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共18張圖片)
  • 20年8月30日 18:5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中國陶瓷,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它是我國歷代文化的結晶。喜愛古陶瓷藝術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鑒定的人卻為數不多。中國歷代名窯精品層出不窮,且在如此漫長的歲月裡,還有很多優秀的仿製品。例如宋代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窯,在當時就有其它地方窯仿造,雖有精粗之分,但也能風行於世。至於元、明、清,仿製古瓷之風更是有增無減。可以說千百年來所制仿古瓷器幾乎是到處可見。偶不經心就易出錯。要鑒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對中國幾千年各地陶瓷的生產有所瞭解,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

從胎釉方面看,由於時代和地區的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燒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著比較明顯的差別,故在鑒別瓷器時應對此細緻的觀察。觀察古瓷,要注意釉質的粗細、光澤的新舊以及氣泡的大小、疏密等幾方面的特徵。如舊瓷多有所謂「瑩光」或「酥光」的說法。這兩種與一般新瓷釉上出現的所謂「浮光」相反,而蘊含著一種如玉如脂的光澤,前者的光由內發,後者光由外鑠。這種深厚溫潤的釉光是由於年深日久而自然形成的。新瓷則多具有炯炯刺目的「火光」,也就是所謂的浮光。但有些仿品經過茶煮、漿沱、藥浸、土埋處理後,也可以消除此種「火光」。相反,一向被妥善保藏的舊瓷,也會不失其嶄新的釉光。如某些從未啟封而保存至今的康、雍、乾三朝瓷器,一旦開箱其光澤依然爛燦如新。所以只憑「失亮」一點就作為歷史年久的證據是不可靠的。在觀察釉質時對於釉層的厚薄程度及縮釉、淌流狀態也需要加以注意。如宋均窯瓷釉多有堆脂,定窯瓷釉多有淚痕,明、清脫胎瓷釉竟薄如卵幕或瑩似玉石,這些固然都是可貴的特徵。不過,後世仿品也能大體近似。所以我們還必須參照其它方面的特色,並注意器裡和口邊、底足等處。如康熙郎窯紅釉有所謂「脫口垂足郎不流」的說法。這種瓷釉以深紅寶石釉為主,器物口邊的釉色較淺談,故稱為「脫口」,器底釉色濃艷,釉多厚聚,稱為「垂足」,釉雖垂流而不漫底,稱為「郎不流」。這種技術特徵正是郎窯紅最不易倣傚之處。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鑒別胎質主要是觀察底足。一般來說,元代瓷器底足多露胎而且胎質粗糙;明、清瓷器有款者底多掛釉,清朝中葉以後則露胎者漸少。但無論任何時代器皿,在圈足的邊緣或口邊露胎之處,大都可以看出火化的特徵。如元代瓷胎多粗澀而泛火石紅色,明、清瓷器則比較潔白細膩,很少含有雜質,看不見火石紅色。這主要是原料本身質量改變的結果,以及製作方法和火候的不同所造成。從而也自然形成了早晚,真偽之間的一條分水嶺。

總之,辨別胎釉既要用眼來辨其色澤、厚薄、片紋、氣泡,也要用手摩以別粗細,用指扣敲以察音響。必須耳、目,手三者並用。一般來說,從胎質、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窯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時代的青釉瓷器,又稱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級階段,其胎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質堅硬,瓷化程度較高;其釉色青,釉層較薄,厚薄不均。這是因為當時採用瀝釉方法進行施釉的緣故。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五代時的釉色為天青色。據傳說,五代後周柴世宗指雨過天晴的天空,對向他請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員說:「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欽定為天青色。這種釉釉色瑩潤,施釉較薄,青中閃著淡淡的藍色。

宋代龍泉窯的梅子青釉。這是宋代龍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與高級翡翠媲美。釉層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開紋片,質瑩如玉,其色近似梅樹中生長著的「梅子」。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明代永樂、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樂時期白釉最負盛名,釉質肥厚,潤如堆脂,純白似玉,釉面光淨晶瑩;胎色純白,胎質細膩,並且有厚薄不均現象。如在強光下透視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種粉紅、肉紅或蝦紅色的傾向。這一特徵,是其它瓷器中所沒有的。

明代宣德年間,與明永樂年間時間雖近,但瓷胎釉色卻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樂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時大件琢器底部多無釉,露胎處常有紅色點,俗稱「火石紅斑」,還有鐵銹斑點。清康熙、雍正時的仿宣德瓷器則無此特徵。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清代康熙時瓷器的胎釉,胎色細白,胎質純淨,細膩堅硬,與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體最重。此外,這一時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兩種白釉,器內、口緣、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較稀薄,往往見有小縮釉現象;底部還現有坯胎中旋紋痕跡。器身施亮青釉,其釉瑩潤光亮,胎釉結合極堅密。一件器皿施兩種釉,是清代康熙年間生產的瓷器的最大特點。

各個時代、各個窯口的瓷器都帶有它們自身不同的DNA,這些不同點在器物的露胎處——底足往往有許多表現。

在它們做胚、墊燒、出窯的時候就由於胚土原料的配比不同,顯示或紅、或灰、或白的胎色;

修足時因各代工藝方法有異,就產生乳丁、跳刀、同心圓、旋挖痕的不同狀況;

裝窯時由於墊並或墊沙,器底也留下不同痕跡;

入窯後又由於胎土含鐵元素隨水汽外洩使露胎處顯示桔黃、桔紅的窯紅色;

試找出一些有特徵的器底進行學習,以提高鑒瓷能力。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晉越窯 底部墊燒痕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唐 越窯 底部墊燒痕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唐 長沙窯 底部刮痕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唐 洪州窯 底部刮痕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唐 五代 邢窯 玉璧底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宋 湖田窯 底部墊燒痕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元 底部乳丁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元 挖底旋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明 跳刀 乳丁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明 粘沙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明 墊沙 糊米底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明 跳刀痕

真品瓷器呈現的胎釉特徵

清 康熙 縮釉見胎骨

突破口是什麼呢?我的體會是不妨從底足著手。小小的底足能反應瓷器的重要特徵,抓住這些特徵綜合分析,較易找到感覺,避開假貨,發現真品。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底足特徵,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陶瓷鑒定,不外乎看器型、辨胎釉、論紋飾,瞭解歷史背景等途徑,但對於現在的高仿品來說,這些特徵目前都能基本達到。對初學者來說心中著急,卻不知從何著手。

比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紋及切削紋)、「跳刀痕」、「棕眼」、「火石紅」(窯紅)、「墊燒痕」、「湖米底」、「敲底」、「沾窯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顯的年代痕跡。

「乳突」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顯,明早期「乳突」也較大,洪武中期漸小,永樂、宣德有細小「乳突」,雖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較少見,但到嘉靖萬歷時又出現,一直到崇禎才消失,這就是說「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徵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較為明顯,而明初時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時底足內壁也有旋轉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間隆起一脊樑。而在明正德時底足處往往有放射狀的田螺紋。「棕眼」(針鼻孔),康熙時底釉處往往出現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無論大小都能從「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體。而光緒民國及現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較淺,從「棕眼」裡一般看不到胎體。

「火石紅」(窯紅),明前由於胎土中含鐵量高,加溫時露胎處氧化成磚紅,甚至羊肝色。明時已較淡,但明宣德時還常見火石紅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見到火石紅。

「湖米底」,見於明與明前砂底大盤,由於胎中含鐵量高,燒後高溫下要通風冷卻,吹風的砂底處氧化成米飯燒焦似的片片的痕跡。

「敲底」,見於道光時鈞紅,由於其釉肥厚,流到底足處燒後與所墊物粘連在一起。為使其分開,只好人工敲開,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儘管如此,由於年代較長,所敲處一般胎色變深,且手感平滑。

「沾窯砂」,由於過去特定的燒窯工藝,往往盤碗底足沾有較粗的窯砂,如磁州窯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明清時不少盤碗等瓷器足內也沾有窯砂。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