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宋代汝窯瓷器鑒定——汝窯瓷器紋飾特徵、釉色特徵、器形種類
汝瓷產於河南臨汝縣(汝州)而得名。1980年之前,在臨汝境內發掘了幾十處宋代窯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汝瓷,但都是民窯燒製的。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寶豐縣清涼寺汝窯址進行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汝瓷實物標本和窯具,其中20餘件屬於典型的宮廷御用品。這一發現,解決了中國長期找不到汝官窯址的一大懸案。這一重大發現,引起了陶瓷界專家和國內外研究中國陶瓷史學者的關注,汝窯址現已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宋代汝瓷,瓷質堅硬細膩,瓷胎多為深灰色、煙灰色、香灰色,並施護胎釉(即化妝土)以達到青釉的呈色效果。
從釉色上可鑒別其早、中、晚期和民窯產品。宋代早、中期釉色多為豆青色,釉層光亮瑩潤。宋晚期民窯器,釉色光亮瑩潤,多為天青、豆青、豆綠、蔥綠、天藍等。官窯器,胎質堅硬細密,呈香灰色,底為滿釉,釉色有天青、粉青、卵青、天藍、月白等色。金代釉色為豆青、梅子青,胎體粗笨。元代釉不到底,盤山和底足全部露色,釉色深綠,有的泛黃,製作粗糙。
汝瓷的造型多種多樣,官瓷多為瓶、尊、爐、球、奩、盂、盞、洗、盤、碗、裹足支燒,通體施釉,支釘多為單數,大5小3,支釘細小如芝麻點,工藝細緻入微,製作精良,絢麗多姿,多為珍品,流傳民間很少。民窯產品,宋代早期很少,以日用的盤、碗為主。晚期民窯產品,應有盡有,是民窯汝瓷的鼎盛時期。
汝瓷的裝飾,以刻花、劃花、印花為主要釉下裝飾紋飾。內容題材多花草、雲山、禽鳥、海水游魚等圖案。圖案中有「蓮生貴子」、「寶塔秋菊」、「纏枝牡丹」、「盛夏竹葉」、「轉紋折疊」等。在表現手法上,有盛開的花朵,有波濤滾滾的江河,有細水涓涓的小溪。汝官窯不以花卉裝飾來表現瓷器的外觀美,而靠素淨青雅的釉色取勝。器表呈魚鱗狀開片,光澤柔和,釉層渾厚,清澈蘊潤,富有水色。用顯微鏡觀察,釉內瑪瑙結晶體,閃現出星光。器表往往出現隱若蟹爪、芝麻沙眼。在陽光下觀察,釉中佈滿紅斑,如若晨日出海,又似夕陽晚霞,有的像雨過天晴,長空臥虹,表現出實足的汝瓷特徵。
掌握上述汝瓷的特徵,在對比中就不難鑒別出真偽汝瓷,實踐經驗是真偽鑒別的基礎。