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青花釉裡紅瓷,釉下彩瓷的一種。在青花間用銅紅加繪紋飾。以色彩絢美著稱。始於元代。由於燒成難度大,青花釉裡紅器,被視為古瓷珍品。
歷來元青花、釉裡紅瓷器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讓人傾倒,這主要取決於元代青花、釉裡紅的燒製成功開創了以鈷、銅著色劑為釉下彩繪瓷器的先河。
學士認知誤區
元代瓷器是中國陶瓷發展當中的重大轉折點,在陶瓷裝飾歷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器形多樣,裝飾手法繁多,釉彩各異,燒製技術是革命性的創造,開創明清和現代瓷器的新格局,以至於影響到世界陶瓷的發展。在元代瓷器當中,尤其能把青花和釉裡紅、繪畫和貼塑集於一身。
其實現在有很多老專家都存在有一種現象,那就是認知還停留在書本、古典記錄上。宋,元,明,清其實有很多種創燒製法都是沒有記載的,也有很多創燒製法因少見所被人誤認。
青花釉裡紅貼塑八方梅瓶
例如:以前人們認為開光內花卉屬於鏤空,仔細觀察其實不是,正確的屬於模印貼塑,嚴格意義上的叫法是:元代 青花釉裡紅開光花卉貼塑嬰戲八方梅瓶。鑒於目前發現的此類器物很少,就是一些實戰派專家在景德鎮窯址區爬了好多年,包括國內很多地區的建築工地,也很少發現這類殘器標本(其他類的青花釉裡紅標本有發現)。這可能屬於同一時段燒製的作品。首先,元代青花釉裡紅貼塑八方梅瓶的有幾個部分是模壓成型,然後組合粘貼完成。整個過程不存在鏤雕過程。青花釉裡紅燒製難度很大,青花鈷料高溫下相對穩定,而釉裡紅主要是氧化銅,高溫下很容易揮發,所以要把這兩種同時燒出來,沒有一定的技術手段和成熟的燒窯經驗,是很難完成的。這也是青花釉裡紅比較少見的原因。
回頭我們再說說開光四季花卉的問題,製作完畢,模具可能當時就已經廢掉或者銷毀,現在仿製複製這樣的模具很難做到。因為原作都已打磨過和根據器物弧度做過變現,並且上過了釉。再加上收縮比難以把握,不可能複製出相同的模具來。
這件藏品從出現在到現在、在很多專家眼裡就存在了很大異議。很多專家看過之後,都覺得很對,但唯一異議的確實在花卉重的嬰兒,從而讓很多學士派的專家否定了這件珍品。 進而言之,如不是在1965年出土於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一對元青花花釉裡紅鏤雕大蓋罐了。目前所知,出中國大陸這對(一隻調撥到北京故宮博物院)而外,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一隻,猶太家族收藏家埃斯凱納齊(鬼谷子元青花收藏者)收藏一隻,基本就這四隻。 那麼,很多專家一貼塑就否定了這件藏品。
青花釉裡紅貼塑嬰戲紋八方梅瓶 元代
此梅瓶豐肩、通體青花釉裡紅紋飾。瓶身繪青花蓮瓣紋、卷草紋、各一周。近口沿處繪青花纏枝花紋、卷草紋各一周。肩部繪下垂如意、內繪青花水波紋托白蓮,腹部四面堆塑雙菱形串珠開光,開光內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園景,以釉裡紅繪山石、花卉,青花繪花葉,紋飾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飾青花折枝蓮花。近底處繪卷草紋及變形蓮瓣紋,蓮瓣紋內繪倒垂寶相花紋。罐型豐滿渾厚,紋飾層次鮮明,綜合繪、鏤、塑、貼等多種技法。青花、釉裡紅互為襯托,紅、藍交相輝映。造型豐滿渾厚,紋飾層次鮮明,綜合了繪、鏤、塑、模印、貼等多種技法。青花、釉裡紅在作品中互為襯托,立體感十足,以青花填繪枝葉,以釉裡紅繪其牡丹、花瓣,釉面瑩潤,寶光十足。青花髮色深沉濃翠(濃重之處有鐵斑顯見為使用進口鈷料之特徵),紅、藍交相輝映,整體形成一種氣度雍容而又花團錦簇的藝術效果。讓我們不得不驚歎元代瓷藝大師們高超的工藝水準和藝術想像。
八面繪製四季花卉與嬰兒四態——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在罐足脛上繪一圈仰蓮瓣紋。瓶腹上為八個八瓣式開光,每個間隔開光裡用貼塑手法裝飾洞石花草紋,間隔繪畫侍女圖,其中花朵施高溫銅紅彩,花葉和岩石則是鈷藍彩,再以篦劃紋強調葉脈等細節。
開光的雙邊框先以瀝粉法用細泥漿描出輪廓線,再切劃泥線細部形成聯珠紋樣,是元代瓷器的特徵之一。高溫還原焰的窯燒氛圍使罐子的白釉略閃青藍,不均勻的施釉手法也使罐身釉面出現厚薄不均的條紋。
釉裡紅髮(純正)色鮮紅奪目,四面靈動的小孩動態形狀不一,很是可人。器底:寬圈足無釉,胎體質密,底部圈足規制火石紅痕及流釉痕跡自然,具有明顯元代時期典型特徵。八方整器製作工藝難度大,為元代青花釉裡紅珍藏作。傳世稀少,彌足珍貴,實為難得一件珍品。
(此件青花料有倆種、一為國產青花料 二為進口的青花料,互摻兌而成)
異議何在
為何小編說此件珍品在世存大異議呢。事實是這樣的,此物件,經多位老專家實物看過,結果如下,多半是看到器形上的嬰兒貼塑,就否定了這件珍品的存在,理由:記載上沒出現過此類器形,所以我不用看了。多半都是以此為定局。
未給出結果的有梅亞明老師,張小平老師等幾位老師、給出的結果都是半疑惑狀,皆是:料與胎體質感,視覺度釉的一個氧化,視覺的溫潤、玉感,無疑都是到代的,但疑點都存在於嬰兒之上,但聯想到宋代宋徽宗喜嬰兒,宋瓷貼塑,與此梅瓶的出處是同一個窯口,皆釋懷。
從工藝的角度,這件器物的難度遠比鬼谷子下山大得多。彩繪貼塑、鏤空雕刻,融合了那個時代最先進最複雜的各種陶瓷手工藝,釉裡紅的使用又使之前的努力面臨極大的燒成風險。說他是一件劃時代的傑作是絲毫也不誇張的。
太古收藏館珍品:青花釉裡紅貼塑嬰戲紋八方梅瓶
質韞珠光堪作鑒,紋鏤花兒具傳神、
盛得朱櫻千萬顆,滿盤琥珀為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