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由來
  • 18年7月13日 13:2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古代,人們不用貨幣,以物物交換的方式來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但很不方便。一個人有肉想換取水果,而有水果的人不要肉而想要魚,有魚的人卻想要布,於是交換就無法進行。後來人們改用一些質量不變並便於攜帶的東西作為媒介進行交易,珍奇的貝殼、獸骨、果實、皮毛、鹽等都充當過貨物交換的媒介物。這些媒介物的缺點是易於損耗以及不便於加工。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貝,這是因為貝不僅光潔美麗,可作裝飾品,而且堅固耐用,攜帶方便,容易計數。中國古代曾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使用貝作貨幣。有一個稱為“遁伯彝”的青銅器的銘文,記載了“遽伯作寶尊彝,用貝十朋又三朋”的事。這是說,遽伯這個人用了13朋貝的代價,製作了這件青銅器。朋是貝的單位,每10枚海貝為一朋。

公元前14至11世紀我國的商代晚期,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銅貝,其貝面凸起,還有一道貝齒,這是我國,也是人類最早的金屬鑄幣。在西方,小亞細亞的裡底亞,直到公元前7世紀才出現金屬鑄幣。

在我國的春秋時代,曾有過形似農具的布幣,戰國時代出現了銅質方孔圓錢。除了銅以外,人們還用金銀等貴金屬鑄造錢幣,錢幣上往往鑄有王室徽記或國王頭像以表示其權威性。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幣的國家。北宋初年,四川地區使用鐵錢,體重值小,流通不便,於是民間出現它的價值符號–交子。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一種價值符號,與金屬貨幣等值,給人們的貿易活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一直使用至今。如今,人們還發明了支票和信用卡,使貨幣的種類更加豐富多彩。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