元
龍泉窯青釉鐵斑露胎模印加金八仙過海圖八角梅瓶;成交價:RMB 1,672,000;尺寸:高20.4厘米;拍賣公司: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06-06-05。瓶口與頸部刻劃菊瓣形狀,口內以四條鐵斑
點,於寧靜的青釉上製造了流動的感覺。瓶身肩部模印如意雲頭八卦紋,肩角飾鐵斑,瓶腹露胎開光八組,開光內高浮雕模印八仙紋,眾仙腳踏仙物浮於海上,人物造型生動,紋飾清晰,尤其殘留的加金裝飾,極為少見。瓶頸部模印八組折枝花卉。全器所施青釉釉質濃厚,為少見的元代龍泉窯精品佳作,加之流傳有緒,更顯珍貴。
宋朝時期瓷器的繁榮與其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龍泉窯也結合了南北的技藝,迅速的走向了成熟時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胎釉配方、造型設計、上釉工藝都是非常之高的。

圖6:明洪武
龍泉窯纏紋蓮紋刻花罐;成交價:RMB 1,540,000;尺寸:高23厘米;腹徑15厘米;拍賣公司: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07-07-10。敞口,翻沿,圓唇,短頸,豐肩,長圓腹,下腹向內略收,形體勻稱,端莊典雅。罐的圈足較為寬厚,花紋精美,雕工細膩嫻熟,外壁肩部雲氣紋舒展,下腹部菊瓣紋修長挺拔,腹中密佈纏枝蓮花紋,通體施青釉,釉色青翠淳厚溫潤,釉面有冰裂狀紋片。
此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從一位上海老畫家手中轉讓購藏,該罐在紋飾上與景德鎮明初官窯青花瓷紋飾如出一轍,(特別是肩上雲氣紋)系洪武瓷繪畫法,因此該罐應是洪武龍泉官窯器。

圖7:初
龍泉窯鷹形香薰;成交價:RMB 1,495,000;尺寸:高32.7厘米;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4-12-03。焚香於文人,乃是雅事,本件香薰屬獸形爐之屬,造型別緻,爐身作鳩鳥之形,扭首回望,雙翼斂於身側,圓目尖喙,棲於佳木之上。整器通體施青釉,釉呈色蔥綠,有開片,開細碎冰裂紋,裂紋深淺不一。鳩鳥身份為兩部分,上部活動,背中挖空為裝置香料,點燃香料,香氣從孔中飄散而出。整個器物構思獨特,製作奇巧,既可陳設作觀賞器,又可拿來薰香之用。從其造型、風格看,此器當為明代龍泉窯之代表作品,應為古代文人案頭的把玩之件,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圖8:五代
龍泉窯五管瓶;成交價:RMB 1,380,000;尺寸:高40厘米;拍賣公司: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7-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