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齊國墓葬的考古發掘
  • 17年6月23日 23:3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齊國時代即指周初封齊建國至秦始皇滅齊(前1056年—前221年)這段歷史時期;因漢初封齊國,齊國續存,故齊地漢代文化是齊文化後沿傳讀,故漢代的齊地考古資料仍屬齊文化考古範圍、故於述之。研究齊文化、探討其內涵和特徵、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對齊國物質文化、即其考古發掘實物資料的整理與研究、這是認識齊文化的重要途徑。關於齊國時期的文物考古資料、我們將分城址(包括遺址)和墓葬兩部分予以概述。
墓葬的考古發掘
  墓葬是反映古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齊國境內大批墓葬的發掘無疑對齊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據初步統計迄今為止在齊地已發掘周代和兩漢時期的大中小型墓葬4000餘座。在魯南地區目前發掘的幾批墓葬,經研究其國別均與齊墓無關;如新泰郭家泉東周墓地、臨沂鳳凰嶺春秋墓,莒南大店春秋墓分別確屬為魯墓、鄅墓和莒墓;這一現象反映泰沂山脈以南諸地在春秋戰國之時雖為齊國所屬,但並非屬齊國固定之領域。
  齊國地域內西周時期所見墓葬發掘資料,多屬中小型墓,但多集中在周初方百里之齊範圍內;西周時期所見半島地區已發掘墓葬,如蓬萊柳格莊,蓬萊村裡集,浮山黃莊,黃縣莊頭、黃縣周家等墓均屬土著萊夷墓葬,亦不屬齊墓。魯北地區所見西周時期的齊墓發掘資料有:1984年和1986年分別在東古村和河崖頭五號墓殉馬坑下層清理發掘了3座西周墓葬,均出土有青銅禮器。東古墓出土有鼎、簋、匜、盤、壺、*、戈、矛、鑲松綠石車馬器和陶器30餘件;殉馬坑下層墓葬亦出土青銅禮器和原始青釉瓷器,從出土遺物分析,該墓應為西周時期齊國貴族之墓。此外,在臨淄的後李、東古、辛店兩醇工地、鄒平丁公、章丘寧家埠,廣饒五村等遺址或墓地,均發掘有西周時期的墓葬,多為小型豎穴土坑式,常見出土成組的陶器,此對西周時期齊國陶器文化的分期和器物特徵的研究有著較為重要的價值。
  齊國東周墓葬的發掘,不僅分佈地域廣,而且發掘數量多;已發掘的墓葬不僅有國君貴族之墓,也有小型平民墓,不僅有單座墓葬,也有大型墓地的集中發掘。特別是大型墓地的集中多數量發掘是這一時期齊墓發掘的一大特點。此大批不同份墓葬的發掘,對東周齊墓分期、器物演變規律和特徵、齊墓葬俗的研究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
  關於東周貴族墓葬的發掘
  我們所言貴族墓即指墓主人的身份為國君或卿大夫一級的大型墓葬。從目前大型墓葬發掘勘探資料知,此類大型墓可分為三類:一、國君貴族墓地;二、單座大型墓;三、其他地區單座大型墓葬。齊國君王貴族墓地已知兩處:一處在故城內。1964年和1971年在對臨淄齊故城遺址勘探時,在齊故城的大城內發現兩處墓地:一處在大城東北部的河崖頭村西一帶;一處在大城南部的劉家寨、邵院村南一帶。河崖頭村西墓地已探出大、中型墓葬20餘座,有的大型墓葬有南北墓道。1964年至1976年在墓地的西部先後發掘了5座大型墓葬,墓葬均被盜掘;其中1972年春至1973年5月發掘的五號甲字型大墓發現有大型「回」字形殉馬坑;已清理54米,清理馬骨145具。據馬坑的長度和殉馬密集度推斷此墓殉馬可多達600匹以上,此在同類墓葬殉葬中實為罕見,據其規模和葬式推測墓主為春秋時期齊景公之墓。從墓地清理的其他幾座墓中殘存銅器分析,屬春秋前期;結合1964年這裡發現的大型銅盂等一批西周晚期青銅器分析,這裡是一處西周到春秋時期的齊國王公貴族墓地。另一處是臨淄齊城以南的田齊王陵,素稱四王塚和二王塚及其周圍陪葬墓。
  為掌握該陵墓的建築規模、結構和周圍陪葬墓的分佈情況,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墓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勘探。勘探資料知,墓區墓葬建築規模之大,陪葬墓區範圍之廣,實為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所僅見。根據墓地勘探資料結合典籍記載,對該區墓葬的墓主所屬研究認為墓區陵墓為齊國田齊王陵或陪葬近臣之墓。
關於東周單座大墓葬的發掘
  據調查資料,臨淄故城周圍現存有封土的大型墓葬156座,加之因動土今已無封土的墓葬約計200餘座;構成了龐大的臨淄墓群,此為齊國墓葬的一大特點。據已發掘的墓葬知,該墓群墓葬的時代多屬戰國和兩漢時期,亦屬齊國王公貴族的墓葬。此類大墓已發掘的戰國時期的墓葬有:1971年在故城南的郎家莊發掘了一座春秋末年至戰國初年的墓葬;此墓雖多次被盜,但仍出土了一批極有價值的文物;特別是墓室填土內發現5個殺殉奴隸和17個陪葬坑,是所見東周墓殉人最多的一例。殉人的身份顯系不同,為研究東周時期齊國人殉制度和階級關係、齊墓葬俗提供了實物資料,經考證墓主為齊國卿大夫一級的貴族。
  1979年在故城以南的大夫觀村發掘一座大型的戰國墓,此墓墓壙四壁成台階式內收,四角向外凸出,有南北墓道,槨室居墓室之中,四角有器物庫,墓曾被盜,出土遺物不多,但此墓形制在齊墓中為首見,對研究齊墓形制極有價值,經考證此墓為戰國後期齊國大貴族的一種墓制。1988年10月在臨淄後李遺址的三四次發掘中,發掘了一座春秋中期的大型墓葬,其中清理了大型車馬坑一處。1990年在田齊王陵(四王塚)以北清理了4座大型陪葬墓,其中也清理出馬坑一處;並且在墓內二層台上清理出葬車。1984年至1986年配合辛店齊魯乙烯廠的建設 工程,山東省文物考古所組織發掘了4座東周大墓,其中四、五號墓東西並列,有共同的封土。四號墓墓口南北長25.6米,東西寬24.5米,深7.8米,南墓道長49米。棺室 長6.9米,寬2.25米,高3.2米,四周用自然石塊壘砌,以卵石填縫。棺室以外有寬大的生土二層台,在其東、西、北三面有19個陪葬坑和一個兵器坑。陪葬坑每坑葬1人,均有棺槨,仰身直肢,頭向墓主棺室,隨葬滑石環、玉髓、水晶串飾。二層台上放置仿銅陶禮器鼎、蓋豆、方豆、蓮花盤豆、壺、盤、匜、敦、舟、簠、方座簋、犧尊以及陶編鐘、編鎛等器物百餘件。
  五號墓有陪葬坑22個,大部分坑葬2 人,總數達40人之多;這是繼郎家莊大型陪葬墓後又一次發現大型陪葬墓,反映了齊國東周大貴族墓 的一種葬制。此外,在辛店乙烯生活區,辛店東部開發區的工程中都發掘過此類單座大型戰國墓。這種現象說明戰國時期齊國王公貴族的墓葬區已遷至故城周圍,與此形成了頗具特色的齊國臨淄墓群。此外在齊地章丘女郎山、長清崗辛、陽信城關鎮、諸城藏家、長島王溝(m10)等地發掘也有此類大型貴族墓葬。
關於東周中小型墓葬的發掘
  齊國東周中小型墓葬在臨淄齊故城內的劉家寨、傅家和闞家村之間,葛家村東;齊故城以南的永流鄉商王村;齊陵後李、辛店兩醇;齊故城以北的東古;周邊地區的淄川南韓,磁村,太河南陽,龍泉,博山禹城,張店黃家,桓台唐山,周村水磨、愛國安子窩,青州鳳凰台,趙鋪,廣饒五村,棲霞,平度東嶽石村,章丘寧家埠,濟南千佛山,章丘女郎山,昌樂岳家河,長島王溝⒆等地均有發掘,其中大規模多數量集中發掘的重要墓地有:臨淄東古、辛店兩醇、章丘寧家埠、昌樂岳家河、長島王溝和臨淄商王墓地。
  臨淄東古墓地。墓地1981年發掘了墓葬99座,墓葬的年代從西周晚期到戰國時期。墓葬多為豎穴土坑式中小型墓,部分墓葬出土的陶器組合以四偶配組的標準組成,由鼎(三足盤),簋、豆、罐四種器物各以偶數組合而成,這顯然是東方文化傳統和禮制反映 。
  辛店兩醇墓地。1984年發掘了墓葬32座,墓葬的年代亦從西周晚期到戰國時期。這批墓葬完整,陶器組合穩定,器形發展演變肪絡清晰,流行生土二層台和壁龕,還發現有洞室墓。西周至春秋前期的墓葬多有腰坑,坑內殉狗。陶器組合的演變體是鬲、豆、罐→鬲、豆、盂(盆)、罐→鬲、豆、蓋豆、盂→鬲、鼎、蓋豆、壺、盤、匜等。
  東古和兩醇兩處墓地的發掘是迄今所見兩批最系統的齊墓資料,從墓地出土陶器組合分析,其葬俗顯系不同,這對建立齊墓的年代分期、研究一般墓的埋葬制度和葬俗特點,具有至為重要的價值。
  章丘寧家埠遺址發掘的齊墓。1988年至1989年在章丘寧家埠遺址進行了全面發掘,其中發掘了西周至戰國時期 的墓葬110座。出土有隨葬品的44座,據其葬俗和出土器物組合特徵的不同,將44座墓葬分為甲乙兩組。
  甲組墓16座,分為五期,時代自西周至戰國初期,該組墓葬出土器物的基本組合為鬲、豆、罐、盂;墓為豎穴土坑,墓室較淺,流行壁龕和二層台,填土未經夯打;普遍存在腰坑和殉狗現象。該組墓出土最具特色的隨葬品是素面鬲、圜底盂和圈足罐,故認為該組墓是為魯北地區土著墓葬。乙組墓28座,隨葬陶器的基本組合為鼎、豆、壺,分為三期,時代為戰國時期。該組墓少見壁龕和二層台,墓室較深,填土多經夯打,末發現有腰坑和殉狗現象,與甲組墓有較大區別,可能是一批齊墓。
  昌樂岳家河墓地。1977年清理墓葬57座,有積石墓和土坑墓;有隨葬器物的墓葬39座,出土銅器45件,陶器367件,骨器110件,石器481件。經對28座墓葬資料進行排隊比較研究分為五期,時代從西周晚期至戰國末期。隨葬陶器基本組合變化為:鬲、豆、小罐、簋(或盂)→鬲、豆、罐、缽或鬲、豆、缽→、鼎、豆、罐、體和鬲、豆、罐、蓋豆→鼎、豆、壺、盤、匜、蓋豆,盒。墓葬存在腰坑和普遍存在口中置*的習俗,為齊墓喪葬習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長島王溝墓地。長島地處齊地東端渤海廟島群島,為煙台所轄。《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有「太公乃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以其先祀」的記載;墓葬材料顯示此地極有可能即是「遷康公於海上」之地。1973年至1985年對墓地進行了清理發掘,共發掘墓葬19座,時代春秋晚期至戰國晚期。除m10為大型貴族墓外,余皆豎穴土坑小型墓,出土隨葬陶器、銅器、玉石器、骨器、陶俑及車飾部件計570餘件(組),陶器基本組合為:鬲、豆、罐→鼎、豆、壺、舟、敦、盤、匜。從墓內出土隨葬品和墓式特徵分析屬齊墓無疑。
  1992年9月山東省淄博市博物館和齊故城遺址博物館聯合對臨淄區家流鄉商王村西一處戰國至漢代墓地進行發掘,發掘面積11.06萬平方米,發掘各類墓葬102座,其中戰國晚期較大型墓葬2座,西漢前期的墓葬20座;東漢前期墓葬10座,後期墓葬4座。該墓葬上迄戰國,下至兩漢;有大、中、小型不同等級類型,且有豎穴坑,亦有磚室,此為臨淄地區齊墓分期研究提供了一批極有價值的材料。特別是發掘的2座戰國豎穴木槨墓(編號m1和m2)。出土器物豐富、精美,是臨淄地區三十年來齊墓發掘極少數末被盜掘墓葬之一,甚為珍缺。
  此2座墓出土陶器、銅器、鐵器、金銀器、玉石器、漆器、骨器、玻璃器等共計560件,尤期是出土數量眾多的銅器、玉器、金銀器且多刻銘文、多是精品 ,是研究齊國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關於西漢齊墓的發掘
  漢代齊地仍屬齊國。近年來在以臨淄為中心的齊地發掘了2000餘座漢墓,對後齊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實物資料。齊地發掘的西漢墓葬主要有四批資料:其一為1978年至1979年在臨淄大武鎮窩托村南發掘一座存有高大封土的大型墓葬(俗稱附馬墳)的5個陪葬器物坑,出土各類器物12000餘件,其中有銅、陶七鼎四套,該墓出土的矩形龍紋銅鏡、鎏金銀盤等文物極為罕見;出土的金屬器皿中有54件刻有「齊大官」、「齊食官」的銘文。經鑽探此墓主室南北長42米,東西寬41米,距地表深20餘米,有南北墓道。該墓隨葬坑出土器物具有西漢初期的風格,據此推測墓主人為西漢第二代齊王劉襄,其卒於公元前179年。此墓規模之大,出土文物之豐富精美,實為迄今已發掘西漢前期諸侯王墓所僅見。其二為1984年在臨淄齊城以南的稷山上發現了處座西漢墓地,墓室為開山鑿石而成,由豎井式墓道 ,石洞墓室結構。
  已發掘的二號墓墓道長5.6米,寬4.64米,深23.3米;墓口以下7.86米和4.96米處各有台階,鋪設木板。墓室在墓道北端,墓門高1.850米,寬1.04米,甬道進深0.7米,墓室長3.68米,寬2.92米,上下四壁均磨光。墓已被盜掘,僅在墓道一級檯面上出土一批鎏金車明器,一號墓出土有鼎 、鍾、鎏金編鎛和鎏飾件等器物,鑄造精緻;為以前少見,此類鑿石洞穴結構的墓葬塋地,在西漢墓中較少見,對西漢齊墓類型的研究極有價值。其三為1985年在辛店齊魯乙烯廠生活區建設中,在70萬平方米的範圍內探出墓葬3825座,基本上都是小型墓,分佈十分密集。已發掘的2000座墓大多為豎穴深坑墓,有少量洞室墓,磚室墓和空心磚墓 。出土的隨葬品有陶器、彩繪陶俑、銅鐘、貨幣、印章等近2000件。這些墓對研究漢代魯北地區小型墓的發展變化和墓葬的年代分期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其四為1969年4月在濟南市北郊無影山南坡發現了一處西漢墓地;經勘探清理了14座墓葬。葬為土坑豎穴式,其中7座墓有二層台,兩座墓二層台的兩壁有簡單的磚牆。m11長3.76米,寬1.65米,前端兩側有磚砌人字牆,其間放置隨葬器皿。隨葬器物陳放位置呈倒凸字形,隨葬器物有:陶壺、帶釣、骨環和銅錢,其中墓內出土了一組彩繪樂舞、雜技、宴飲樂俑,為西漢雜技藝俑的重要發現;在長不到一米,寬不到半米的陶盤上,
  成功的塑造了20多具各種特點的人物群像,的確是一件難得的古代造型藝術品,是齊地繼臨淄郎家墓和章丘女郎山墓出土藝術陶俑的又一重要發現,對研究西漢時期的陶塑藝術有著重要價值。因墓內出土有西漢文帝半兩錢幣,故確認這批墓葬的年代為西漢前期。
  此外,近年在齊地發掘的西漢大墓還有章丘洛莊漢墓。該墓位於章丘市棗園鎮洛莊村西。已探知此墓東西向,平面呈「中」字形,現封土面積200×200米,墓室居中,面積為34×32米,墓深約20米,東西各有長約60米的墓道。墓室的墓道南北兩側已探明和發掘各類陪葬坑23個,計有兵器坑、犬馬坑、出行儀仗俑坑、飲食倉儲坑、錢幣雜器坑、彩繪木器坑、木俑坑、泥俑坑、祭牛坑、樂器坑、車馬坑等;出土銅器、金器、石器、鐵器、陶器、漆器、骨器、封泥等器物400餘件。其中樂器陪葬坑尤為令人驚歎,共出上編鐘、編磬126件之多、僅編磬達107件,相當於已發現的西漢編磬總和。該墓葬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出土器物豐富。應屬王一級的陵墓。據隨葬坑內出土的封泥有「呂大官印」「呂內史印」「呂大官丞」等印文推測,墓主可是西漢初年呂後封呂國第一代呂王——呂台,年代為公元前186年。
關於東漢時期墓葬的發掘
  1984年至1985年在臨淄齊魯乙烯廠區清理了一座大型磚室墓,墓室在一長23.5米,寬17.4米;土壙內磚砌成,上有10.75米高的封土。該墓由墓道,東西耳室,前後室和迴廊構成;墓道殘長8.9米,前室東西長11.15米,寬2.55米,券頂高6米,後室的東、西、北三面圍繞迴廊,全長31.5米,寬1.5米,券高3.5米,兩口與前室相通。前後室和迴廊均有基槽,內鋪木炭細砂,在其上砌鋪地磚。基槽口則用長條石板鋪砌,石板多刻「呂」、「中」等字形,有的還刻畫像。墓已被盜,殘存有陶製器皿,陶屋、玉壁、玉衣片等隨葬品百餘件。此墓建造精緻,隨葬陶屋氣勢雄偉,墓主當屬諸侯王一級的貴族。這是山東地區首次經科學發掘的東漢大型磚室墓,為研究東漢大墓結構增添了新的實物資料。東漢時期齊地發掘的大中型墓葬還有:臨淄水泥廠新建工地發掘的大型磚石合建並穴墓,臨淄乙烯生活區,濱州市惠民、青州均發掘出此類磚石合建的墓葬。東漢時期齊地所見大小型墓葬,多為磚石合建,即磚砌墓室,石建墓門,石門上多刻畫像;此與魯南地區所見多為石建畫像墓迥然有別,此疑為東漢時期齊地墓葬之特有風格。此外,在濟南大觀園、章丘普集鎮、濱州汲家灣等地均發掘有東漢時期 的小型墓葬。
  尤其是臨淄齊魯乙烯廠發掘的東漢大型墓,其墓室建造規模之宏大精緻,隨葬陶制屋(樓)、灶、圈等模型精大逼真,又有玉衣散片出土,是證墓主為東漢齊王無疑,此亦可證東漢時期臨淄一帶仍是魯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之中心地區。
齊文化的分佈區域及自然地理特徵
    一、淄博是齊文化賴以形成和發展的腹地
  西周初年,周公東征平「三監」之亂後,封建諸侯,「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文為首封,封師尚父於營丘曰齊」;建立齊國。師尚父即呂尚,《史記》稱:「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佑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太公封齊建國,初都營丘,營丘地望何在,史載未明,學界多有其說。
  歷史上即有臨淄和昌樂營陵二說。《水經注》、《續史方輿經要》、《元和都縣志》、《續山東考古錄》、《山東文化史研究》諸書主營丘臨淄說;《漢書·地理志》、《爾雅》、《路史》、《太平寰守記》、閆愉《營丘古城辨》諸籍又謂營丘昌樂營陵說。
  近年,隨著文物考古資料的日趨豐富,對營丘地理的考證又迭出新說,可概括為淄河以東和淄河以西說。淄西以西近年有的學者又補充臨淄說或張店昌城說;淄河以東也有昌樂說和昌樂河西說,有的學者根據新發現的考古資料還提出了益都藏台說和壽光窩宋台說。凡上所論,頗有見地,就現有資料而言,尚難以定論。就周初成王封齊的歷史環境考察,我們認為營丘的地望應在齊之腹心地區。營丘原處齊地,齊為地名。《山海經·大荒北徑》即有「北齊之國」之稱;殷墟卜辭見有「庚寅卜,在齊師」;「在齊師,隹王來徵人方」的記述,可知在商代魯北地區即有「齊地」或「齊國」一名的存在。太公受封齊地,因其名而建其國。至於營丘所處之具體方位,似應在齊立國之初的百里範圍之內。因為《史記》中有明確載述:太公封齊,都營丘,後因宮庭內亂,比及五世胡公徙都薄姑,其弟獻公又徙都臨淄。因有此三徙,或疑營丘,薄姑,臨淄不為一地。營丘地望何處,或許今博興寨卡村北原傳薄姑之地為短時期胡公遷之薄姑,商代晚期齊地薄姑國都之地望應在桓台縣田莊旬召遺址一帶。
  成王東征滅薄姑國後為齊初都之營丘所在,是非待考。因周初封齊僅為方百里範圍 ,其時又東有紀國(臨淄齊故城以東十里許安平城即為紀國之酅邑),西有譚國(今章丘市龍山鎮),可以看出方圓百里範圍即指今臨淄、廣饒 、博興、桓台諸地;而西周時期齊國之疆域其北或有今惠民諸地。這一範圍以北正處在魯北平原低窪鹽鹼區,於《史記》、《漢書》所載齊地多瀉鹵之地的記載恰相吻合。關於《史記》等史書所載營丘邊萊問題,夏商之時齊地原是夷人雜居地區,《續山東考古錄》載:「萊本在西,齊遷之於兒,遂名東萊」;《尚書·禹貢》載:「濰淄其道,萊夷作牧」;《鹽鐵論,輕重篇》載:「昔太公封於營丘,辟草萊而居焉。」據此可知,東夷萊族夏商之時的活動區域,西達濰淄流域一帶,後來只是隨著齊國的強盛和東進,萊夷的活動區域才隨之東遷,直到春秋晚期齊靈公時(前567年)才為齊所滅,遷萊於半島兒。所以有齊立國之初都營丘而邊萊應為事實。且在此範圍內發現有100餘處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的大型文化遺址(圖一),成為魯北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中心,所以我們推斷齊初都營丘之地望應在西周初封齊國方圓百里範圍之內。據此可進一步推論齊之初封範圍之在今淄博北部,故淄博即是齊文化賴以形成和發展的腹心地區。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