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宣統瓷器工藝不輸歷代瓷器?(共4張圖片)
  • 20年12月22日 08:0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宣統皇帝在位僅三年,歷時很短。青花瓷多見仿古之作,水平也很高,幾可追跡康熙青花。由於時代的進步,此時制瓷已採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所以宣統瓷已具有現代瓷的特徵。宣統青花基本上是光緒青花的延伸,雖然做工方面有所加強,但技術上始終沒有根本性的突破。民窯瓷器繼續沿襲光緒傳統,國外先進的制瓷技術還沒有對民窯產生任何影響。為了滿足市場需要,特別是滿足廣大農村市場的需要,民窯粗瓷產量大大增加,間或生產少量仿古瓷和藝術瓷,中檔瓷器幾乎不見生產,給人們的印象是景德鎮瓷業急劇衰落,這正是受當時形勢所迫的寫照。

為何宣統在位雖三載,瓷器工藝卻不輸歷代?

民窯青花瓷的胎體多數較輕薄,胎質細密而瑩潤,有現代瓷的特點。器型更加規整,胎質高度瓷化,釉面火光十足。宣統官窯釉面有兩種,一是青白釉,一是純白釉,以白釉居多。釉表面不見氣泡點,潔白透亮,釉層很薄,但施釉均勻。宣統官窯釉面潔白,與現代釉汁基本相同。究其原因,是在光緒後期,景德鎮御窯廠來了一些曾在日本留學專供窯業的人才,如張浩等人,他們通過學習化學方法,把釉汁中微量鐵元素清除乾淨,從而使官窯釉汁達到了潔白的程度。民窯釉面於光緒時期的相同,只是施釉較厚。

為何宣統在位雖三載,瓷器工藝卻不輸歷代?

清宣統官窯瓷器,過去尚末見到仿品。但近年來,許多文物收藏愛好者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筆者以為:宣統瓷器有其特定的時代風格,突出的一點是真品款識書寫規整,排列有致,筆路圓潤有力,青花色澤濃深、鮮亮,並不暈散。宣統時期也有仿古之作,如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宣統二年「繼世堂」款青花山水人物香爐,其造型、胎釉、紋飾及青花色調,均與康熙青花十分相近,仿製水平甚高。此時期的官窯器的造型及品種,仍沿襲光緒時期的燒造工藝技法,但器物的質地細白玲瓏的胎體卻更接近於現代的玲瓏瓷器特徵。就常見的宣統各類官窯器來說,其製作可謂少而精,瓷質優良,胎薄體輕,器型規嚴,紋飾細膩,其青花瓷器的紋飾色澤甚為鮮艷,基調明快青亮;五彩和琺琅彩的製作也具一定水準;青花加胭脂紫料彩及粉彩的傳統器物規範;其他各色釉,如珊瑚紅、黃、白、藍、綠、窯變、仿官、茶葉末釉等,雖然數量和品種較少,但製作水平並不低於先朝,工藝技法還有提高,並逐步形成其時代特徵。

為何宣統在位雖三載,瓷器工藝卻不輸歷代?

清代宣統朝雖僅短短三年,卻燒製相當數量,並具有其時代特徵的官窯瓷器。瓷器有其特定的時代風格:真品款識書寫較為規整,排列有致,筆路圓潤而有勁。其青花髮色,鮮亮濃艷而不暈散。提及此時期的瓷器器形,《明清瓷器鑒定》一書亦有對宣統時期的造型作以評析。耿寶昌先生概指為:造型與前朝規格一致,仍為傳統的形制。只是胎體比以前輕薄,器形亦大比前朝規整。宣統朝雖歷時較短,可景德鎮御窯依然延續光緒時期傳統瓷器的燒造風貌並有所進步,所燒製的御瓷頗為精良,宣統御器工藝精緻,形制端正,胎釉純淨,彩飾工整。宣統瓷器雖然量少,但比光緒要規整精細許多。其胎質選料上乘,胎體較薄,但胎壁厚薄均勻,胎質細膩,燒結程度較高,叩擊能發出清悅的金屬聲。卻更加精美。宣統時期官窯器的紋飾也基本承襲前朝傳統圖樣,但比光緒朝描畫精緻,彩繪細膩。

宣統官窯瓷器有「大清宣統年制」青花六字二行無圈欄楷款,也有紅彩、赭彩、墨彩篆款。

為何宣統在位雖三載,瓷器工藝卻不輸歷代?

款識書寫規整,排列有致,筆路圓潤有力,青花款料色深濃鮮亮且不暈散。民窯款識常署干支紀年款和圖記款,書寫比較草率。。宣統瓷雖數量有限,但依然具有宮廷制瓷的風格特徵,所以這一時期的官窯瓷器稱為清代封建統治者奢靡生活用品的尾聲,但仍具有極高的歷史及藝術價值。正如耿寶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鑒定》一書中提到《清檔》對宣統時期的記載為:可惜品種有限,數量較少,故傳世品不多,甚為珍稀。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