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粉彩群仙祝壽紋脫胎碗(共3張圖片)
  • 22年2月2日 18:1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群仙祝壽圖”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吉祥圖案之一,這一題材被廣泛用於國畫、版畫、年畫、木雕、刺繡、緙絲和瓷器等多種載體之上,深受民間熟知與喜愛。其內容豐富、寓意良好,是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來介紹一件民國時期粉彩瓷器上的群仙祝壽圖。

圖3

圖2

  這件粉彩群仙祝壽紋脫胎碗(圖1),高5.5、口徑12.9、底徑4.5厘米,器型規整,胎體極薄,釉面光潤。碗外壁為粉彩“群仙祝壽圖”。圖上共繪有20個人物,以及山石、松柳、海水、高台等。圖旁書詩文一句:“曾記大羅天上事,眾仙相約詠霓裳”。碗口沿處以墨彩如意雲頭紋一周裝飾,圈足外壁裝飾一周墨彩回紋,碗內心為墨彩盤龍紋,外底有綠彩“乾隆年制”四字印章款(圖2),此為民國時期常見的仿款。 

  此碗胎體極薄,所以叫“脫胎碗”,據民國人向焯的《景德鎮陶業紀事》記載:“脫胎者,坯既成,仍復削去胎質,純以釉汁成也。”也就是說:胎體拉坯成型後,先在一面施釉,釉干後從未上釉的那面刮削胎體,刮到幾乎只剩一層釉時,再在這刮削面上施另一面釉。於是,燒成後似乎是抽去了胎骨,薄如兩層燒結一體的釉面,瑩徹透亮,故名“脫胎”。可謂“輕如卵幕”“薄如蟬翼”,因此又稱“蛋殼瓷”。 

  關於“群仙祝壽”這一題材,無疑與中國傳統的道教故事有關。最初的故事是西王母擺壽宴,眾神仙紛紛趕來為她祝壽;到了元代,元雜劇中又將八仙與西王母壽筵關聯起來;明代的八仙劇目中,便有了《群仙祝壽》《群仙慶壽蟠桃會》等。 

  從這件粉彩群仙祝壽紋脫胎碗的紋飾中,明顯可以看出八仙的形象,八仙乘在一艘石船上,各持法器,一字排開,從前至後分別是:手捧花籃的藍采和,一手拄鐵拐、一手高舉葫蘆的鐵拐李,手拿魚鼓的張果老,手持寶扇的漢鍾離,手持橫笛的韓湘子,手拿雲帚、背著寶劍的呂洞賓,側臥仰天的曹國舅,站在船尾撐舵的荷仙姑。這艘大石船乘風破浪,朝著一座高台駛來,此高台或許就是神話傳說中的“瑤台”了。瑤台之上,正中站立著福祿壽三仙(圖3):左為福星,懷裡抱著孩童;中為祿星,身著鮮紅的朝服;右為壽星,左手捧桃,右手拄杖。三仙後面站著舉扇的宮女,旁邊站立著手執朝笏板的文臣。在高台前的假山上,還有一個手舞一串銅錢的少年,從這一形象看,他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劉海。在高台側邊還有一向下的台階,台階上有手舉元寶的財神,以及手持荷葉、荷花的和合二仙,她們是掌管婚姻的喜神。還有一處值得注意,在八仙的上方繪有一位手持雲帚、騎著鳳凰飛來的“老太太”,這位應該就是祝壽圖的主角——西王母。 

  這樣一件小碗上,共繪有西王母、八仙、福祿壽三星、劉海、財神、和合二仙等20多位神仙,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形象,內容豐富而生動。碗的胎體極為輕薄,從碗內迎光而視,外壁紋樣幾乎清晰可見,做工相當考究,是民國時期粉彩瓷器中的珍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