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軒瓷真偽怎麼鑒定
  • 23年1月1日 22:5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瓷器裝飾技法的一種。又稱“瓷胎畫琺琅”,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使用外來顏料,色種多,色彩控制準確;畫面有立體感,工巧精細、富麗堂皇。盛於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專充“內廷秘玩”。康熙時多在素燒過的瓷胎上,以黃、藍、紅、豆綠、絳紫等色作地用雙勾法仿銅胎琺琅形式描繪花紋;雍正時和五彩技法結合,多在白瓷器上彩繪;乾隆時仿西洋油畫作畫,畫面人物題材增多。康、雍、乾三朝的琺琅彩瓷和後世仿製的琺琅彩瓷,有著不少共同點和區別,如何區分其真假呢?筆者認為,傳統的鑒定方法依然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看畫風

康熙琺琅彩多圖案化,以花卉為主。雍正時開始走向繪畫化,山水、人物、花鳥均有。同時,皇家延聘宮廷如意館畫師創作畫稿,指定畫琺琅高手繪彩。許多雍、乾彩器詩書畫三絕並存,藝術格調極高,因而從畫風上可見其精神,後仿者往往不能得其神髓,筆調生硬,線條鬆散,紋樣呆板,毫無生氣。

二看釉色

康熙器和雍、乾器的色地器,通常以紅、藍、綠等色彩作器表釉面裝飾,這種色地器器表低溫,色釉的施繪通常十分均勻,一氣呵成。後仿的色地器常色調濃淡不一,有的塗抹痕明顯,有的色澤晦暗;真品白地器和色地器未施低溫釉的部會,均為細潤潔白的白釉,釉色十分滋潤,光澤平和,不刺眼。仿品多釉層稀薄,色雖白但顯得蒼白的,光澤多有刺目感。但應警惕那些色釉或白釉色澤晦暗或舊氣十足的作品。一般說,作偽者不會對這種名品進行成色上的仿舊,因為琺琅彩瓷均保持著一定的鮮艷色澤,除非是在舊瓷上加繪琺琅彩(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有以明瓷畫彩器)。

三看造型

按目前所見,清三代琺琅彩多為盤、碗、盉、碟和瓶類造型,幾無其它形制。這些造型作品均已見於各種圖錄,可按圖索驥。如發現造型不符者應引起注意,但造型相同者未必就是真品,清瓷的造型變化往往十分細微,有時無法從圖錄中判明,如上海博物館所藏乾隆琺琅彩鵪鶉圖瓶早已被大量複製過。造型雖相同,但所繪者是粉彩,不諳鑒賞者往往以此為真品,理由是造型相同。因而我們不能把造型作為主要依據。當然,不少晚清、民國偽作不按照原作予以仿製,僅在款識上反映出來,其造型同真品大相逕庭,一見便知是清末民初的仿品。

四看胎體

作為清宮頭等名品,負責製作素瓷的景德鎮御器廠有責任把最精良的半成品運往北京內務府造辦處繪彩加工。據目前所見,康、雍、乾三朝無論哪一朝的琺琅彩瓷,胎體質量均十分高,胎骨細密平整,露胎的底足均十分細潔,尤以雍正器最為細滑。康熙器胎體比後兩朝器稍厚,總之,真品胎體厚薄適度,與其它品種(如彩瓷)無多大區別,重量也適中,不輕不重。後仿器胎體一般也力求平整均勻,那些按嚴格要求仿製的作品甚至連重量也相同(但燒造後可能出現誤差),許多仿品制胎不講究,不是胎體過厚過重就是過薄過輕,尤以後者為多。有的可看出釉下的胎面不夠光滑均勻,從足底看絕大多數胎質較疏鬆。在鑒定中,我們可以尋找光緒、民國的精細瓷器作對照,仿品常與之有共同點。

五看款識

康、雍、乾彩瓷的落款,對人們判斷是否琺琅彩具有重要作用。有時一件器物雖分究竟是為粉彩還是琺琅彩,但如果底有料款,就基本清楚了。同樣,要判斷一件作品真假,落款也顯得舉足輕重。康熙器底部,基本上都是紅或藍兩種外粗內細雙方欄四字細明體款“康熙御制”(紫砂器多黃彩款),後仿款字體竭力摹仿真品,但真品字體略扁,結構工整,點劃頓撇捺筆路分明,仿款字體略瘦,撇捺做作,欠功力。雍正器款比前複雜,絕大多數為雙方欄藍料內粗外細四字細明體款“雍正年制”,也有雙方欄(粗細相等)款。另有一種無方欄四字款,均為藍料款,還有一種青花雙圈六字款(這類款器更要注意後加彩)。後仿者有相同格式款識作品,有的書紅款,也有書“雍正御制”者。以第一種藍料款為最多,有的外方欄線濃淡不均,“雍正年制”四字大小不一,看似工整,但軟弱無力,按原款照描的痕跡明顯。乾隆款依然以藍彩雙方欄外粗內細四字細明體款為主。但除了與上述幾種雍正款相似者外,還有篆款,偶亦見黃款。有些仿款基本能達到真切效果,但有的則違反常規。值得警惕的是,凡是書雍正、乾隆款的紅款器多為仿品。藍彩四字款的仿製特徵與雍正款相似,有的更差,上述兩種雍乾藍料字體,與民國仿“洪憲年制”四字款相比有相似之處,有時可以此參考。還應注意的是,凡落“古月軒”款的製品均為清末民初贗品。凡器身題寫“郎世寧制”款識底書雍正乾隆官款者,也均應為民國仿製。因為至今未見一件書“古月軒”或“郎世寧制”的瓷器作品為真品。

四看彩繪

康雍乾琺琅彩料通常經皇家嚴格把關,康熙器全用進口彩料,加入所謂“多爾門油”作繪畫潤滑劑,雍正時,國產琺琅彩料試製成功,不少用國產料繪製的作品質量也很高。從傳世康雍乾琺琅彩作品看,彩繪工細,色澤艷麗,光亮透明,晶瑩潤澤,有一種玻璃質感,富有層次。後仿者著彩通常稍晦暗,色彩層次感差,光澤度、透明度均不及真品,有的彩繪過於淺淡,有的過分濃厚,手摸有過分的凸起感。有的則厚薄不均。而且,光緒、民國所仿作品,用彩多有不同,除少數接近清三代真品琺琅彩外,許多仿品用粉彩料,大致有三種:1、類似康、雍、乾粉彩的彩料。2、清末民初的“重工粉彩”,彩料濃厚如堆脂。3、淺絳粉彩(近代興起的粉彩)。這三種粉彩效果不同,均不屬典型的仿琺琅彩,但常被人當做琺琅彩,遇到這樣的作品,應與清末民初粉彩多對照。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